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使他走向死亡
——浅谈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2017-03-07张慧真
张慧真
(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抑郁使他走向死亡
——浅谈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张慧真
(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性格决定命运,心态决定性格。本文主要从悲剧性格的角度分析维特形象:一个悲观消极的青年,有着深沉细腻的情感,也是一个有真正观察力的年轻人,却由于抑郁的性格陷入了迷茫的梦幻中不能自拔,在沉思冥想中慢慢毁灭自己,直到最后被不幸的激情,特别是被一种无止境的爱情所粉碎,用一颗弹丸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性格;悲观;沉郁;维特
歌德是“狂飙突进”的代表,因此他的作品想当然的被赋予时代特色。《少年维特之烦恼》乃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爱情悲剧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十九世纪的丹麦大批评家勃兰兑斯等人曾评价这部作品:说它的价值在于反映了一代青年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社会等级制度的桎梏和贵族阶级的黑暗腐朽,追求自由平等生活的强烈愿望。人们认为维特代表了开始觉醒的一代青年,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者,他的革命情绪引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形成了一阵“维特热”。然而,歌德本人否认此作与时代的关系:“至于人们谈得很多的‘维特时代’,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它当然与一般世界文化过程无关,它只涉及每个个别的人,个人生来就有自由本能,却处在陈腐世界的狭窄圈套里,要学会适应它。”[1](P18-19)维特苦恋绿蒂是歌德汲取自身情感经历及切肤之痛书写而成,维特的自杀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现实原型,即自杀身亡的耶路撒冷(Jerusalem Wilhelm,1742-1772),此人乃歌德在莱比锡大学的同学,因情而自杀。[2](P575-577)可见,歌德的创作与个人的情感经历紧密相关。《少年维特之烦恼》持久不衰的魅力何在?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如时代精神、书信体形式、成功的人物塑造,以及艺术上的成功……其中占主流的学者人物魅力主要在于其时代背景。[3]本文抛却历来的时代与制度的背景,主要分析维特个人所独有的性格来解析维特之死及歌德的“死而复生”。
一
