APP下载

新锐艺术与大设计及创意产业

2017-03-08张汉平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7年2期
关键词:艺术家建筑艺术

张汉平

新锐艺术与大设计及创意产业

张汉平

( 西南大学 美术学院/建筑艺术研究所,重庆 400715)

当代新锐艺术与设计有正向传递和衍生关系,设计以新锐艺术为生发点,跨界流行为特征,横向融合或传递于各类产品设计,以文化艺术导向为消费时尚,形成文化创意产业。任何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总是由天才艺术家创造,刷新时代对于艺术美的认知,启发产品设计师对新艺术观念、形式的接受,并将其运用在产品、图像、用户界面设计上,生产制造出供大众消费的流行商品,就是广义的文化创意产品,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就是“消费文艺”,把文化、艺术、情感植入产品设计,诱发吸引受众潜在购买欲最终形成规模化商品。

大设计;新锐艺术;科学技术;情感;文艺消费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设计作为有形物质产品和视觉呈现,有两个更深层次的学术基础,一个是当代新锐艺术,另一个本土文化传承,新锐艺术不仅是纯艺术中的一个国际化新品种,也是产品设计、视觉传达、建筑设计等大设计的“上层建筑”,我们可以从现代艺术品里找到后来产品设计的线索,也能从成功的设计作品里回溯到艺术的原点,康定斯基的冷抽象画作,衍生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实验艺术与扎哈.哈迪德固态流体建筑关联,通过参数化设计、建筑技术的进步合而成为“扎哈风格”的实体建筑,进而衍生室内空间装修、家具等产品。当代新锐造型艺术门类众多,以装置艺术为主要品种,模糊绘画与雕塑、科技与艺术、作品与物品的界限为最突出特点,为当代国际艺术主流。新锐艺术衍生广泛应用于建筑、公共艺术、城市雕塑、环境设计、工业和创意产品等领域,通过产品的方式进入商业流通领域,形成大设计观念。

在发达的创新型国家,艺术造型能力是建筑设计师、公共艺术家甚至工业产品设计师的创作基本功和入门条件,近年来的国际建筑设计大奖得主,大多以新锐立体造型艺术的“观演建筑”(Showey Architecture)为特征,主导着世界各大城市CBD地标建筑的设计,产生出“新锐建筑师”“明星建筑师”具有观念艺术家和建筑设计师双重身份的业界精英领袖,在全球顶级超新艺术展——威尼斯(艺术)双年展(Venice Biennale)之外,于1980 年首次新开辟“威尼斯建筑艺术双年展”(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已成为世界跨观念建筑与新锐艺术界最具影响力的盛事,足见当代艺术与建筑设计的交融关系。2016年米兰国际家具展,与往年不同的是观念艺术与实用家具的界限已然模糊不清,家具与家居用品设计越来越接近抽象艺术。创造经济的倡导者英国John Howkins指出,设计是引领创造经济的主体之一,设计作为融合媒介,可以很自然的弥补两种领域结合的缝隙,是在高技术(high tech)的基础上,附加感性价值和作为以人为中心的感性,及共鸣能力的高概念(high concept)的核心能力。

以设计和产业兴国的后发亚洲近邻国家、地区如日本、韩国、泰国、港台,传统汉文化影响圈,自二战以后开始注重新锐艺术,积极发展并融入国际新艺术潮流,除了促进其国家地区艺术自身进步繁荣获得国际声誉以外,更能直接推进设计带动产业发展进步,其中关系显而易见,一个在当代艺术上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地区,能在设计和创意产业领域赶上或引领世界潮流,目前尚无先例也几乎不太可能实现。如韩国、日本经济强国东亚近邻,设计产业、高端智能制造业快速发展,时尚、文化创意渐成支柱产业,领先亚洲赶超全球,新锐艺术是开启时尚、文化创意产业的钥匙,新锐艺术不止改变设计师的审美取向,也在同时改变大众及文创产品消费群的审美取向,培育消费市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 图2 韩国当代艺术馆

> 图3 日本新艺术展

自2007年位列世界第五文化出口国的韩国,官网认为韩国设计的进步离不开政府、工业、国民三大因素的和谐发展。韩国设计是随着1970年韩国设计振兴院的创立和工业设计振兴法的出台等政府主导的设计振兴相关政策的实施,才得以奠定了其发展的基石。通过汽车、家电、ICT等领域的众多企业的积极投资,设计产业得到了发展,进而对提升韩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韩国消费者有很强的购买力,对商品的品味高、眼光高,也很挑剔,对发展趋势敏感,因此跨国企业以他们的反应,来测试产品市场行情。

