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镇痛的研究进展

2017-03-07蒋玲珑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9期
关键词:电针硬膜外针灸

蒋玲珑

(清华附中实验学校,北京 100084)

最早在砭石年代,便出现了以针灸治疗患者疼痛疾症。在我国古代书籍中《帛书》中,便有关于针灸的方法治疗疼痛的内容。在《内经》上,能够找到有关身体疼痛的篇幅达到10多件,并专门有3篇是专门针对疼痛的叙述,这也是我国针灸的历史上,能够最早的关于针灸治疗疼痛的历史性记载,其对病理、病因、治疗方法等均有着详细的记载。针灸发展到明朝时期,在杨继洲《针灸大成》的著作中可得知,针灸治疗疼痛已经比较普遍,其在能够在人体的300余个穴位中行针灸疗法,治疗各种类型的疼痛。近现代以后,针刺镇痛逐渐成为针灸学术研究之热点,20世纪50年代,中国中医工作者首创了针刺镇痛麻醉,到20世纪60-70年代,针麻已得到广泛运用,并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趋势,从上世纪到现在,国内外学者对针刺镇痛的研究呈现越来越火热的趋势。

1 使用针刺镇痛的必要性

在治疗各类疼痛适应症中,针灸疗法,一直是治疗疼痛性疾病较为常用的方法。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意大利米兰召开会议,权威发布了适合行针灸治疗的64类适应症,在这其中,有一半的适应症均与疼痛有关。在临床实践中,使用针灸对患者进行镇痛,其优势在于能够对急性痛、慢性痛,以及癌痛等方面都有着比较理想的效果,另外,针刺还能够应于在预防手术痛(针刺麻醉)之中。在美国,针刺镇痛也正在慢慢进入主流医疗圈,2017年5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临床医生需要学习几种替代疗法治疗痛症,针灸疗法排在首位。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7年10月26日宣布,因阿片类药物上瘾和滥用危机严重,美国正式进入全国公共卫生紧急状态,阿片类药物滥用正肆虐美国,是本国历史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药物危机。阿片类药物包括可卡因、美沙酮、吗啡等,主要用于治疗疼痛,但反复使用易使人成瘾,出现恶心、焦虑、失眠等症状。针灸不仅可以治疗痛症,也对戒断综合征具有独特的疗效,因此,不管对于疼痛本身,还是药物滥用,使用针刺治疗都有极大的必要性。

2 针刺镇痛在临床上的应用

针刺镇痛在临床上取得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蔡平[1]等为了寻找治疗方便、疗效显著的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治疗方法及观察针刺治疗急性腰痛的疗效,选取骨伤科门诊就诊的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68例,采用针刺腰痛点、后溪穴的方法,治疗后即刻评估疗效,发现经过治疗后,患者痊愈率为47.1%,总有效率高达97.1%,因此,他们认为针刺镇痛治疗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确切,经济方便,值得推广运用。有学者将针刺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发现针刺可以提高机体的痛阈,具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针刺不仅对治疗腰痛有效,临床上对于妇科痛经,针刺往往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郭之平[2]对针刺十七椎穴不同留针时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镇痛效果进行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留针20 min组、留针30 min组和空白对照组,针刺组单刺十七椎穴,于月经第1天疼痛发作时针刺1次;空白对照组不予针刺治疗。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McGill简化量表(SF-MPQ)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疼痛随时间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针刺组镇痛效果从针刺10 min时开始显现,镇痛效果随留针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留针30min组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留针20 min组,而且两针刺组均能明显改善SF-MPQ中各项指标的评分,留针30 min组显著优于留针20 min组。类似的,有其他课题组对针刺治疗痛经的取穴进行过研究,发现针刺单穴三阴交就可以对原发性痛经起到很好的效果。

