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员退伍精神病人康复医疗中的人性化服务

2017-03-07蔡伟红程义娥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精神疾病病区精神病

蔡伟红,程义娥

(四平市社会精神病院,吉林 四平 136001)

复员退伍精神病人康复医疗中的人性化服务

蔡伟红,程义娥

(四平市社会精神病院,吉林 四平 136001)

我院为四平市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疗养院,共收治54名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患者。在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的医疗康复中开展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复员退伍军人医疗康复时间的缩短,使其精神疾病的治愈率得到了提升,在社会与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了较好成就。

社会精神病院;退伍复原精神病人;康复;人性化服务

1 服务理念人性化

以往对临床治疗工作进行开展时,大多只对疾病进行关注,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则强化患者个体性的尊重,以“患者为中心”来替换“疾病为中心”。第一,我院对全体医务人员展开了统一性的人性化服务、礼仪方面的培训,使医务人员能够主动、热情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依据新的医学服务模式:生物-心理、社会,从心理、环境、人文等方面来对患者疾病、健康进行考察,对“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进行构建,以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全面性服务。第二,对服务态度的亲和、友善进行了强调,以期将患者的理智、人性唤醒。同时,对医务人员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的和谐关系进行构建,使其能够以平等的态度相互尊重,并予以对方关心、对彼此信任,即对类似于假体的温暖、和谐氛围进行构建,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进行促进。第三,对康复治疗的综合性进行强调,除了展开心理治疗外,还通过抗精神病药物、工娱活动、体育锻炼等进行治疗,并对现代神经外科疗法进行了应用,通过心理治疗、人性化的服务来对患者参与康复治疗的积极性进行激发,可使疾病诱因、心灵创伤得以消除,进而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2 管理模式人性化

我院复员退伍精神病疗养院的主要任务是对四平市区域内的复原退伍精神疾病、心理疾病进行防治,并对心理方面的卫生康复教育工作进行开展。医院情况有一定特殊性,大多数患者均需住院接受较长时间的康复治疗。因此,对于病情处于稳定状态的患者,我们将其集中在康复医疗管理病区,通过现代医学管理新模式,依照此类精神疾病患者的特点,为其提供人性化服务,对新的康复医疗管理模式进行了构建,促进了康复质量的提升,患者接受程度较高。

2.1 将诊疗管理分成三个阶段

一般而言,精神疾病患者有非理性的特点存在,并有其他疾病合并,在不同时期,不同或相同的疾病特点有所差异。按照PANSS良好,以退伍精神疾病患者病情、身体具体情况,进行以下三个阶段的划分:第一个阶段,新入院,处于急性期、有躯体疾病合并的患者,即急性重症阶段;第二个阶段,经干预后病情被控制在缓解期内患者,PANSS评分有50.0%的降低;第三个阶段,经治疗后疾病痊愈,对生活适应,需进一步展开康复治疗的患者,PANSS评分有75.0%以上的下降。第一阶段的患者,通过药物展开治疗,并依据实情,予以点休克、神经外科靶点兴奋灶定向电凝术等。对于第二阶段的患者,展开药物、心理方面的治疗,并对工娱、音乐等治疗手段进行阶段。第三阶段的患者,主要展开心理方面的治疗,

予以人文方面的关怀,以将患者心灵唤醒,在促进其精神症状缓解的同时,对其自尊、自信、自强等进行培养,以促进其回顾社会。同时,行心理治疗的同时,注重思想工作的开展,以对患者回归社会的意识进行培养。

2.2 康复医疗环境人性化

对精神康复医疗病区进行建设时,医院对花园式宾馆的格局进行了参考,管理为半开放。花园、球场、俱乐部等管理为开放式,患者可在其中自由进行活动。阅览室、健身室等是患者进行健康、军事、文化教育等活动的场所。同时,病区对餐室进行了配套,医院人员随时为患者提供加热饭菜的服务,尤其是对于需接受空腹检查的患者。此外,病区还对配备有电脑监视的病房进行了建立,病房环境清洁、明亮,且安静,管理为半开放,对患者自尊进行了考虑,使患者产生与普通病人无异的感觉,使其被歧视、误解、监视的心理负担消除。病房中所有用具均对宾馆格局、康复医疗需求进行了考虑,进行统一性的配备。

2.3 康复氛围人性化

在康复医疗病区中,医护人员不表现出警觉、戒备、过度防范等情绪或行为,不对强硬的态度、措施进行使用,而是把患者当成普通的人,即使患者与激动的情绪、异常的行为等出现,也通过语言劝解、疏导、药物镇静等进行人性化的约束。对于可离床的患者,每天都进行督促,使其参与集体性的健身活动,医护人员、患者共同参与,如心理操等,使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拉近。

我院复员退伍精神病人疗养院对人性化管理服务进行了10余年的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患者逃跑、自杀、伤人、损毁物品等得到了杜绝,复员退伍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效果得到了有效性的提升。以往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仅为85.7%,对人性化服务进行提供后,提升到了95.5%;以往年复发率为47.5%,现今仅为26.2%;康复后,以往仅13.3%的患者可参与正常工作,现今提升到了38.7%。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家庭负担得到了减轻,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促进了社会效益的有效提升。

[1] 罗 阳,张静平,新型医学模式呼唤人文素质教育[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5):359-360.

[2] 许崇涛,刘少文,洪晓红,等.在精神病管理中实施人文关怀[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3):161-162.

R82

A

ISSN.2095-8242.2017.46.9091.01

本文编辑:王雨辰

猜你喜欢

精神疾病病区精神病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都有精神病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