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下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以应用型大学本科合作项目为例
2017-03-07殷辉杨学春江玉荣
殷辉,杨学春,江玉荣
(1.合肥学院管理系,安徽合肥230601;2.合肥学院经济系,安徽合肥230601)
创新模式下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以应用型大学本科合作项目为例
殷辉1,杨学春1,江玉荣2
(1.合肥学院管理系,安徽合肥230601;2.合肥学院经济系,安徽合肥230601)
中外合作办学是应用型高校特色发展以及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本文在阐述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某应用型大学本科合作项目的创新模式及其优势,深入剖析了该模式下办学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教学质量管理经验和国内合作办学的具体实践,构建了适合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创新模式;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管理
国际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必然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中外合作办学有利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利于国际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呈现快速发展势头,社会影响日益扩大。截至2015年3月,全国已有近600所高校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2058个,毕业生超过150万人,[2]其中,本科阶段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不含机构)就有826项,近一年新增70项。
由于中外双方的办学动机、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管理体制、教学模式、文化背景、沟通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当前中外合作办学仍然存在着引进优质资源的水平有待提高,办学行为有待规范,学科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教学质量保障措施不健全等问题。因此,深入探讨占我国高等教育半数的应用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问题,对应用型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外合作办学的创新模式
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模式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整合型,即“4+0”模式,该项目全部在中国境内完成学习,全面引进外方的教学大纲、课程模块、教学计划、考核方式;聘请外方教师或者双方老师共同授课。[3]该模式具有“国内留学”的低成本、含金量高的双方文凭和国际化的教学方法等特点,目前大部分合作办学机构采取该种模式。[4]第二种是嫁接型,即“2+2”模式,该项目采用中外合作双方分段教学的方式,前2年在国内学习,以中方教师为主,为使学生能够了解国外教学方式,也会聘请部分外方师资承担部分课程,后2年学生赴国外学习,双方接替型开课,互认学分,完成学位课程的教学计划,可颁发双方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4]类似的模式还有“3+1”、“3+2”等模式。第三种是松散型,这是单文凭的形式,即聘请外方教师到国内任教,我方派遣教师或学生到外方进修或短暂学习,[3]这种模式主要是增加国际化教学的环节,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初级阶段。
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如某应用型大学中德合作物流管理专业综合了整合型和嫁接型的办学模式,采取的混合型模式“2.5+0.5+1”,国内学习2.5年,在国外学习0.5年,回国后继续学习1年,其中,在国内的每个学期都开设德方讲授的德语或专业课程,中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均按照德方提供的模块描述进行授课,学生按规定完成学业,通过中德双方共同进行的论文答辩,成绩合格,授予双方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该模式的优势包括:具有较低廉的费用和较短的学制,能够更好地引进和借鉴外方的优势教学资源,有利于中外合作专业的学生管理和实习就业,促进了中外合作双方的全面合作,增进了外方对中外合作专业认同,但该创新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二、创新模式下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日常管理的复杂性对办学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中外教学管理体制的冲突对合作办学的影响,这与整合型模式相似,如学分与学时的换算,教学进程的安排,考核方式和内容的要求等;二是创新模式带来的外方模块重修和补考的复杂性,如在德课程只能由中方在境内安排远程补考,需要与德方反复沟通,确定合适的时间和补考方式;三是承担了大量的外事活动和辅助工作,既包括外方教授集中授课的教学安排、接待、翻译和助教工作,也包括了学生出国手续办理、远程教学设备的调试、境外学生的管理等工作。
(二)差异化培养过程难度加大影响了办学质量管理的公正性
创新模式下学生会逐渐分化成为两个不同的团体:只申请中方文凭和申请双方文凭的学生,这两个团体成员数量由于各种原因不断呈现动态变化趋势,譬如外方课程考试不通过或者外语水平太差等,鉴于转专业的限制和师资及管理人员的不足,在创新模式下同样难以采用差异化的课程设置和学生管理,只申请中方文凭的团体必须完成同样的教学计划,这也势必带来了考核评价体系的不公正,在该模式下,一般更加重视申请双方文凭的学生,这又带来了教学过程的不公正。[3]
(三)外教聘用及教学监管困难影响了办学质量的稳定性
由于大部分学习是在境内完成,需要聘用的大量外籍语言和专业教师,特别是小语种外籍教师的稀缺性,无法采用境内教师聘用的竞争上岗机制,并且存在着语言和理念的障碍,中方对外籍教师的教学督导的工作明显不足;此外,当出现某外方课程大量不及格的现象时,难以事先控制及过程监管,这为专业的后续管理提高了难度,此外,外教多为短期任教,缺乏长期的教学规划和足够的责任心。
(四)生源质量不高与教学严要求影响了双证的获取比例
中外合作专业虽然一般录取分数比普通专业要低,但仍难以全部招收到理想的生源。国内普通高校多采用“宽进严出”的政策,而国外高等教育多采用“严进宽出”的政策,办学理念的差异影响了获取双证的学生比例,如经管类学科德语水平的要求较高,而中德物流招收的学生没有任何德语基础,再加上外教在德语教学中缺乏必要的应试训练,造成了不少学生因德语水平考试难以通过而不能获得德方文凭的现象。
(五)语言学习与消化问题影响了专业知识的掌握
创新模式下学生开设了较多的外语学习模块,与相同学制的普通专业相比,中外合作专业模块相对较少,由于学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备考外语水平考试,学生花在专业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再加上外方集中授课,造成了很多学生疲于应付、难以消化,如果是德语、法语等小语种的合作专业,语言学习与消化问题将更加突出,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中外合作专业的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影响了专业能力的提高。
