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工作现状及对策措施
——以湖州市为例

2017-03-08

浙江国土资源 2017年2期
关键词:搬迁户安吉县湖州市

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工作现状及对策措施
——以湖州市为例

□ 湖州市地质环境监测站 潘志龙

地质灾害,是由不良地质作用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失的地质现象,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种。其形成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地质灾害隐患是指潜在的地质灾害点或区段。已经发生了的是灾害,可能要发生的是灾害隐患。

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处置一般采用避让搬迁、工程治理及监测预警三种方法。地质灾害避让搬迁一般是针对稳定性差、威胁严重、工程治理难度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对受其影响的民众和财产进行异地搬迁,减少损失,消除对人员危害。避让搬迁一般可分为整体搬迁和分散搬迁等方式。整体搬迁是指选择没有地质灾害隐患区域统一规划建设。分散搬迁是指考虑山区土地资源紧缺,分散搬迁安置。避让搬迁是一种治本、有效、合理、经济的治理方式,可从根本上消除对人民生命财产威胁,对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保护环境生态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湖州市地质灾害分布

二、主要做法

湖州市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工作主要集中在安吉、长兴两县,2011年,安吉县政府出台了《安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吉县地质灾害治理与避让搬迁实施办法的通知》,长兴县国土资源局下发了《关于调整地质灾害隐患点农户搬迁资金补助政策的通知》,规范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工作。

▲ 安吉县杭垓镇唐舍村上村后山崩塌隐患点搬迁安置小区

2006年至2015年,湖州市共组织实施了70个地质灾害避让搬迁项目,安吉县59个,长兴县10个,德清县1个,投入避让搬迁补助资金740.53万元(其中省级补助22.4万元),使191户,计1013人脱离地质灾害威胁。

各地通过深入调查、核定、公示,结合新农村建设及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采取自行分散安置和集中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安置在各自村或进城镇安置,消除了地灾隐患对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图1)。

1.强化政府引导职能

按照“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将地质灾害避让搬迁规划纳入各县城和乡镇总体规划,每年落实搬迁补助专项资金; 做好宣传发动,引导农户自觉自愿实施搬迁计划;协调各方面关系,为避让搬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明确避让搬迁工作组织实施主体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地质灾害隐患点农户搬迁的安置用地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安排解决。

2.实施分级分类管理

一是“群众自愿”,由受地质灾害威胁住户自愿提出搬迁申请,并在村级公示栏公告。搬迁需要提供的资料为搬迁农户土地证复印件、隐患点搬迁房屋拆除前、拆除中和拆除后照片,并填写《地质灾害隐患点农户搬迁资金补助表》。二是“村镇实施”,由乡镇、村负责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具体工作,同时乡镇纪委、招投标分中心对工程造价、质量和资金管理进行全程监督。三是“属地管理”,以乡镇政府为主体,统一实施避让搬迁工作。

总而言之,替格瑞洛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在发挥显著疗效的基础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应用及推广。

3.明确资金补助政策

安吉县、长兴县均明确对需避让搬迁户实施资金补助。一般每户补助6-9万元。

4.严格工作要求

把“加强领导,规范程序,强化责任”作为避让搬迁的总纲。整个工作在各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司其职,年初县政府与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年终实行目标责任考核。

三、存在的问题

湖州市实施地质灾害隐患避让搬迁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绩,但离党委政府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小差距。

1.避让搬迁安置用地保障不足,影响项目实施

地质灾害隐患大多在山区,用于建设的安置用地紧缺。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村镇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村庄集聚规划等)时未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搬迁安置用地,导致实施避让搬迁工程时,安置用地落不了地。

2.避让搬迁资金不足,影响搬迁进度

隐患点农户安置用房重建费用大,从建房用地安排,房屋建设、装修,一般需要几十万元,一些条件较差农户,无法承担这些费用。目前各县区虽出台了避让搬迁资金补助政策,但与实际需求还有很大距离。

3.生活生产保障不足,影响搬迁意愿

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农户大多在山区,其中一些农户生活在旅游景区及附近。平时生活生产依靠山上经济作物、或者发展农家乐基本满足生活、生产必需,乃至发家致富。异地搬迁后,虽摆脱了地灾威胁,但由于生活、生产方式没有发生变化,原有生产资料距离又远,很难完全利用,限制了农户增收,一定程度上影响搬迁户生活、生产。

四、工作建议

地质灾害避让搬迁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拆旧建新、选址、安置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用地审批、资金保障、土地房屋权属颁证等,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落实措施,更需要各级各部门共同推进。

1.强化政策支持

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搬迁政策研究,制定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搬迁实施办法。实施差别化搬迁政策,依据群众实际,充分考虑其意愿,灵活采用集中安置、分散安置等形式,满足群众 不同需求,确保项目有效实施。密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保障好地灾隐患点避让搬迁安置用地,100%落实安置用地指标。

2.完善多元投入机制

一是各级政府建立健全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搬迁补助资金制度,提高补助标准,加大对避让搬迁项目资金支持力度。二是结合美丽乡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特色小镇建设,统筹安排资金,共同推动避让搬迁项目实施。如对避让搬迁户旧房宅基地进行复垦,复垦补助资金用于避让搬迁项目。又如统筹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争取发改、水利、规划 、交通、电力等部门支持配合,完善基础设施,推进避让搬迁安置地建设。

3.突出规划统筹

尽可能将特色小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结合起来,在编制特色小镇建设、美丽乡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时,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同步把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搬迁安置用地一同规划、一同建设,确保避让搬迁安置用地有效落实;要选择安全、方便就业,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地块,开展安置小区建设,提高安置点民居建设水平和防灾能力。

4.建立就业帮扶机制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稳则心定、家宁、国安。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搬迁工作不仅仅是异地而居,而是要在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搬得出、住得稳、能致富,因此在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搬迁安置的村庄或小区建设时,要充分考虑搬迁户可能的就业渠道(或发展特色农业、休闲旅游及其他特色产业,或到当地企业就业),建立相应就业帮扶机制,提供信息、技术培训服务,统筹社会保障,同时考虑如何有利于群众子女学习生活,促进搬迁户就业,尽可能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确保生活水平高于搬迁前水平。

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工作是一项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一堵安全墙,开辟一条脱贫致富路的民生工程。加快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搬迁工程,是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水平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搬迁户安吉县湖州市
千年的回眸
还小
小龙虾,我们走——“搬迁户”袁社军一家的新生活
释放“六有”活力 抓实后续扶持
臧学万
易地扶贫搬迁户的社会适应困境研究
My family
安吉县美术教师新作选
湖州市安吉县美术教师优秀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