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链接生活,构建高中数学生机课堂

2017-03-07王晓铭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教学高中数学

王晓铭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是数学课堂与生活有效结合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数学知识体系使数学课堂与生活有效结合的核心内容。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联系生活巧妙设计教学环节等策略实现高中数学教学与生活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作为高中关键的基础课程之一,数学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怎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是每一个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际生活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通过创设合理的生活化学习情境,有机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情境,使数学教学真正地和实际生活连接起来,交融在一起,从而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体会到实际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数学,感悟生活中的数学真谛。数学知识的学习应该是一个内化知识、实现知识再创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数学教师单向灌输的过程。生活情境的作用应该是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数学新知识,完成新旧知识融合的过程。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之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对数概念的时候,可以通过这样一个生活化问题引出对数的概念:“如果我们将一张纸对折20次,它的高度能否超过珠穆朗玛峰?”引出对数知识;通过如“三个人站成一排拍照可以有几种排列”这样的问题引出排列知识;通过“如果从全班学生中选出两位同学参加学校辩论大赛,共有多少种选法?”引出组合知识。总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认知特点,在导入新课时注重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去思考数学问题,从而调整学生学习状态,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感,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结合生活实际,加深知识理解

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将生活中的问题迁移到课堂教学中,让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基础,精心设计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素材,再通过多种多样、直观生动的形式给学生展示,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有这样一个不等式问题:假设y>x>0,n>0,求证>,我们可以运用作差比较法来证明这个问题,同时我们可以借助生活经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结论,可以引入这样一个生活例子帮助学生理解:y克糖水中含有x克白糖,则浓度为;如果我们在加入n克糖后,浓度变为,糖水变得更甜了,说明>,通过这样的生活例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数学知识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方式在课堂中展现,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联系生活实例,培养实践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电路知识开展统计与概率教学。学生都知道电路上的电灯泡主要是通过串联、并联、混联这三种方式连接的,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这个知识设计一个问题:假设电路上有三个灯泡,每个灯泡的接通概率都是m,请问这三种连接模式下灯泡接通的概率分别是多少?哪一种连接方法性能最佳?学生面对这样的生活问题既有新鲜感,又不会觉得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个问题抽象为统计与概率数学模型,假设这三种连接方式的接通概率分別为:

P1=m3

P2=1-(1-m)3=m3-3m2+3m

P3=m[1-(1-m)2]=2m2-m3

当P2-P1=3m(1-m)>0,则P2>P1,P2-P3=m(2m-3)(m-1)>0,则P2>P3

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不但加深了对电路连接方式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与生活有关的渗透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统计与概率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回归现实生活,拓展学生视野

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与生活有效结合,教师就应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立足于实际生活学习数学,在生活实践中体会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教师要有计划、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联系生活实际的数学实践活动,通过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同时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利息”这一数学知识后,可以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①回家帮父母计算一下家里的定期存款到期后可以取出多少钱,检验自己计算的利息是否和银行给的一致;②假设父母可以将2万元存入银行3年,你会给父母推荐什么样的储蓄形式?说明你的理由。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收集信息,利用数学知识分析收集到的信息,最终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情境中找出数学问题,分析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喜欢数学、接受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感,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学与生活的有效结合,提倡数学教学生活化,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让数学学习不再那么枯燥乏味,有效激发高中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从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卢闯.让数学与生活互动: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3(55):56.

[2]张琴霞.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浅析[J].学周刊,2014(23):196.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教学高中数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