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探讨肝源性糖尿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2017-03-07吴亚萍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9期
关键词:肝源肝病胰岛素

吴亚萍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院第一分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研究探讨肝源性糖尿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吴亚萍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院第一分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目的研究和分析肝源性糖料病的临床特征和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原发性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胰岛素释放,最后检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肝功能以及血糖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均出现乏力、腹胀等典型的肝病特征反应,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分泌量一直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不典型,主要表现为饮食后血糖上升,该疾病的治疗药物首选胰岛素。

临床特征;肝源性糖尿病;治疗方法

肝源性糖尿病是一种HBV相关的糖尿病[1]。该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不明显,有时候会出现“隐性经过”[2]。因此为了探讨和分析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进行此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女40例,男60例,年龄52~70岁,平均(57.9±5.6)岁。同期的100例原发性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女38例,男62例,年龄50~69岁,平均(57.1±5.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进行胰岛素释放;测定并记录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血糖和肝功能,和对照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比较。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胰岛素的释放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特征分析

观察组患者中所有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腹痛等症状,其中腹胀44例,消化道出血22例,肝性脑病13例,出现肝肾综合征5例,出现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6例,出现“三多一少”5例。

2.2 血糖和肝功能测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ST(54.9±51.0)U/L,ALT(54.0±44.1) U/L,ALB(31.5±6.8)g/L, TBIL(33.2±24.5)μmol/L,PT(14.3±5.2)s。

空腹前的血糖平均值(6.8±2.3)mmol/L,饭后2 h的平均值(12.8±2.4)mmol/L。

2.3 两组患者胰岛素释放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饭前,饭后1h、2h、3h的平均胰岛素分泌量分别为:(18.9±12.4)mmol/L,(113.9±78.0)mmol/L,(128.0±88.6)mmol/L,(91.5±81.9)mmol/L,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9.2±8.3)mmol/L,(55.0±47.1)mmol/L,(65.2±44.0)mmol/L,(43.0±41.0)mmol/L。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分泌量一直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肝源性糖尿病属于2型糖尿病,但是和原发性的2型糖尿病又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和表现,该疾病是临床医学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的肝损害的糖尿病[3]。参考以往的文献知道,有80%的慢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糖耐量异常,其中大约有20%的患者会出现并发性糖尿病[4]。结合相关参考文献和此次研究,可以总结出肝源性糖尿病主要有以下临床特征:(1)该疾病的易患人群为中老年男性,可能原因是中老年男性易患慢性肝病;(2)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直接影响着肝源性糖尿病严重程度和发生几率;(3)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很少出现“三多一少”的典型临床表现;(4)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在空腹时正常,饭后测量时含量显著增高,并且超出正常范围;(5)几乎不会出现和2型原发性糖尿病相同的并发症;(6)患者需要同时进行肝病和糖尿病的治疗,首选药物为胰岛素。对于肝源性糖尿病的治疗,需要在治疗肝病的基础上进行糖尿病的治疗,首先是改善和保护患者的肝功能,然后降低患者的血糖,并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在此次研究中,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均出现乏力、腹胀等典型的肝病特征反应,并且出现“三多一少”典型症状的患者只有5例,患者的胰岛素分泌量在任何时间段一直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不典型,主要表现为饮食后血糖上升,该疾病的治疗药物首选胰岛素。

[1] 李 东,康 健,孟忠吉,等.肝源性糖尿病临床特征及治疗[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23(6):675-677.

[2] 胡庆玲,黄亚雄(综述),谢元林(审校)等.肝源性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6,19(3):377-380.

[3] 常 清,林 玲,翁秀凤,等.肝源性糖尿病的个性化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0):160-161.

[4] 史文丽,刘飞飞,张晓锋,等.肝源性糖尿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5,25(4):212-214.

R587.1

B

ISSN.2095-8242.2017.049.9542.01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肝源肝病胰岛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治疗肝源性糖尿病的注意事项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肝源性溃疡胃黏膜防御屏障的临床研究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50例肝源性糖尿病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