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

2017-03-08高健军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7年1期
关键词:本例上皮内皮细胞

孙 纲, 隋 欣, 高健军, 左 中

(解放军第210医院, 大连 辽宁 116021)

1例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

孙 纲, 隋 欣, 高健军, 左 中

(解放军第210医院, 大连 辽宁 116021)

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 EHE)是一种罕见、低度恶性、来源于血管且具有转移潜能的肿瘤[1]。有文献统计,国内外仅有约百例报道,原发于肝且可疑肺转移的病例更为少见[2],现将1例原发于肝脏的EHE的诊断分析过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1岁,以“发现多发肝占位一周余”就诊。查体无异常,既往健康,无家族史。超声检查提示:肝新生物,转移性待排除(肝内大于20个低回声实性肿物,最大约2.1cm×2.0cm×1.9cm,回声不均,未见血流显示,多数结节呈靶环样),腹腔未见积液、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颈部及腹股沟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 CT检查提示:肝内多发乏血供病变,恶性待排除(肝内见多发类圆形稍低密度影,边界欠清,较大者直径2.0cm,CT值约34HU,增强扫描部分病灶呈边缘强化。MRI检查:肝内多发占位性病变,多考虑恶性肿瘤病变(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部分病变中心信号更高,DWI呈明显高信号)。查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CA125、CA153、CA50、CA242、SF均正常范围内。肝炎血清学、相关激素水平及甲状腺相关指标阴性。肝肾功能、离子、血糖、淀粉酶正常范围内。因不能除外肝转移性病变,继续行胸平片、胃肠镜检查,结果仍均为阴性。为进一步确定诊断,先后2次行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病理报告: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免疫组化:CD34(+++),CK(++),EMA(+),CD31(+++),FLI1(+++),Ki- 67(+/-10%)。TAM血清肿瘤相关物质正常范围内;TAP异常糖链糖蛋白含量异常,凝聚物较小。进一步行PET/CT检查排除转移可能,检查提示:肝内多发高代谢结节,余部未见明显代谢异常病变,多考虑为肝脏原发低度恶性肿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可能;双肺多发微结节,未见代谢异常,肺转移不除外(图1~3)。至此,本例诊断为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肺转移不除外。患者自行出院,外院门诊使用干扰素治疗,确诊后一个月复查相关肿瘤系列、肝功、血RT仍正常范围,行超声检查同入院情况无变化,目前仍在密切随访中。

2 讨 论

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多发于软组织,部分病例还可发生于实质脏器内(如:肺、肝、骨和脑),尽管近年来也有相关报道,发生于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EHE)仍极为少见,这可能与临床上对本病的认知不足有关[3]。其恶性程度介于血管瘤和血管内皮肉瘤之间,总体为低恶性程度肿瘤,来源考虑为血管源性,具有多器官同时并发的特点,随着病程的发展,病变可能转化为多结节融合甚至弥漫性病变可能。病因不明,可能与避孕药物、酒精、肝外伤有关,女性比男性多见,其预后因缺乏大样本研究尚不确定,有些病例可迅速进展导致器官衰竭死亡,但也有报道较长生存期的病例[4]。EHE多于无意或体检时影像学检查发现,偶有病例出现上腹不适、乏力、消瘦症状。影像学中,超声多提示肝单发或多发低回声结节改变,呈现靶环样;CT检查多提示肝包膜下大小不等的多发低密度结节,增强后会出现类似与肝转移瘤的环状光晕表现;MRI检查T1WI呈低信号,T2WI呈中高混合信号。根据影像学检查情况本病极易与转移性肝癌混淆,本例患者初诊时就高度怀疑肝转移癌可能。鉴别诊断中,发病初期因EHE肿瘤标志物相关指标均基本正常,可与肝转移癌鉴别;PET/CT可进一步排除是否存在远处转移或同时存在其它部位EHE。病理学检查为本病诊断的“金标准”,可见肿瘤细胞呈树突状、梭形或不规则形,有多个突起,或呈上皮样,细胞较圆,细胞质丰富,或呈中间型。胞质内有空泡,表明单细胞内血管腔,常内含红细胞[5]。免疫组化显示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CD34阳性,这是本病病理学的特征性指标[6],本例患者均表达该两项标记物。近年来TAM及TAP的检验已广泛进入临床早期癌的筛查,而对于EHE的诊断价值尚无明确报道,本例患者TAM指标在正常范围内,与肝癌相关指标升高有一定对比性;本例患者TAP异常,有待进一步治疗后,根据治疗效果,复查并比对。

目前EHE仍无具有明确优势的治疗方案,主要治疗方法为肝肿物切除,对不能切除的病例,可进行肝移植。偶有可辅以化学-放射治疗的报道,但结果仍不确切。我院曾尝试对一例EHE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微波热凝治疗,效果较佳[7];其它中心尝试使用干扰素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未见更多报道[8]。影像学检查可为治疗效果的评判提供帮助[9]。

总之,鉴于EHE的特殊性及目前临床对本病的重视程度仍不够高,而本例患者的诊断过程具有鲜明的代表性,通过该病例报道可为今后的类似病例的诊断、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图1 PET/CT肝部情况:肝内见多发低密度灶,直径约0.7~1.9cm,

图2 PET/CT肺部情况:双肺内散在微结节,直径约0.3~0.4cm,未见代谢异常

图3 病理检查

左图HE染色,肿瘤细胞呈上皮样,单个或条索状排列,部分细胞内可见原始血管腔形成,偶见腔内红细胞。×400倍 右图免疫组化:ABC法, CD34,肿瘤细胞细胞质阳性。×400倍

作者声明:本文第一作者对于研究和撰写的论文出现的不端行为承担相应责任。

利益冲突:本文全部作者均认同文章无相关利益冲突;

学术不端:本文在初审、返修及出版前均通过中国知网(CNKI)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学术不端检测;

同行评议:经同行专家双盲外审,达到刊发要求。

[1] Weisis SW, Enzinger FM.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a vascular tumor often mistaken for a carcinoma[J].Cancer,1982,50(5):970-981.

[2] 吴礼高.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临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35(4): 281-283.

[3] Bioulac-Sage P,Laumonier H,Laurent C,et al.Benign and malignant vascular tumors of the liver in adults[J].Semin Liver Dis,2008,28(3):302-314.

[4] Fletcher CDM. Diagnostic histopathology of tumor [M]. 2nded. London: Churchill Livinggastone,2002:188.

[5] 赵爱莲,周立新,李向红.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穿刺标本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1,40(1): 23-26.

[6] 李桂海,梅 佳,曹晓卉.肝脏和肺内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16(7): 634-636.

[7] 卢胜明,左 中.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J].临床军医杂志,2015,43(3): 303.

[8] 曾洁萍,余 勤,梁茂植.干扰素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8): 3650-3652.

[9] 经 慧,宋晶园,郑骏年.肿瘤疗效影像学评价标准进展[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6,29(4): 226-230.

2016- 09- 16

2017- 02- 04

孙 纲(1976-),男,辽宁沈阳人,副主任医师。从事肿瘤内外科相关临床及科研工作。

R732.2

B

10.3969/j.issn.1674- 0904.2017.01.014

猜你喜欢

本例上皮内皮细胞
有氧运动和精氨酸补充对高血压的干预作用及其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
土槿皮乙酸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细胞骨架的影响
宫颈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HMGB1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miR-490-3p调控SW1990胰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三七总皂苷对A54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西门子S7-1500 PLC串行通信的应用
窗外
浅议角膜内皮细胞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