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治标和治本
2017-03-07柳垂亮
◎柳垂亮
有一个很常见的说法,认为西医“治标不治本”,中医能治本。这到底对不对呢?
什么叫“标”和“本”
一般俗称的“标”,指的是外在的,病人和医生可以直接感受和观察到的症状。比如头痛,是病人直观的感受,就是一种症状。
“本”,是具体的病因。拿头痛来说,可能导致头痛的病因有很多,比如脑袋被外物撞击,头部的外伤,就会造成头痛;缺乏睡眠,空气过冷,感冒发烧也会造成头痛。这些都可能成为头痛病人的“本”。
如果医生在治疗头痛的时候,没有找到头痛的病因,只是开了几片止痛药,暂时制止了头痛的感受,就叫“治标不治本”。
治病,当然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治本。如果光给病人止痛片吃,不去解决引起头痛的根本原因,结果就是止痛片的药效过去以后,病人仍旧会疼痛。还会忽视背后可能隐藏的疾病,给病人带来更大的危险。
西医当然不会只“治标不治本”。西医在研究疾病的时候,一直都努力找出每个疾病致病的具体原因,针对原因治疗。就拿发现细菌来说,细菌是导致感染等症状的原因,但不是症状本身。细菌本身又看不见、摸不着,为什么还会被西方科学家们发现呢?就是因为西医医生想要了解感染背后的真正病因,才致力于对细菌的研究,因此,西医才发现了大量有效的抗菌素。这就是西医治病重视治本的结果。西医大夫在给病人看病的时候,也非常重视找到病因。西医大夫写病历,不能只写症状,不是只写“病人头痛”就行了,要尽力诊断出症状背后真正的病因。
对治标和治本最常见的误会
对于治标和治本的问题,有两种非常常见的偏见。
第一种偏见,说西医找到的病因并不是人生病的本质原因。比如,西医说“细菌”是感染的本质原因,这其实是错的。根据中医理论,外邪的入侵和身体本身的正气虚,才是感染的本质原因。西医光靠显微镜和化学检验来观察人体,没有观察到人体的阴阳虚实,所以西医没有找到人得病的真正病因。西医只是看到了“表”,没看到“里”,所以西医治的也只是“标”,不是“本”。
第二种偏见,说中医不承认细菌是感染的本质,说什么“阴阳虚实”,阴阳虚实在解剖中看不到,根本不存在。所以中医去平衡人体的阴阳,这其实是在治根本不存在的病,是巫术。而西医的细菌等医学理论都是的的确确存在的,所以西医治疗疾病才更具本质,西医是治“本”,中医才是治“标”。
这两种说法的根本区别在于,一个认为“正不压邪”是感染最本质的原因,一个认为“细菌”是感染最本质的原因。
谁说得对呢?其实根本没法比较。因为这两种观点根本不在同一个理论系统里。西医的细菌是靠光学显微镜观察出来的,中医的阴阳是靠个体体悟感受出来的。前者否认后者,后者否认前者,大家根本说不到一块去。
但这个“标本”问题怎么解决呢?到底谁治标,谁治本呢?
有一个很简单的标准:如果我们治一个病,治疗之后再也不复发了,人也恢复健康了,那么我们治疗的就是“本”;如果治疗完后,过几天又复发,又生病了,怎么治都复发,那么治疗的就是“标”。
细菌是不是感染的“本”?从单次的感染上来看,没错,就是本。把细菌消灭了,感染就好了,人就恢复健康了。
但如果我们发现,这个患者本身身体弱,按照西医来讲是“免疫力差”,按照中医来讲是“正气”弱,那么从长远来说,细菌不是他生病的本,体质弱以及一些导致他容易接触细菌的不良生活习惯,这些才是本。如果他治好了这次感染以后,不增强体质,不改变不良习惯,那么他将来还会感染。从这个角度说,光消灭细菌就不是治本了,改善体质才是治本。
对大部分常见疾病,中西医的治疗水平都是差不多的。可以说,对于大部分的常见病,现在中西医都治“本”,效果是一样的。
还真有治标不治本的时候
现代西医、中医有没有“治标不治本”的时候呢?有。
治病的目的是治本,但有的时候,本不好治,那么只能退而求其次,只能治标。有些病,比如偏头痛、痛经,对患者没有危险,也不好治疗,这时候只好“治标不治本”,让患者发作的时候吃止痛药。有些病,比如骨折后的疼痛,疼痛的原因——骨折,已经治疗过了,等身体慢慢恢复才可以消除疼痛。本已经治疗了,那么剩下的工作就只有治标了。打好石膏以后,痛的时候吃点止痛药就可以。还有一种可能,是病人主诉有疼痛症状,但医生仔细检查也查不出病因,一般西医就认为,这属于神经性疾病,没有办法治疗,也采用“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发作的时候吃点止痛药,忍过去就是了。
中医也有治标不治本的情况。中国有句俗话,叫“对症下药”。这个“症”,有时指的就是症状,也就是说有时也会只治症状,不顾病因。这不奇怪,古人不是神仙,并不是从有了中医的那天起,就立刻能洞悉人体的一切奥秘。古人没有现代化的机器,没有X光机,没有血糖仪,很多病只能看见症状,不可能只靠哲学思辨就知道背后的本。前面说过的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古人就是因为缺乏现代化的仪器,只能根据症状看待和命名二病,把前者称为“眩晕”,后者称为“消渴症”,因此治疗效果也远没有今天的西医好。现在的中医在治疗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时,已经会把降压和降糖列为治疗的目标,这正是中医不断进步,追求治标又治本的结果。
简单地说,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是能治本就尽量治本,只有在本治不了或者不能治的情况下,才去治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