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模型的无锡特色生态小镇战略环境分析
2017-03-08沙琦
沙琦
摘要:今年10月,三部委联合发文公布了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以及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特色小镇战略是经济新常态和产业转型背景下提出的经济发展新思路。无锡市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时应明确自身定位,并做好充分的战略环境分析,才能在战略实施中形成自身特色,有效推动经济发展。
关键词:SWOT模型;无锡;特色生态小镇;战略环境分析
中图分類号:TU98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2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发展一直立足自身历史和资源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尤以苏南模式为甚。随着改革深入,传统经济模式暴露出资源开发与利用简单粗放、产业低端、缺少创新等问题,无法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特色小镇”战略应运提出。
一、特色小镇的内涵
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人口密集的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发展的空间平台。具体表现为三个特征:(1)产业强劲。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必须明确,定位最有基础、特色和潜力的主导产业,寻求可持续发展[1]。(2)功能多样。特色小镇主张产业、城镇、人居、文化“四位一体”,产业、旅游、社区、文化等多种功能聚合发展,有机统一[2]。(3)机制灵活。特色小镇建设应坚持市场主导,政府重在搭建平台、提供服务,以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城镇成长的需求,推动小镇开展改革创新实验和试点。特色小镇建设要坚持突出特色,防止千镇一面的同质化竞争和一哄而上的局面,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依据产业发展确定建设规模,防止盲目造镇。
二、特色生态小镇的界定
特色生态小镇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优势、历史文化传统,以生态产业为基础,市场消费热点为导向,注重乡镇经济建设的系统性,构建定位清晰、特色明显、相互依存和促进的生态产业体系,是种植、养殖、旅游、休闲、文化一体的生态产业群。特色生态小镇建设,是集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于一体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
三、无锡推进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战略环境分析
SWOT模型是结合内外部因素的战略分析模型,从内部的优势、劣势,外部的机遇、威胁四个方面,对战略进行分析。本文将借助SWOT模型,对无锡推进特色生态小镇建设进行战略分析。
1.无锡推进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外部机遇
(1)政策引导积极
2016年7月20日,住建部等三部委发布通知,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格局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同年10月14日,第一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公布,江苏省7个小镇上榜。据报道,住建部还将研究探讨金融扶持政策,为深化改革培育新兴产业,打造创业创新新平台,到2020年,努力实现小城镇承载能力、居住人口、镇容镇貌都有较大幅度提升[3]。
2016年7月,江苏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到,2020年前,力争形成100个左右特色鲜明的小镇和100个左右富有活力的重点中心镇,推动小城镇多元特色发展。
(2)产业转型需求
改革开放初期,无锡首创苏南模式,乡镇政府主导资源组织与配置,集结农村剩余劳动力,创办乡镇企业,推动工业化进程,至1989年,苏南乡镇企业创造的价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占到了60%,这是无锡地区经济发展的1.0。1995年起,苏南乡镇企业迎来了产权制度改革,对大、中、小、微、盈、亏企业进行转制,改制后的私有化和股份制是无锡地区经济发展的2.0。而当前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技术的多方面综合转型,资源存量在产业间的再配置,将是无锡地区经济发展的3.0版。
地区经济产业转型升级,要突破以往简单粗放、产业低端、缺乏创新力的局限,而特色小镇的建设理念,将产业发展与文化建设、居民生活紧密联系,“产城人文”一体,谋求可持续的长远发展。无锡特色生态小镇建设,是基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区域发展新动能、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战略选择,从本质上看,也是顺应无锡经济发展演变、优化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的内在要求。
(3)城市病对社会发展的困扰
城市病是指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具体表现为人口膨胀、交通拥堵、拥堵治理损耗资源;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加大生活压力,降低幸福感和自身价值感,城市负担加剧、居民健康受损。
发生城市病的大多是单中心、并且中心城区人口集聚程度较为严重的城市,这些城市竞争力虽强,但城市病也同样严重。最新的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将无锡列为Ⅱ型大城市,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106》,将无锡列为2015年度十大宜居城市,但2016年以来房价上涨、交通拥堵较以往明显加剧。
探索中小城市培育、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通过城乡统筹发展、完善城镇功能,能有效缓解大城市人口和资源压力。
(4)先进的科技支撑
推进特色生态小镇建设,需要大量的资源整合。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有效地促进了信息流动和知识共享,民众获得先进技术和新知识的成本降低,普通民众在农业资源开发中开始借鉴和使用先进工具和技术,并积极进行跨地区甚至跨境交流,为生态小镇建设准备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互联网+”的提出,使互联网从促进发展的外在工具,成为创新的核心动力,与工业以及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全面融合,推动了产业的重新整合。特色生态小镇建设作为产业、文化、旅游相融合的有机载体,在先进技术推动下能获得更好的效益提升。
2.无锡推进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外部压力
无锡建设特色生态小镇虽然拥有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的有利环境,但外部约束同样明显。
(1)严格的政府监管
特色小镇建设主导力量虽然是市场,虽然强调政府服务功能,但鉴于特色小镇建设在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政府的监管不会有丝毫松懈。浙江省对第一批特色小镇创建对象组织考核,经省政府审定了考核结果,评选出了优秀、良好、合格、警告、降格小镇,南浔善琏湖笔小镇、苍南台商小镇、磐安江南药镇被“警告”。奉化滨海养生小镇由于2015年度特色产业投资、税收收入、服务也营业收入、工业企業主营业务收入、旅游接待总人数、高中级职称人员等数量均为0,被降格为培育对象。这一严格的监管手段,引起其他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也必将成为政府监管的重要参照。在严格的监管下,无锡特色生态小镇建设虽然发展空间大,但也不能没有目标和方向,任意而为。
