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超前镇痛法在老年人腔镜手术快通道麻醉复苏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2017-03-08郭晓波
郭晓波
(河南省孟州市中医院 麻醉科,河南 焦作 454750)
当前术后镇痛已成为临床医学研究者重要研究课题之一。随着超前镇痛理念的不断发展及深入,超前镇痛的运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镇痛[1]。因此,手术结束前,通过阻断伤害性刺激对神经中枢的传导,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症状,并形成超前镇痛效应[2]。本次探讨不同超前镇痛法运用于老年人腔镜手术快通道麻醉复苏中的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本院手术室92 例行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按镇痛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常 规 组 男26例, 女20例; 年 龄63~87岁,平 均(72.90±6.35) 岁, 体 重 46~87 kg, 平 均(70.34±7.06) kg;研究组男27例,女 19例 ;年龄 64~86岁,平均(72.64±6.02) 岁,体重45~88 kg,平均(70.60±7.35) 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静脉泵超前镇痛法,研究组进行硬膜外泵超前镇痛,术前给予0.1 g苯巴比妥钠对患者进行肌肉注射。入手术室后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采用300~500 ml复方格林液进行静脉输注,并于左侧桡动脉进行穿刺置管操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麻醉诱导前,在局麻下对患者行硬膜外穿刺并向上置管,注入浓度1.5%利多卡因,用药剂量为4 ml,待5 min后对麻醉效果进行测试,明确患者无全麻并发症后行麻醉诱导。给予咪唑安定﹑依托咪酯﹑瑞芬太尼及罗库溴铵等药物进行全麻诱导并插管,将呼气末二氧化碳维持在35~45 mmHg。术中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持续静脉泵注,根据患者病情及基本体征调整输注速率,并给予1%~2%七氟醚持续吸入,起到维持麻醉深度作用。手术结束前10 min暂停全部静脉全麻药物的使用,手术结束后护送患者至复苏室。两组患者均于手术结束前1 h使用一次性输注泵,研究组硬膜外泵配方包括枸橼酸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及100 ml生理盐水,剂量分别为0.75 μg/kg﹑2 mg/kg;常规组静脉泵配方包括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及100 ml生理盐水,剂量分别为1 μg/kg﹑1.5 mg/kg,两组泵标准速率均为4 ml/h,单次按压增加剂量,每次追加0.5 ml,维持至术后镇痛1 d。
1.3 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两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采用疼痛模拟评价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 VAS)及神经评分法(Ramsay)评价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镇静评分[3]。VAS:以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Ramsay:不安静﹑烦躁为1分;安静合作为2分;患者能听从指令﹑嗜睡为3分;患者处于睡眠状态,但可唤醒为4分;患者呼吸反应迟钝为5分;患者呼唤不醒,长期处于深度睡眠状态为6分。将两组患者术中输液量﹑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等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另外,将两组拔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包括嗜睡﹑躁动及恶心呕吐等。
1.4 统计学方法
对采集数据使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者在术中输液量﹑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等方面与常规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术中输液量、出血量、手术时间等相关指标对比 (±s)
表1 两组术中输液量、出血量、手术时间等相关指标对比 (±s)
组别 例数 术中输液量/ml 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麻醉时间/min研究组 46 2 475.00±206.72 312.00±41.63 190.04±17.35 226.35±14.67常规组 46 2 500.20±203.68 315.67±41.32 192.73±17.04 226.08±14.32 t值 -0.589 -0.424 -0.750 0.089 P值 0.557 0.672 0.455 0.929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及常规组患者拔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0%﹑30.43%(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拔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例(%)
2.3 两组VAS、Ramsay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VAS﹑Ramsay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 <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VAS、Ramsay评分对比 (±s,分)
表3 两组患者VAS、Ramsay评分对比 (±s,分)
组别 例数 VAS Ramsay研究组 46 0.47±0.09 2.30±0.14常规组 46 1.42±0.13 3.37±0.23 t值 -40.750 -26.952 P值 0.000 0.000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及提升,人们对术后镇痛效果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当前临床提倡多模式术后镇痛[4],即通过不同镇痛方式采用不同镇痛类药物的给药模式,不断优化术前﹑术中及术后镇痛模式,镇痛效果显著,还可减少拔管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多模式术后镇痛的运用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痛苦,减轻患者生理及心理应激反应,促进术后早日康复[5]。
舒芬太尼属于新型阿片类镇痛药,相关研究表明[6],相较于芬太尼及吗啡,其镇痛效果更优,且无明显毒副反应,用药后起效较快,镇痛效果显著。舒芬太尼对患者心血管系统功能不造成较大影响,且不引起组胺释放,已广泛运用于老年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超前镇痛中,对此类患者具有重要意义[7-8]。罗哌卡因属于新型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相较于布比卡因,其对患者心血管﹑中枢神经无明显毒副作用,可促使患者感觉与运动分离,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的硬膜外术后镇痛。此外,当前快通道麻醉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手术结束停药后患者可产生痛觉超敏反应,超前镇痛可对疼痛感受系统起到保护效应。因此,相较于术后相同的镇痛处理,超前镇痛对老年腔镜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更好,且安全性更高[9]。本文研究组患者采用硬膜外泵超前镇痛法,研究组术中输液量﹑出血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分别为(2 475.00±206.72) ml﹑(312.00±41.63) ml﹑(190.04±17.35)min﹑(226.35±14.67) min;常 规 组 患 者 为(2 500.20±203.68)ml﹑(315.67±41.32) ml﹑(192.73±17.04)min﹑(226.08±14.32)min(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0.43%(P <0.05);研究组VAS﹑Ramsay评分为(0.47±0.09)分﹑(2.30±0.14) 分,常规组患者为(1.42±0.13)分﹑(3.37±0.2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说明采用硬膜外泵超前镇痛法对老年腔镜手术患者行麻醉复苏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将硬膜外泵超前镇痛法运用于老年腔镜手术患者快通道麻醉复苏中,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拔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术后苏醒,具有临床价值。
[1]侯军凯, 李治松, 张卫, 等.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联合术前心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 2014, 30(8): 1306-1308.
[2]王振, 黄丽霞, 汪国香, 等.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胸腔镜对术后炎症及应激的影响[J]. 中华全科医学, 2014, 12(6):902- 904.
[3]任应娜, 苏利伟, 杨海龙, 等. 不同剂量地佐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苏醒期镇痛效果的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 20(21): 155-156.
[4]王娜, 李红芹, 何其通, 等.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超前镇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作用[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 20(3):471-472.
[5]李利. 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7, 17(5): 706-707.
[6]黄俊伟, 曾彩红, 伍淑韫, 等. 不同方式超前镇痛对儿童腹腔镜术后多模式镇痛效果的影响[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20(1): 58-61.
[7]陈乃葆, 张岩, 朱苗苗, 等. 氢吗啡酮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超前镇痛的效果[J]. 中国现代医生, 2016, 54(24): 135-137.
[8]梅忆枫.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11):106-107.
[9]李小静, 吉晓丽, 钱涛, 等. 不同剂量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 20(7): 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