鼓励新锐艺术并不会对本土文化艺术形成替代或碾压效应,相反本土文化艺术会以全新的形式呈现在世界面前,在一个新的国际化平台展示本土原生文化艺术,起到弘扬和推动作用,增进国家软实力。每个艺术家的作品都不可避免地带着故土文明,改变大多是视觉呈现方式,这样既能与世界艺术潮流同步,获得艺术上的国际地位与尊重,同时也能促进本土文化艺术国际化,以全新面目形式呈现多样文明,也是保护弘扬本土原生文明的一种有效手段,如更为宏大的尺度、实物空间立体化呈现,声音光效影像等科技手段植入等,韩国当代艺术馆陈列的作品,可以清晰地感受韩国民间文化特有的清丽柔美的冷粉色系,(图1、2)泰国艺术家koomul(苦木)的装置雕塑,有泰国传统艺术特有的浓艳绚丽色彩无需说明很容易识别辨认,2012年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上,中国艺术家潘公凯的作品“雪融残荷”和2015年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上徐冰的装置艺术“凤凰”,无不传递出中国符号,在国际顶级新锐艺术平台上以新的呈现方式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亦是体现国家软实力的有效方式。

与西方发达国家主流当代新锐艺术同步,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多样化发展新趋势新品种之一,参与国际重大艺术展的体制外艺术家群体呈现快速上升之势,并取得一定的成就影响,由于新锐艺术不排除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倾向,处于国内官方艺术媒体关注扶持之外,艺术家参与国际奖赛事目前基本上处于自发状态,基本由民间画廊、策展人、基金会、艺术家个人与国外相应机构对接操办,由艺术家个人自费或获得画廊或基金会的赞助,自发行为有利于该行业的健康发展与国际惯例接轨,日本艺术基金会(Japan foundation)就是为推进日本国当代艺术而特别设立,日本新一代艺术家设计师的目标投向威尼斯双年展、普利兹克(建筑)奖等国际性顶级展览赛事,精细质朴的“工匠精神”贯穿其中,其中“明成机电”为代表的新生代艺术家的作品,介于工业产品和装置艺术之间(图3),中国国家文化部于2013年举办“第五届北京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2012年“北京国际当代艺术展”积极介入国际当代艺术,IAI glob award(亚洲创意设计大奖)争取亚洲及国际新艺术设计的地位,规模、水平、影响力和美誉度逐年提高,借此平台推出中国与国际著名艺术家、设计师同台亮相,积极意义毋庸赘言。

国内新锐艺术起步较晚,但有艺术家进入威尼斯双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德国卡塞尔文献展(Kassel Documenta)等崭露头脚,渐有国际影响,香港国际艺术展(ART HK)2012年被国际知名的瑞士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收购,冠名香港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 HK),以香港为枢纽连接中国大陆及日韩等亚洲国家,专门呈献亚洲重要艺术家,亚洲视野主题鲜明,为新晋艺廊提供展览平台的新艺术探新,及展示全球知名艺术家的大型雕塑装置艺术,中国大陆、香港、日本韩国等亚洲及全球艺术家参展,品种涵盖雕塑、装置艺术、新锐艺术、绘画,2015年日本著名当代艺术家草间弥生、山本耀司、中国艺术家徐冰等参展,推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等传统汉文化圈接纳异质西方主流文化艺术,成为中国大陆新锐艺术家的绿色通道。随中国及亚洲经济崛起,东方文化被世界重新认识,中国当代艺术家参展国际重大展赛权重比重日益增加,赶超当今世界新艺术水平前景可期。

本世纪初,包豪斯学院整合架上绘画与产品设计,把新艺术运动落地为实体产业群,欧洲著名的英国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早已开始了艺术与设计的深层次整合,以新艺术促进设计而成为世界一流设计艺术学院,IKEA(宜家家居)把北欧简约实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变为高品质平价家居用品,将现代艺术和生态环保理念植入家居设计,成为全球最大的家具用品设计生产销售商,韩国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夹缝在经济强国中,硬是把时尚美容做成庞大的产业集群后来居上,做成世界上多元化产业分工与合作难以替代超越的水平规模质量,这些都可以看做广义的文创产业,带动一国经济的例子。