三、创新模式下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管理的应对策略
参照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和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实践,拟从目标体系、过程体系、监控体系、反馈体系和风险防范体系五个方面,以某应用型大学中德合作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探讨创新模式下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管理应对策略。
(一)目标体系的改革
凝练合作办学双方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动机等,提出科学合理、相互支撑、双方认同的应用型中外合作办学目标体系。中德物流项目团队,围绕中德企业物流岗位能力要求,以企业项目为载体,构建了能力导向的模块化人才培养、核心专业模块体系、校内实验中心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专业与模块标准与管理制度、科研教研和社会服务的建设目标体系。
(二)过程体系的改革
当前很多大学合作办学对每个教学环节普遍缺乏精细的日常管理,中德物流项目提出基于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应用型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过程体系。
在教育输入上,一方面,通过强化专业建设,提高专业的社会影响,并加强招生宣传,与开展德语教学的省示范高中对接,鼓励更多符合要求的高质量生源报考本专业;另一方面,在境外招聘专业教授在国内长期任教,或者接纳德国博士到我校访学或者长期工作,建立稳定的德方专业教师,避免集中授课的弊端,降低外籍质量监管的难度。
在教育过程中,本专业在德方认证专家的指导下,全面梳理专业模块的教学内容、教学安排、考核方法等,进一步对中外专业模块各知识点的衔接环节进行系统整合,并组织团队,对德国外教的教学内容进行翻译和学习,帮助每一届同学更好地吸收和消化专业知识,同时,中方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模块化教材撰写,改善专业的教学效果。
在教育输出上,借鉴德国企业网络管理模式和客户关系管理理论,制定企业网络的建设发展规划,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构建包括不同主体、不同层次,并覆盖国内外的物流企业网络,为专业实践教学和实习就业提供了保障。
(三)监控体系的改革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中外合作办学的内部质量监控更为重要。[5]中德物流在系统分析我国教育部和德国DAAD等外部质量监控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应用型大学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针对现有评估体系被动评估、监管体系不适用及周期过长等问题进行深入改革,建立适用于应用型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内部质量监控体系。
(四)反馈体系的改革
该体系与以上三个体系都有联系,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中起调整和监督的作用。通过分析反馈的方式、时间、渠道、内容及流程,构建学生、家长、教师、社会共同参与的反馈体系,以持续改进和提升教学质量。针对本专业的特殊规定,提前与相关部门进行充分沟通交流,必要时请示学校领导,及时解决可能面临的教学系统、教学安排等问题,获得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与德方教学管理负责人定期交流,及时通报项目运转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情况,保障中德物流专业日常运转能够顺利的开展。
(五)风险防范体系的改革
应用型中外合作本科项目面临着更加复杂多样的风险,中德物流实施每周例会制度、学生每日考勤制度、四年专业导师一贯制、家长定期通报制、与德方定期视频等制度,每周及时汇报当前工作和制定计划,每日检查和督促同学的德语学习和专业学习情况,中方团队每两周与德方团队进行视频交流,更加准确和实时地进行信息交流,防止紧急事件和误解误判的出现。
四、总结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和发展期,目前处于成熟期阶段,出现了多种办学模式,本文探索了创新模式下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新的冲突和挑战,提出了创新模式下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管理的体系构建与对策建议,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1]张帆.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及质量保障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13.5.
[2]程墨,杨保华.“中外合作办学”缘何被叫停?”[N].中国教育报,2016.1.
[3]王洁方.整合型教学模式下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管理中的矛盾因素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29):79-80.
[4]赵彦志,孟韬.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10):16-17.
[5]孙泽文,叶敏,刘俊平.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内部监控及其体系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64-68.
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中外合作本科项目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改革与实践”(2015zdjy137);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高校经济类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研究”(2015zdjy143);合肥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应用型大学中外合作本科教育项目的质量管理现状分析和体系重构”(院行政[2014]210号)
殷辉(1970-),男,安徽滁州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创新管理、物流管理研究;杨学春(1972-),男,安徽无为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物流工程与管理研究;江玉荣(1978-),女,安徽池州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法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