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魅力型官员重音在“力”

2017-03-07刘宏

党建文汇·上 2016年8期
关键词:信服施政领导力

刘宏

“魅力”一词,可拆成“魅”和“力”两字。“魅”是吸引人的力量,可理解为品格力;“力”则是施政的本领,可理解为领导力。

何为“品格力”?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官者先做人,首先需要具有光明正大的品德,就是我们常说的“正气”。政府官员若想被人民所信服,需慎独而自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人民赋予的权力必须服务于人民,为官清廉、为人谦和。官来自于民,要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深入群众。才能了解人民之所想。同民众的交流需要用最朴实的语言、最真挚的性情,才能形成最真实的共鸣。亲民不仅是要求,也是责任的体现。至善的标准很难界定,对魅力型官员来说,至少需具备开阔的胸襟,容人容事的气度,以及“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魅力型官员对民众有很强的号召力,受民众信服,但是这种信服和号召力并不意味着武断和“一言堂”。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不但不会让魅力失色,反而会更有利于作出正确的施政判断。关于领导力的看法往往会随着时间改变,传统的“魅力型领导”注重于个人的力量,以自我为中心、鼓舞人心的愿景是领导力核心的体现。然而,在领导力的内涵中,仰望星空的愿景没有变,脚踏实地的执行力亦必不可少。

何为领导力?担当,创新,知人善用。官员在施政过程中,不可能人云亦云,也无法做到人人满意,阻力和挑战在所难免。面对问题和困难,作出合理判断,并且勇于承担后果是领导能力的体现。官员施政面对复杂而多变的社会环境,需要敢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一成不变的工作方式势必适应不了发展的社会经济形势。政府官员勤于思考,开拓创新,切实解决民众的问题才是魅力的体现。魅力型官员从不会标榜个人而忽略集体的力量。事业的成功与否决定在人,一个人力量有限,一群人能量无限。政府官员应该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总揽不包揽,分工不分家,放手不撒手”,做到知人善用、扬长避短、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施政的任务和目标。而最高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责问过后须问责

田厚钢

党员干部因失职而导致工作上出现失误。上级领导常常会当众责问,话语严肃、态度坚决。这种责问往往会引起共鸣,一时成为热点。然而,一些责问却是雨过地皮湿,最后不了了之。对此,群众颇有微词:光有责问不行,还要有问责。这无疑戳到了问题的要害。中共中央政治局刚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要解决的就是这一问题。

直指问题实质的责问,能帮助同志认识错误、纠正偏差,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当问题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先以责问的方式敲打敲打。给予指导和纠正,可以防患于未然。可见,问责前的责问,实际上是扯扯袖子、打预防针,是对同志负责任的表现。不过,更为重要和必要的是,责问之后,按照规定应该问责的,相应的问责机制要跟上。

问责的实质是由不落实责任者承担相应后果,是对工作失职者的惩处;是把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果搞清楚,该由什么人承担责任就由什么人承担责任。问责的目的在于对重大问题、恶性事件所造成的恶劣影响、重大损失有一个明确的交代,查找根源、弥补漏洞,以儆效尤、杜绝后患。责问过后如果没有问责,无异于“光打雷不下雨”或“雷声大雨点小”。当前,有些责问实际上就是领导干部撂几句狠话,而后续并没有作出严肃的组织处理。长此以往。一些人就会对责问产生“耐药性”。现实中,一些问题之所以反复出现,主要就是责问之后问责没有及时跟上,板子没有打到具体的人身上,没有起到警示作用。因此,只有用好《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这一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有错必纠、及时问责,才能既教育犯了错误的同志,又警示更多的同志。

责问与问责互为补充。只有坚持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问到底,才能达到问责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才能促使党员干部负责担责、尽职尽责,尽量少犯错误,真正把工作干好。

猜你喜欢

信服施政领导力
跟踪导练(三)6
《领导力21法则》
浅谈让学生信服的有效途径
《领导力21法则》
领导力的名与实
有效管理班级方法探微
点点读《论语》
2009的50位最具领导力的CEO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