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不能“熊”
2017-03-07
最近,两个“熊孩子”引来全世界的众说纷纭。日本一男孩,用石头砸路边汽车和行人,恼火的父亲让他在森林边下了车以示惩罚,几分钟后回到原地,发现儿子失踪了,报警6天后才找到;美国一名4岁男童,在动物园游玩时攀爬进入大猩猩围栏区,为救孩子,动物园方面只好将大猩猩射杀。
事情发生后,批评的火力集中到家长身上,折射出网友对父母管教责任的重视与反思。未成年人的理性思辨、分析选择能力,往往和其年龄、所受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有密切关系。家庭作为最小的社會单位,是儿童接受社会化影响的第一来源。日本式家庭教育相当重视培养孩子的自制力、适应环境等性格特点的塑造,但“不给别人添麻烦”“在公共场合的错误行为令人羞耻”等观念,无形中促成了日本家庭教育中的惩罚文化。美国式家庭教育则比较看重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够在自由的气氛中保持个性成长,但“过度的自由”,往往使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枝丫过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会正确地爱孩子,不知道该如何给孩子适当的爱,是当下不少为人父母者的共同缺失。比如,有些父母片面追求“爱的教育”,让孩子的生活中充斥着盲目的赞美和鼓励;有些无私奉献不求回报,让孩子们习惯于接受,不懂得付出;有些只重视孩子的成绩,而忽视对他们的情感关怀……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成长,孩子难免会出现心理承受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等人格缺失。殊不知,进入社会之后,一味索求外界的包容和忍让,迎来的将是比打骂更残酷的结果。
其实,宽容不等于放任,权威也不等于专制。家长有管教孩子的义务和责任,但孩子并不仅仅是家长的“私有财产”。在台湾,如果孩子有严重不良行为,甚至犯罪,少年法院可以要求父母接受规定时间的强制性教育,以保证责任缺失的父母能够及时得到矫正。为孩子未来的健康成长提供更优质的家庭保障。在美国,更是有公权力监护机关和众多民间监护组织合力“监督”父母,连给子女“刮痧”,一旦处之不慎,都可能引来警察。这在我们看来或许有些夸张,但未尝不是父母表达浓浓亲子之爱时,可以从反向思考的一个角度。
(据人民网高石/文)
寒门多出贤
最近,有位中国学子登上哈佛大学演讲台,从自己中学时代被毒蜘蛛咬伤的“农村故事”,推及“改变科技知识分布不均”这一主题,他的英文演讲视频在网络上热播。由此而成为“网红”的他,出生在一个小村落里,父母均为农民,更引起人们关注。窃以为,这倒是一件寻常人家的正常事,它告诉人们一个寻常道理:寒门多出贤。
千百年来,在古老的中国,不乏这样的故事。25D0多年前,孔子的三千弟子中,
“贤人”有72人。这72人中,出身寒门的不在少数。比如,被孔子称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的颜回,不仅位居72贤之首,而且被后世尊奉为“复圣”;被庄子言为“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由于缺食,浑身浮肿,且面带病色,却被后世尊奉为“宗圣”。即便是孔子,也正如他后来所坦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由于“多能鄙事”,甚至还有点儿“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意味。
寒门多出贤,并非说,只要是出身“寒门”,就可自然而然地为“贤”了。贤,不仅要有“德”:能替别人着想,勇为天下谋利;而且要有“才”:有本事,能成事。这,就离不开学习。有言道:人不吃饭,饥;人不学习,愚。生活就是这样,唯有好学,才近智,唯有知学,才给力。只有努力用知识武装自己,不断增进自己的道德修为,才能离“贤”更近一步。
寒门多出贤,意味着多付出。“不吃苦中苦。难得甜上甜。”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勉励同学们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成功、成名,永远不是用巧嘴吹出来的,而是用心血写出来的。有了比常人更多的付出、更过人的求知欲、更开阔的思维、更远大的志向,无论出身多么艰苦,都将成就一番不凡的事业。
(据凤凰资讯张保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