针刺对于颈肩腰腿痛、痛经等具有很好的疗效较为大众所知,而临床上很多医院也把针刺镇痛广泛应用于外科。吕广春[3]等对针刺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胸腔镜肺切除手术中应用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选取40例择期行胸腔镜肺切除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简称“硬膜外组”)和硬膜外麻醉+针刺镇痛组(简称“联合麻醉组”),所有患者均行胸腔镜肺切除手术,术中采用常规硬膜外麻醉,联合麻醉组在硬膜外麻醉基础上加用电针针刺镇痛,硬膜外组加用模拟电针,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恶心程度及追加杜冷丁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显示,术后24 h、48 h、72 h,联合麻醉组患者的疼痛、恶心情况均优于硬膜外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联合麻醉组追加杜冷丁的人数明显少于硬膜外组。术中两组患者利多卡因、甲磺酸罗哌卡因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组右美托咪定用量明显多于联合麻醉组。因此,他们认为针刺镇痛能够有效减轻硬膜外麻醉下胸腔镜肺切除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和恶心程度,改善术后不良应激反应。蒋海锋[4]等对针刺阳陵泉、胆囊穴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绞痛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观察发现针刺对于急性胆囊炎胆绞痛疗效优于麻醉镇痛药联合抗胆碱能药物的镇痛效果,具有起效快、效果好、持续久的特点,同时能降低胆绞痛患者的CRP(C反应蛋白)水平,安全可靠,而CRP与炎症、应激及损伤相关,因此他们推断针刺阳陵泉、胆囊穴可能通过对抗机体炎症反应,减轻机体的应激及缓解胆道系统的痉挛。在甲状腺手术中,针刺更是扮演了重要角色。高寅秋[5]等对不同穴位不同刺激方式针刺辅助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临床研究中发现:电针扶突和内关加合谷及经皮电刺激内关加合谷辅助麻醉药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可减少局麻药用量,抑制血压和心率的增加。也有学者在研究针刺用于甲状腺手术时得出相似结论,付珍红[6]等对甲状腺手术中应用针刺复合颈丛阻滞麻醉中发现,甲状腺手术中应用针刺复合颈丛阻滞麻醉效果确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镇痛效果颇佳。李条珍[7]等对电针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中发现,电针能为剖宫产手术提供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其机制可能是电针刺激足三里和地机能增加内源性β-内啡肽产生和抑制炎症性介质5-羟色胺和前列腺素E2的释放。

除此之外,在关节置换术后疼痛、重度癌性疼痛、分娩疼痛、带状疱疹神经痛、拔牙术中疼痛、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疼痛、内脏牵涉痛、纤维肌痛、丘脑痛等痛症中,也有大量关于针刺镇痛的应用研究报道,可以看出,针刺镇痛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各个领域,相关研究犹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3 小结与展望

针刺疗法由于其独特疗效而日益受到医学界广泛关注,在治疗疼痛方面具有很大优势,而且与药物治疗相比,更具操作简单、方便易行、疗效显著以及无不良反应等特点。尽管如此,在做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时,也还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解决:(1)针刺镇痛的效果与选穴关系密切,采用不同的穴位可以产生不同的镇痛效应,这点在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中到得到证实,而穴位的选择又因人而异,就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穴位,以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2)关于疼痛的标准,由于其是不同人体的不同主观感受,每个患者对疾病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因此,关于针灸治疗痛症的临床效果评价也没有一个科学的标准。所以,在今后应当进一步规范,出台一个明确的、科学的、标准的,具有临床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3)目前对针刺镇痛的研究很少集中在术前,虽然也有相关研究表明,术前行针刺会有效地达到镇痛目的,但术前辅助针灸也有短板所在,如持续给予病人针灸刺激需要额外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以及提高手术室的占用率,这些问题都使得针刺超前镇痛的研究及运用仍不多,因此现在的针刺镇痛研究主要集中在术中及术后,针刺镇痛的最佳介入时机仍需进一步研究;(4)电针在临床上应用也比较普遍,可是一些患者耐受为度,每个患者的耐受度也不一样,这样会使出现刺镇痛疗效的不同的问题。那么,今后也应进一步明确最为科学、合理的电针参数量化标准,以实现针刺镇痛效果的目的;(5)临床上针刺操作者不同,针刺的手法也不同,导致治疗效果的不同。那么,如何按照不同类型的适应症,合理地选取针刺方法,以达到临床效果的最大化,也要在今后的实践中充分研究。

[1] 蔡 平,耿 泽,黄正泉,等.针刺镇痛治疗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68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7)∶53-55.

[2] 郭之平.针刺十七椎穴不同留针时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镇痛效果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4)∶322-324.

[3] 吕广春,陈彤宇,周 嘉,等.针刺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胸腔镜肺切除手术中应用的随机对照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0(4)∶35-38.

[4] 蒋海锋,赵 聪,汤雪峰,等.针刺阳陵泉、胆囊穴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6,28(6)∶481-483.

[5] 高寅秋,贾 擎,谢 珅,等.不同穴位不同刺激方式针刺辅助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临床研究[J].针刺研究,2017,42(4)∶332-337.[6] 付珍红,彭甫圣.甲状腺手术中应用针刺复合颈丛阻滞麻醉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7,37(1)∶157-159.

[7] 李条珍,李进进.电针在剖宫产手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7,36(8)∶951-955.

猜你喜欢

电针硬膜外针灸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及高频热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