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密结合临床的护理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2017-03-07英美
英美
摘 要:当前,我国各大院校护理实验教学模式大同小异,实验教学与临床结合不够,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教学手段较传统、课程安排不够合理、实验教学课时少、缺乏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等。因此,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教师要引入启发式教学等现代教学理论与方法,积极转变护理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模拟临床情境,增加实验教学的课时,改变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实验教学教师队伍,为护理实验模式的改革奠定基础。
关键词:护理实验教学;教学模式;紧密结合临床护理是一门经验性、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护理实验教学是护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有助于护士将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提升自身护理技能、实践操作能力,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在参加工作后,能够尽快地适应岗位,发挥自身价值。当前社会大众维权意识增强,护士参与临床实践的资源越来越少,护理实验教学成为替代临床实践的重要方法,但实验不同于临床,实验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模拟教学,往往不能替代现实。紧密地结合临床开展护理实验教学,是提升护士实践能力、弥补临床教学不足的关键,就此展开以下探讨。
一、护理实验教学现状
1.现状
随着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增加,我国对中职学校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培养了大批实践型护理人才,形成了“公共课—医学基础课—专业课”三阶段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分为实验教学、见习以及后部分实习。一般而言,前两年为理论课,在开设护理基础学后,将实践教学穿插在理论教学后,直至第四年开始临床实习。在临床科室、社区、ICU、精神、康复科室开展的实践教学较少,实践教学的方法主要以床旁查房、小讲课、护理病历书写、护理礼仪、病例管理等为主。
2.存在问题
(1)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特别是前期的实践操作,围绕的中心往往是一瓶生理盐水、一个注射器、一个模拟人,便是注射操作的器材,教师是主体,护生为辅,注重传授、灌输,许多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较少,甚至不得不进行自行寻找模拟材料,同时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护士能力培养。护生仅仅反复的练习,教学过程枯燥无味,与临床实际严重不符。
(2)教学手段较传统。在国外往往采用启发式、问题导向式、案例分析、循证、情景模拟、自我讨论,或利用计算机、远程教学等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尽可能地模拟临床环境,而我国许多职业院校缺乏现代的教学技术和理论手段。
(3)课程安排不夠合理。无法完全摆脱生物医学模式,实践课程较小,内容陈旧、重复,不符合教育规律,一般先安排理论课,而后进行实验室展示,最后进行课间自习,不符合让学生早接触临床的理念,同时实验教学与实习相隔较久。
(4)缺乏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对于护士的临床技能评价、实验教学评价,各院校千篇一律,往往依据常用护理技术标准操作,以技术为核心,强调操作流程、规范,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机械性掌握某些动作,一到临床实践往往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违反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学思想。
二、护理实验教学改进
1.转变护理教育理念
需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认识、获取知识的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在培养学生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从临床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在不违背操作原则的前提下寻找更符合临床的操作方法。
2.改革教学方法
引入开放式、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3.积极模拟临床情境,使实验教学贴近临床实际
引入更丰富的教学器材,或采用情景模拟等教学策略,积极拓展学生的思维,有条件的院校可引入虚拟现实技术,依托这些技术,增加实验教学的素材,在虚拟现实中最大限度地模拟临床环境,开展实验教学。
4.改变实验教学评价的体系
改变教学评价模式,增加更多临床的内容,如增加情景模拟考核、模拟临床,考核学生应变能力,增加对护士护理沟通技巧、解决问题能力等整体素质评价内容,督促学生重视实践能力、临床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死抓课本。
三、小结
护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在部分中职护理专业已开始了许多有益的尝试,通过打造完善的教学模拟训练中心,增加更贴近临床的实验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护生反映较好。近年来,信息技术非常发展,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在模拟临床环境方面具有巨大发展空间,院校需紧抓时代的前沿,结合本校实际总结出适合本校发展的改革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张绘.混合研究方法的形成、研究设计与应用价值——对“第三种教育研究范式”的探析[J].复旦教育论坛, 2012(5).
[2]童淑萍,李惠玲,毛莉芬.实习护生临床带教管理手册的设计与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