政府监管和决策权下放之间的关系,要维持平衡也存在一定难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政府、企业、市场之间的矛盾导致的战略失败案例也不在少数,值得引以为戒。
(2)市场导向是双刃剑
特色生态小镇建设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是投资建设的主力,目的是要使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保持同频。但市场选择具有一定盲目性,资本本性趋利,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容易吞噬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可持续性、文化性和人文性。没有文化支撑,缺少人的创新,小镇建设便失去了力量源泉。
3.无锡推进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优势
(1)自然资源丰厚
无锡境内多为平原地区,山区和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16.9%,水面面积占无锡总面积的29%,境内太湖为江南水网中心,市内大小河道六千多条,总长7000多公里,运河穿城而过,地表水较丰富,外来水源补给充足。[4]
无锡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降雨丰沛,无霜期长。受太湖水体和宜南丘陵山区复杂地形等影响,局部地区小气候条件多样,南北农业皆宜,动植物物资源丰富,作物种类、鸟类、兽类、鱼类繁多。山水资源丰富,集江、湖、河、竹、泉、洞一体,构成江南水乡的独特风貌[5],成为无锡的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自然资源基础。
(2)工商文化传统悠久
自古以来,无锡便有着悠久的工商历史和独特的地区文化,其经济发展既保有地区特性,又紧扣时代背景,各个历史时期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典型。春秋时期,商家的代表人物范蠡就在蠡湖泛舟养鱼并著《养鱼经》,为无锡工商文化之开端,中国商业发展之启蒙。清末民初,无锡民族资本家崛起,奠定无锡工商名城的地位。改革开放之初,无锡开创了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走先工业化,再市场化的发展路径,被称为“苏南模式”。苏南模式既为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提供了可行的创新模式,又为农村总产值贡献了巨量价值。产业转型时期,优良的经济建设传统为无锡克服困境,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提供了良好的历史基础。
(3)农业发展优势明显
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以及三大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无锡的农业现代化持续高效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快速发展,农业品牌建设力度大,培育出了阳山水蜜桃、大浮杨梅、宜兴百合等具有市场效应的多个国家级、省级、市级地区农产品名牌。观赏性的园林种植养护也获得积极发展,无锡市内森林覆盖面积稳步提升,以长广溪湿地公园为代表的林湿一体生态系统建设成效显著,成为江苏省首家国家森林城市[4]。优良的农业传统为特色生态小镇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农业基础。
(4)城乡经济差异不大
无锡推进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目的之一是要缓解城市中心区域的人口压力,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我国人口流动从农村趋向城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城市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都比较高。无锡地处苏南,经济发展水平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城乡经济发展比较均衡,差距不甚明显,在最新的全国百强县排名中,无锡下辖江阴、宜兴两市双双进入前十,分列第2和第9名。因此,人们在无锡地区对选择乡镇居住的抵触降低不少,加上交通便利、私家车保有量高,往来城乡便利,大大提高了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人口优势。
4.无锡推进特色生态小镇建设面临的困难
(1)定位不清引起的误区
目前看来,浙江生态小镇建设成绩比较突出,成为各地生态小镇建设的重要参照。身处江苏的无锡市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必须看清浙江特色小镇获得成功的深层次原因,避免盲目跟风。浙江省陆域面积只有10万平方公里,而且是“七山一水两分田”,从块状经济、县域经济,到工业区、高新区、科技城,皆是用最小的空间优化生产力布局,加上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民间资本与政府良性互动的治理传统,浙江特色小镇建设一开始就提出不依托行政区划镇,不做产业园区;坚持小而精,小镇规划面积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引导特色小镇的建设,从而突出产业核心。
江苏地形地貌有别于浙江,地形以平原水网为主,无锡的山水资源也呈现平原水网特点,大城市建设空间资源较充裕,小城镇面积大,乡镇工业发达,旅游生态规划已见成效,如果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照搬浙江模式,强行缩小镇区面积,不但脱离自身优势,而且容易弄巧成拙,陷入与其他小镇的同质竞争。
(2)人员服务水准不足
特色小镇是集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于一体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特色生态小镇建设,是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提出的发展战略,产业升级、创新力提升,都需要高素质人才。生态小镇大多依托农业,就势而建,经济实力偏弱,发展前景不明等原因导致他们无法吸引优秀人才的加盟,对当地劳动力的依赖程度较高,而现有农业人口的年龄结构、知识水平、服务意识、服务能力,与特色生态小镇建设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没有优质人才支撑,特色生态小镇中的旅游功能、文化功能难以实现,建设规划也就落空。
根据上述分析,无锡建设特色生态小镇,机遇与威胁并存,自身优势突出,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棘手,处理不当,对战略实施将会产生极大影响。无锡应借助当前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有效推进特色生态小镇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强.特色小镇是浙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J].今日浙江,2015(24):16-19.
[2]宋为,陈安华.浅析浙江省特色小镇支撑体系[J].小城镇建设,2016(03):38-41.
[3]计思敏.住建部公布首批127个特色小镇名单,后续还有金融扶持政策[EB/OL].[2016-10-15]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43934.
[4]李悠优.无锡山水资源特色与设计利用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4.
[5]徐斌.无锡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