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生文学作品的阅读现状研究
2017-03-07朱凡芊
朱凡芊
摘 要:阅读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文学魅力,体味作品中的文学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高中生来讲,更需要有大量阅读,并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就目前高中生文学作品的阅读现状进行简要分析论述。
关键词:高中生;文学作品阅读;现状
对于高中生来讲,能够正确选择阅读材料,并做好读书笔记,对于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并提高文化品位有着重要作用。但是从目前来看,由于高中课业较为繁重,学生将大部分时间放在研究题型、解题思路上面,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时间甚少,也缺乏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下面本文就具体分析当前高中生文学作品的阅读现状。
一、高中生文学作品阅读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高中生在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中生与文学作品之间存在着距离
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所写,或抒发特定时期的特定情感,而高中生长时间生活在学校,缺乏社会经验,也缺乏人生感悟,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不具深度,所以一些学生对于这些与生活脱离的文学作品敬而远之。尤其是一些古典文学作品,用文言文表达内容,晦涩难懂,学生往往读了开头就不想继续往下阅读。对于外国文学作品来讲,因为生活背景、文化差异和语言表达习惯不同,學生在读起来也不能完全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加大了阅读难度,且高中生并没有形成很强的思维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更加剧了学生与文学作品之间的距离感。
2.阅读时间较短
高中阶段课业负担较重,学生大部分时间都被习题所占据,进行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一些学生认为文学作品读不读没有多少意义,还不如占用这一时间做几道数学题、物理题,这样更加缩短了阅读时间。
3.阅读为高考服务
高中生最大的目标是要上一所好大学,因此任何学习都是为高考服务,阅读也不例外。为了让学生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老师将诸多文学作品浓缩成几句简单概括的中心思想,并简要对文学作品中的内容、人物形象以及情节进行概括,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去花大量的时间阅读文学作品,也不会投入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去理解文学作品,这样就丧失了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
二、高中生文学作品阅读的措施
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但是面对压力较大的高中阶段,学生很少花费时间在阅读上,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不利。文学作品中有着丰富的文化知识,阅读文学作品,能够丰富学生情感、开阔视野,对于写作有所帮助,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但是面对当前高中生的阅读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要做好阅读教学。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
流传至今的文学作品,其中的文学知识和文化内涵都是经过时间磨炼的,具有积极影响,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提升文学素养,针对当前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老师首先需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不要片面地认为阅读文学作品会浪费自己学习其他知识的时间,也不要将所有的阅读都紧紧围绕高考这一目标,学生需要静下心来去阅读,这样才能够真正感受到阅读的魅力,才能够体会到文学作品中表达的情感。
2.开设文学作品阅读课程
为了增加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时间、提升阅读兴趣,高中需要开设文学作品阅读课程。老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一些阅读障碍,并帮助其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表达的情感,为其今后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老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时多提问、多质疑,这样才能够有更多的阅读收获。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举办各种阅读活动,如读书笔记的评比、开展阅读演讲比赛或组织阅读交流会等,评选出阅读之星,给予奖励。
在阅读课堂中,老师要传授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技巧,如什么类型的作品适合精读,什么样的作品适合略读,要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这样才能够提升阅读效率,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
3.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激发其阅读热情。从一定意义上讲,同龄人之间的影响会比老师与家长的影响大,因此要充分利用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激发其阅读的热情。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喜欢阅读的学生,并给予积极引导,使其可以带动周围学生一起进入到阅读环境中。老师可以将全班分成若干阅读小组,各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自的阅读书目,老师给予指导,通过这种学生之间相互监督与鼓励的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作为高中生来讲,进行文学作品阅读能够提升其文学素养,对于语文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由于高考的压力,很多学生缺乏阅读,在今后的学习中需要逐步改变这一现状。本文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当前高中生文学作品阅读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做出了阅读措施,希望能够有效改善高中生阅读现状,增加阅读时间,提升阅读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小敏.高中生文学作品阅读现状分析[J].金田,2014(12):43.
[2]饶珊珊.高中生文学作品阅读现状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11):215.
[3]李旭.高中生自我阅读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11):85.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