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斌的诗

2017-03-08杨斌

彝良文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杨斌牧羊人诗刊

杨斌 1974年出生于云南宣威,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诗歌发表在《诗刊》《人民文学》《中国民族报》《民族文学》《中国诗歌》《中国诗人》《星星诗刊》《诗选刊》等刊物、选本,获《人民文学》征文奖和新作研讨会三等奖,滇东文学奖等奖项;著有诗集《有一种幽香》《一个人的江山》。

大表姐出嫁那晚,我十岁

山村小,远来的亲戚都在邻居家搭铺

最后,我受姨妈安排

去和当时还在读高中的小表姐睡

她掀开被子让我钻进去时

月光正好落在她的保俶塔上

二十多年后的今夜

我在无意中敲出这首诗的标题时

手指,还是忍不住颤抖

还是忍不住,想起那两片白嫩的月光来

小院阳光

阳光翻过院墙,晒暖的豆荚

时不时打开门,让孩子们光着脚丫跑出来

猪食煮熟后,墙角的灶膛

一块木柴的青烟尚未散尽

旁边的木凳,人已不知去向

安静下来的小院,阳光特别明亮

尤其是它又撇了撇

照见鸡窝里那枚双黄蛋的时候

虚 空

一只鹰,静止在天空

以为,时间也是停止的

如脚步每天行走

却没离开过故土

撕裂的,不过是路途的虚空

夜 凉

那只黑老鸹从天空,掉入滇杨枝桠间的窝里

古道边的暂歇亭,由高向低,又凉透了一截

夜深时,临床的老看守

我听到他的骨骼响了两次

一次是月光翻墙而入

一次是伏在墙角的蟋蟀开始第一声清鸣

草山日暮

游人散去,一株芨芨草

在风中直起腰,扑打身上的灰尘

盘旋一天的鹰

追赶天边的落日,两片红云

是它跑丢在路上的鞋子

尾随牧羊人离去的是马蹄下的风

红日投映的身影

铺展出草场,无边寂静

草山的最后一线光亮,被那只晚归的兔子

拖进巢穴,作顶门杠用的

官寨村

在一本旧书里,一院、一屋,是一页

经过一个塌陷几块瓦片的院门

那个顶着黑布包头暖身子,以为睡着了的老人

突然把脚缩回去,是书中最令人回味的章节

石头堆砌的地埂,喇叭花支着梯子往上爬

行走在山道的婆娘,返身照相

一只手举一个剪刀,隔着二十多道地埂

我看见咔咔剪断的笑声,一段一段掉下来

木氏办义学遗址外,麦田广大

午休的收麦人,肉身搭在麦捆上

指缝间观云,或看你,或一觉睡过黄昏

风从北盘江下游拂上来,拂如佛,在南坡上

菌子山

落叶遍地,在时光里褪色

灌木们清瘦简练,黑而落寞

把玩一枚小巧精致的山核桃

如解读一个忧伤而克制的词语

往深处去是荒城古墟

沿途的野山楂、鸡嗉子树、青木树

更多的是哑语般的灌木,已挥霍完秋色

在绵延起伏的静寂中

和我们保持若有若无的距离

回到撒尼人家食宿点,已近黄昏

店主三木大叔和他的女儿

在一堆黑木耳中剔除松针败叶

它们是被他们抛弃的:牧羊人、写生人、收山货的人

以及我们这批在暮色里驱车离去

模糊去向和踪影的人

半山寺

清晨,山腰的半山寺

空出,雾到山门的一节石径

等人

老僧何处云游去了,不知

风来,清扫门前的落叶

那些求佛不遇的足印

才被柏树间透下的陽光

带出尘世

人间山水

雪,先落在原野,后落在屋顶上

亲人们围坐在火炉旁,无非是比炉盖上

那盘葵花籽大一些的黑点,年老的说死,年少的谈生

雪静静落着,人与人之间,隔着一柱炊烟

山与山中间,隔着一条河流

猜你喜欢

杨斌牧羊人诗刊
《星星》诗刊,快来订阅吧!
《星星》诗刊,快来订阅吧!
《星星》诗刊,快来订阅吧!
时尚“馅饼”另有玄机:考研女生梦断“颜值探店”
信息化履职
羞愧之心
牧羊人和狼
二婚丈夫中了千万巨奖,福祸双至打开婚姻结局
前检察官杨斌:不在乎体制那把米才能自由飞翔
牧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