> 图4 伦敦AA学校师生作品

> 图5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实验艺术课堂

新锐艺术教育推进,大学不能缺位,英国伦敦建筑联盟学院(AA school)是欧洲新锐艺术与建筑教学融合很好的学院之一,培养出了诸如扎哈.哈迪德,雷姆.库哈斯世界著名的观念建筑师公共艺术家,以新锐造型艺术训练为观念建筑(Showy Architecture)设计的基础和动力,伦敦建筑联盟学院(AA school)主干入门课程为形态构成含新材料实验探索(图4),介于抽象艺术与建筑形态之间,包含新材料探索实验以培养开拓性思维和造型能力。而国内一般建筑和美术学院建筑环艺类专业,缺乏有关新锐艺术的课程计划,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散性破坏性思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图5是西南大学美术学院设计专业的立体造型课程,意在探索形态与材料的多样可行性,产生的结果具有更多的衍生适应性用途,如装置艺术品、雕塑、公共艺术、建筑、产品造型、艺术家具、灯具等。

由于缺乏有高度超前思维性的新锐艺术深层次驱动力,设计停留在他人设计成品层面上的山寨现象终难破局,创意设计水平低于发达国家的基础性原因之一,由于国内设计师对新锐艺术缺乏关注与操作性训练,导致创新能力滞后,“山寨”现象突出,才会出现许多“奇奇怪怪的建筑”,有想法缺乏手段,欲创新而缺乏实际造型能力的局面,如果不加强新锐艺术与设计的研究与教学,这个局面还会持续。创新性设计大学或专业,应该是整合科技与人文艺术跨文、理、工科,依然用习惯性思维设立培养计划、课程安排,知识结构上的不合理必然导致新锐艺术与设计市场被社会设计机构边缘化,大学教育缺位于国家战略计划。

艺术与设计,在低处分手高处结合,才能结出硕壮的果实,当我们逆向探究其当下成功之处的深层学术基础,在于当代艺术思维训练与本土人文在某个实际设计案例很好的结合,我们不妨以“西学为用”的功利态度对待当代新锐艺术,积极融入国际当代艺术大舞台,因为这是提高创意设计能力,使产品更具时代艺术性和国际化的必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强大的中国制造要走出“全球加工厂”的产业链低端,要点在于中国设计的国际化和时代化。人类文明史早期,科学艺术本无界,中道扬镳再度结合,催生出新艺术高科技产品,全面满足人的情感和实际需求,这就是未来的大设计方向,谷歌(Google)、苹果(Apple)等公司正是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商机而成为世界一流跨国公司,融合了创意、设计、科技、创意、情感而研发出新的面向时代和未来的新产品,创意不光为艺术家和设计师垄断,任何人包括企业家、科学家、商人、公司员工、大学生,都可以成为创意设计师,跨界合作是大设计主要特征。■

[1] 约翰•霍金斯.创意经济: 如何点石成金[M].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06.

[2] 韩国设计振兴院(KIDP)院长李泰镕 在中国第三届设计创新大会上的演讲[R/OL].2013-12-27 江苏常州,http://www.chinadesign.cn.

[3] 英国建筑联盟学院AASCHOOL官网http://www.aaschool.ac.uk/

The Relationship of New Art, Design and Creative Products

ZHANG Han-ping
(School of Fine Arts/Architecture&Art Institut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China)

Contemporary Modern art and design have positive transfer and Derivative relationship,new art is the germinal point of design, crossover pop, characterized by horizontal integration or transfer in all kinds of design product , culture and art direction for consumption fashion, formation of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 Any a new art form is created by talented artists, refreshing to the cognition of artistic beauty for the public,inspired by the product designer to acceptance of new art concept, forms, and its use in the product, image, user interface design, production to create the fashion products for public consumption, that is the generalized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The essence of creative industry is the "consumpt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The culture, art, emotion into product design, attracting potential audience buying and eventually form a large-scale business.

integrated design; modern art; technology; aesthetics; arts consumption

J022

A

1008-2832(2017)02-0028-03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猜你喜欢

艺术家建筑艺术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纸的艺术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