美国学者H.沃尔波尔有句名言:“这个世界,凭借理智来领会是个喜剧,凭感情来领会是个悲剧。”[4](P2)在维特的身上我们似乎看不到属于理性的光芒,感性占据了他的整个心。下面我们来回顾下故事的梗概:一个热爱自然,喜欢宁静,善良的青年维特在一次偶然的聚会上结识了一个大方、温柔、充满了爱的姑娘绿蒂,两人志趣相投,不久维特便深深的爱上了这位带给人温暖的姑娘,两人的相处带给青年维特巨大的快乐与幸福。不久绿蒂的未婚夫阿尔贝特回来了,维特却不愿意离开,他觉得爱情是他的一切。反反复复的内心折磨之后,他明白了自己不可能得到绿蒂,他心爱的姑娘为了顾忌丈夫的感受却要疏远他,巨大的悲痛之后,他选择了用阿尔贝特的手枪结束自己的生命,成全阿尔贝特与绿蒂的幸福生活。
我们先来谈维特的感性认知,自杀的因子早已在维特心中扎根。维特在8月10日的书信中写到:听阿尔贝特讲述手枪误伤仆人的事件,心中突然涌出一些古怪的念头,并用引人注目的手势把手枪枪口对准自己右边的太阳穴。[5](P35)之后和阿尔贝特激烈的探讨关于自杀的行为。在阿尔贝特看来向自己开枪是极其愚蠢的,是软弱,是一种罪恶;而维特却把自杀同伟大的行为联系起来,在他看来发生自杀一定有其中的种种原因,他用近乎荒谬的联想方法为自杀者辩解。他同情为爱情自杀的姑娘,在他看来,在世上,人所最急需的惟有爱情,除此别无其他。[6](P39)“然而,她的情人抛弃了她。——她惊呆了,精神麻木了,她的周围一片黑暗,没有希望,没有安慰,因为她只有在这个男人的存在中感觉到自身的存在,现在,他抛弃了她……人的天性在混乱不堪、相互矛盾的力量的迷宫里无路可寻,人就必死无疑。”[7](P38)他太感性了,太感情用事,反对理性,在他看来激情大于理智。他反对阿尔贝特的理性,他认为“这姑娘本该等待,该让时间起作用,绝望的心情总要消失,也必会有另一个男人来安慰她。”这种说法相当于让死于患寒热病的人该等待,等待恢复精力,体液变好了,他的血液循环必会由混乱恢复正常,他就可以活到现在。毫无可比性的例子,突显了维特感性的执拗。
“再见,除了走入坟墓,我看不出这场不幸会有什么结局。”[8](P44)“我经常想通过割开一根血管而获得永恒的自由。”[9](P57)“我上床时常想别再醒过来了。”[10](P69)维特的离世念头早已存在,非一朝一夕所造成,感性的他看问题如孩童般天真,注定了无法适应社会。
二
“情欲毁灭英雄,情欲毁灭理智,明知毁灭仍执意追求,犹如飞蛾扑火,这就是希腊人的悲剧性格和悲剧命运。”[11](P17)而这也成了维特性格悲剧的根源,他把爱情看做生命中的全部。“我这么专一,真挚,充实地爱她,她以外的事情我一点儿不知,也不需要……”[12](P62)“我拥有很多、很多,然而,因她而生的感情却把一切吞没;我拥有很多、很多,没有她一切对我都毫无意义。”[13](P69)
“青春的迷惘”并非仅存于歌德一时一世,它是有着普遍性的历史根源的,青春迷惘始终是一个未曾消散的母题,时代背景中的“精神源泉”是理解那个时代及其人物的重要因素。[14]同时代有莱辛的《爱美丽雅·迦洛蒂》(EmilliaCalotti,1756-1771年)[15](P128)如果说,自杀是那个时代特有的,那维特的故事为何能影响到现代?1956年郭沫若《少年维特之烦恼》[16]的中文版出世,风靡中国。下面来谈一下维特的悲剧性格:荷马作品代表人类童年时代的幻美与悲哀。维特很不幸,他处在鄙陋的环境,污浊的人际关系,压抑个性,窒息自由的社会秩序中,现实社会的鄙俗使他只有在大自然的领略中,在与儿童的交往中,在阅读荷马的作品中才能得到慰藉。他在信中曾多次提到他的精神支柱——《荷马史诗》。他酷爱荷马史诗,热衷于希腊故事,而荷马本身又是一部悲剧史,西方那浓郁的悲剧氛围使他那本已压抑的心又铺上了一层浓雾,他因荷马情节所喜所悲,长期的沉浸,仿佛他自己早已处在了那个浓郁的时代,他欣赏那里的英雄事迹,崇拜的不可掩饰。也许潜移默化的这也为他的命运注入了古老的预言:他将受尽爱情的折磨,孤独忧郁而最终走向死亡的阶梯。