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枯萎病综合防控技术成效显著
2017-03-08张锡炎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6年8期
过度使用化肥、农药会破坏香蕉种植区的土壤生态,使土壤中有益菌减少、病菌增加,使得香蕉自身免疫力下降,枯萎病肆虐。随着海南省香蕉枯萎病蔓延以及经常受台风的侵袭,海南香蕉产业逐渐失去了优势。针对制约香蕉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所与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经过十一五、十二五联合攻关,研发出一套枯萎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并联合海南绿晨香蕉研究所、中和谷农业有限公司等香蕉科技服务企业,对香蕉产业的各种生产技术、管理和销售等进行创新,组建香蕉套袋、抹花疏果、喷施农药、水肥管理等专业化技术团队,有效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合算的生产技术服务需求难题,实现了香蕉生产社会化服务机制的突破。该技术服务团队筛选出了一批拮抗菌,可抑制枯萎病菌;研发出了一种可以水肥共施的复合微生物菌肥發酵工艺,与企业合作实现了菌肥的工厂化生产,结合抗病品种和有机肥的应用,既能有效抑制香蕉枯萎病的蔓延,还具有促进香蕉植株生长的营养功能。目前,该技术服务团队已为12家企业和种植大户提供全程管理和技术服务,建立了12个香蕉枯萎病防控示范基地,发病率可以稳定控制在3 %以内。
据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锡炎研究员介绍,海南省临高南宝镇38.67 hm2香蕉基地种植的巴西蕉2005年发病率为10.8 %,应用综合防控技术后发病率逐步下降,近3年分别为4.9 %、2.1 %、1.5 %;红星农场41.67 hm2香蕉示范基地种植的南天黄品种,2013年发病率高达70.3 %,2014年开始防控,2015年发病率降低到8 %,今年预计在5 %以下;华鑫农场93.33 hm2香蕉基地枯萎病防控也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