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2017-03-07朱玉宝
朱玉宝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应该充满生活气息,贴近生活实际。要想让学生走进数学课堂,就要从生活中提炼数学,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本文对构建具有生活化气息的数学课堂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气息;生活情境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其实践性。为此,小学数学教学应该紧抓生活元素,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魅力,在数学中找到生活的身影,从而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一、从身边事物着手
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主要位置,小学生只有清楚地掌握数学名词的本质,才能为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数学概念多是抽象的,如果教师只是以直接的方式将数学概念告知学生,容易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扰,也会在心理上造成对学习的厌倦。事实上,数学教材中涉及的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大多与生活实际相对应,或者是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相对应。将数学概念与生活事物相结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概念,还可以给数学课堂增添更多的生活气息。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如何让学生快速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我认为,教师可以选择存钱罐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存钱罐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在学生对存钱罐的用途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可以接着问学生:“当存钱罐里面的零钱装满后,你们准备用这些零钱干什么呢?”最后,教师可以将教学方向引导到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那你们知道买一个存钱罐大概需要多少钱吗”,将本节课的知识与生活事物相联系,以生活实物刺激学生的大脑神经,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内容产生亲切感,也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真有趣。
二、制造生活化情境
具有生活化气息的数学课堂是生活中每一个场景的具体体现,表现在数学课堂上应该是一幕幕生活化的情境。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善于描述真实的生活情境。当数学知识只能出现在数学课本上,我们又有何资格要求学生的应用能力呢?数学课堂是生活化场景的展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每一个生活化情境中认识和学习数学知识。
在学习“认识人民币”中的“一元与十个一角等额”的概念时,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一元与十个一角等额,这会降低学生对人民币面值的学习兴趣,这时教师不妨给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如超市买东西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将教室布置成一个超市,并模拟超市物品摆放方式将教室中的物品摆放整齐,接着在每一个物体下面标上对应的价格。在真实的买卖情境中,部分学生扮演去超市购物的顾客,部分学生扮演超市的收银员,学生利用教师事先提供的人民币进行真实的买卖交易活动,在活动中势必会涉及各种人民币找零的情境,有的要将一个五元的纸币兑换成五个一元的纸币,有的要将十元的纸币兑换成十个一元的纸币,有的要将一元的纸币兑换成十个一角的纸币。在真实的模拟情境中,无需教师过多讲解,学生结合平时在超市买东西的情境来模拟真实的场景,相信学生都可以正确地认识人民币以及人民币的等额兑换。可见,教师只需要给学生构建真实的生活情境,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非常简单,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会大增。
三、解决生活化问题
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应该是生活化的,有价值的。何为生活化和有价值的数学?生活化和有价值的数学应该取自学生的生活,也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
例如,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之后,不少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完全掌握面积计算的方法,事实上教师更应该通过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问题“小明家里需要装修新房子,现在妈妈和小明已經测量出新房子客厅的长度为6米,宽为5米,妈妈打算到建材市场上挑选铺客厅地面的瓷砖,在瓷砖挑选过程中,其中有三种瓷砖,第一种是边长为50厘米的瓷砖,每一块的价格为9元;第二种是边长为50厘米的瓷砖,每一块的价格为5元;第三种是边长为60厘米的瓷砖,每一块的价格为9元,那么妈妈和小明应该如何选择才能挑选出性价比最高的瓷砖呢?如果你是小明你会如何帮助妈妈选择最佳的瓷砖呢?”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先求出了需要瓷砖的数量,然后计算出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需要花费的钱数分别为1080元、600元和756元。从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要想选出性价比最高的瓷砖,首先要排除第一种价格过贵的瓷砖,而第二种瓷砖与第三种瓷砖相比价格过于便宜,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所以最终应该挑选第三种瓷砖。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学习成果取决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效果,具有这样生活气息的数学课堂才是培养实战人才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鲁慧琴.数学教学应与生活紧密结合[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09(5).
[2]臧春燕.适合的才是有效的——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
[3]许坤峰.如何加强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J].小学时代(教师),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