他的书信字里行间,无处不透视着他的消极处世。那透着淡淡的忧伤,浓浓的无可奈何的文字,使世界在他的心底变得黑暗无光。“孤寂正是治疗我心灵的珍贵的良药。”浮华繁盛热闹非凡的城市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骨子里有一股强流在排斥繁华浮沉的城市生活,他的心灵向往乡村的宁静。小小年纪却产生了对灯光酒绿的厌倦,忧郁的性格也由此形成。他看透了人生的卑劣的一面,喜欢宁静,热爱和乡村的孩子们聊天,那会使他的心灵得到安抚,他认为最幸福的人乃是像儿童一般无忧无虑过日子的人。
从维特穿越到现在来看,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如《越长大越孤单》、《不想长大》,它们曾是被无数孩子们所热捧的歌曲,同时这也验证了孩提时代确实是美好的,是快乐的。可谁又能沉浸在儿童期的美好里酣酣沉睡不用醒来呢?人必须要成长,而当你享受无尽的幸福时,灾难突然来临,任谁都不可能仍然平静自如,可风雨过后仍会有彩虹的光顾。这就需要积极的心态,乐观的心态是消除消极的一剂良药,对谁都一样见效。“我在迷茫中继续朝这个世界微笑。”看着维特的字句,一股心酸的痛突袭心灵,好像看到了一个纯洁又可爱的小男孩,迷失了双眼,却又天真地微笑着怀着那微弱的希望,向无尽的森林走去……是的,他相信美好,不愿被现实打破,宁可通过想象来弥补现实的无情。用想象给世界穿上一层华美的嫁衣。而现实是最真实也是很残酷的,生活难免会弥漫着苦难,不可一直沉迷于虚构的幻觉里。应在冰冷的现实中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维特是聪明的,但他不该从此恋上那虚幻的美。
一个忧郁又多情敏感的少年,本应有属于他自己的公主来治愈他的忧郁。一颗孤寂的心虽然向往宁静的大自然,然而一个正值少年时期的维特心中岂没有热血澎湃?愚昧的社会给了他太多的压抑,他不得不孤愤郁闷的悄然离开这个热闹混杂的城市生活。恰巧,这时,治疗心灵的药剂出现了。一个理智却又那么单纯,坚强又那么善良,切实地生活和操劳着,心灵却又那么的宁静的绿蒂慢慢地注入了维特的心里,他爱她,爱她的活泼开朗,爱她的宁静。
绿蒂也是个身世可怜的女孩子,她的母亲去世了,她代替了母亲的职责,照顾着弟弟妹妹。当然我们不该质疑维特对她的爱。可在我看来,维特之所以那么执着的爱着她,这和绿蒂的身世处境密不可分,维特的思想始终被一层阴霾包围着,他是悲观消极的代言人,他羡慕绿蒂的乐观,欣赏她的开朗、豁达与活泼,还有她的调皮可爱,也深深影响着他。更为主要的是绿蒂也爱读书,爱读感伤文学作品,这和维特的悲剧性格有着相似处,他就更迷恋于这个几近完美的女人。希腊神话所反映的古代人自由奔放的感情生活犹如一束强光重新照亮了现代人贫乏苍白的内心世界。[17](P7)同时也照亮了维特的心灵世界。
短暂快乐的维特。“从此以后,日月星辰尽可以各司其职,他则即不知有白昼和黑夜,我周围的世界全然消失了。在绿蒂那里他感觉到了他自己以及人间的一切幸福。”我们渴望伟大而美好的爱情,愿意全身心投入。这唯一伟大美好的感情以其全部喜悦暂时填满了维特的心。
骨子里的维特仍然是消极悲观的。当维特陪绿蒂去照顾一位离归天不远的一位太太时,尽管是沉浸在美妙的爱情中,维特那种沉郁的性格还是再次展露读者面前。“有一个人,在青春岁月里你曾经伤害过她…”当他说这番话时,他的回忆也以千钧之力袭来,感情无法控制,使他再度坠落到痛苦的深渊,唯有绿蒂的声音才使他恢复常态,他是一个如此之感性的人,他心里始终摆脱不了迷雾与黑暗,绿蒂的存在,可以给他安慰,所以他说:“天使啊,为了你,我必须活着!”
