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
2017-03-07葛卿
葛卿
摘 要:在当前市场需求下,中职毕业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和欢迎,但部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企业实际用人需求。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以我校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专业为例,介绍校企合作共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做法和取得的成绩。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做法一、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需要大量的相关专业人才,因此具备一定基础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中职毕业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和欢迎,但部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学校以传统教学为主,重在理论教学,学生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对技能一知半解,到企业后需要花费较多时间进行岗前培训才能上岗。究其原因主要如下。
第一,学校缺乏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往往理论高于实际,培养出的毕业生无法做到学以致用。同时又缺乏建设大型专业实训场地的条件,面对不断更新的专业技术显得有心无力。
第二,企业忙于日常生产,无法为大批实习生提供岗前培训,也没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做教学依据,最后不得不在入职前花费更多的成本进行培训。
第三,部分专业教师毕业后就到学校任教,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在教学中遇到实训环节难免底气不足,技能培训停留在初级水平。
以我校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专业为例,目前宁波轨道交通供电专业的一线人才相当紧缺。原铁道部所属院校和宁波当地院校开办专业,但人才培养经验尚浅,毕业学生专业能力不足,企业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岗前培训,造成很大压力。我校同宁波轨道公司通过研究总结,决定通过校企合作整合资源,共同建立满足生产实际需求的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校企合作共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做法
校企合作共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界和产业界联合培养人才,彻底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我校自身条件,具体实施方案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校企联合订单培养
我校与宁波轨道交通公司签订定向订单培养协议,学校负责日常教学管理,使学生初步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企业则全面介入“订单班”人才培养过程,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作为“订单班”兼职教师,参与“订单班”的日常管理考核,定期授课,授课内容包括宁波轨道交通发展概况、岗位职责、设备使用规范、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等。企业组织录用考试,根据成绩和协议内容完成验收工作。
2.建设信息化实训基地
我校投入专项资金300余万建设以宁波轨道交通工作场所为原型的3D虚拟信息化实训基地,让学生在逼真的环境中操作。在情景化的软件环境中,设置一系列标准的操作步骤和要求,以达到操作检测的目的,为缺乏大型轨道交通练兵场所的现状提供了解决方案。学生在三维界面里完成实操任务,既生动形象又安全可靠,充分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良好。
3.实训模式小班化
实训是中职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技能必不可少的部分,以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专业为例,我校与宁波轨道公司经过研究决定,设置小班化实训模式,使学生初步掌握基础专业技能。
我校积极同多个相关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12级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班分小组分别在瑞安、温州、温岭、乐清、三门、江山六个铁路工区进行顶岗实习。这种小班化的实习模式,既减轻了宁波轨道公司在拟录取学生后进行岗前培训的压力,又让学生有充足的动手锻炼机会,实习效果大大增强。
4.师资力量培训
学校适时安排专业教师参加轨道交通专业的系统培训,并接受企业对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的不定期抽查和考核等。通过企业培训,增强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尤其是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筆者赴宁波轨道公司实践,首先与工程师学习交流,快速理解实践学习的内容和要完成的任务。在供电部门跟岗学习中,学习基本的安全操作规范、工作票制度、初级工和中级工的工作技能等,多次参与日常检修任务,如天童庄变电站的通讯模块维护、绝缘子的清洁、预防性试验等,受益良多。这次实践弥补了企业工作经验的不足,极大地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帮助笔者更有效地开展实训教学。
三、校企合作共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成绩
校企合作共建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教育界和产业界资源,优化了校企合作模式,完善了实训条件,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教师专业能力和素养得到提高,学生更好地掌握了专业技能。
近年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进,我校轨道交通供电专业毕业生受到宁波轨道公司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企业和我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毕业学生在工作中展现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也为我校该专业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在社会上获得了高度认可。
参考文献:
[1]黄舒.教师下企业实践与专业建设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5) .
[2]王力纲.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