人的幸福之源又会转变成人的不幸之源,难道必定是这样的吗?一种消极的心态,常常把自己浸泡在黑暗的深渊里,即使有亮光他也不愿张开双眼,他痛恨黑暗,偏偏他又不愿远离那心灵深处的黑夜。在他的心中,似乎黑夜总是大于白昼的,而白天他又认为是那么的海市蜃楼,那么可望而不可即,那是转瞬即逝的快乐。这种思想在他的脑海中早已根深蒂固,埋藏极深。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单单偏重那令人不悦的一面,一个脑海中总是留有绝望的人,最终为他打开的只可能是悲剧之门。性格使然。即使沉浸在爱情里那美好的快乐片刻,他仍存有抑郁的心态。维特深爱着绿蒂,可最终“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绿蒂已是阿尔贝特的妻子。纠结挣扎的内心使本已压抑的维特陷入深深的苦恼中。他认为他的周围有天有地还有天地间种种创造力,但他看到的仅仅是一头永远在吞噬,永远在反身的大怪兽。
“目前我的境况多么令人担忧。”维特始终是清醒的,他不是没有意识到这种糟糕心态,可他的心里似乎总是充满着消极的影响,总会把自己引进痛苦的漩涡里不愿挣扎着站起来。由于无所事事,六神无主时就会失去一切,他本想谋一份工作,而此刻脑海中却蹦出了“马的寓言”的故事:马本来是自由自在的,一天他厌烦了自己这种痛苦便让人骑着它长途奔跑,直到使它成了伤残。这时他又没有了主意。他害怕自己将会成为那头可怜的一不小心选错了方向的马。维特奔处在那个令人窒息的年代,可他的思维又凝固着悲观,他总能成功的把一切事情都变成坏事,然后再用放大镜将这种消极无限放大,既而使他的内心厌烦,复杂忧郁的心情也开始缠绕着他。
他几次三番的拿定主意不再见他心爱的女孩,然而说到却又做不到。当好友劝说他时,他振振有词的讲述他自己的真理:世上的事情,非此即彼的情况是非常少见的,情感与行为是千差万别的,就像在鹰钩鼻和塌鼻子之间还有无数形状各异的鼻子。不得不承认他丰富渊博的知识,他可以说服自己不处在这危险的边缘,可他却偏偏走向了对立面。
他人的悲剧影响着维特的思维。他的信中讲述了一个好的姑娘爱上了一个男人,后又被男人抛弃,她选择了自杀,让她的全部痛苦在团团围困的死亡中窒息。维特认为人的天性在乱作一团,相互矛盾的力量的迷宫里找不到出路,人必死无疑。他还碰到过一个青年,这个青年爱上了他的女主人,而女主人迫于世俗的压力把他解雇了,但他对她的爱仍生生不息,他在欲望的支配下,选择了残忍,他杀了女主人的丈夫。他的凄美爱情使维特深受感动,这同时也推动了维特向死亡迈进的步伐……
现实社会的鄙俗,加深了维特的厌世。在一次聚会上,由于出现的全是贵族,主人虽然很器重维特,但也不愿得罪贵族,只得让他离开,这对于维特来说并没有什么,他自身也不愿与这些贵族交谈。之后平白的遭受无数的流言、同情与挖苦,这些事像一把刀深深的刺透他的心。这种社会制度压得他难以喘气,使他竟想割开一根血管,使自己得到永恒的自由。绝望的社会使他又想起了绿蒂,仿佛她可以带给他心灵的慰藉。而这时绿蒂害怕伤害阿尔贝特而不愿和他过多的接触。人人都会错把无望当希望,都会在心切中受骗。反掌之间,他的心境骤然不同。生命中的一道欢快的目光又在闪烁,可惜她太短暂!他的脑海中浮现了那个青年的悲剧,他的命运在何种程度上也是维特的命运。
被悲剧气氛所缠绕。他写给绿蒂的信中的诗《阿尔玛》、《里诺》、《阿尔品》,诗中无不充满着悲剧的气息,无不笼罩着悲剧的氛围,即使有美好的爱情幻化在他的脑海中,他仍摆脱不了悲剧的牵连,骨子里从未把这种悲剧情节舍弃。快乐于他就像天与地不可再相连似的,他拥有了快乐的回忆,但他一想起那段日子,便受到痛苦的折磨。他不愿再清醒,尽管他已疲惫不堪,忍受不下去,却仍然要用足够的力量坚持到底。他没完没了的嘲笑着自己的痛苦。他读了一位诗人的诗,然后他觉得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内心:他必须受如此多的苦,他不该使头脑清醒过来,他的字典里的词语到处充满着忧伤的绝望。他有得到快乐的权力,即使是在那个阴暗的社会里,而他主动把那扇通往幸福快乐的门紧闭,又义无反顾把那扇通向悲剧的窗淋漓尽致的敞开。他沉浸在痛苦里却又忧郁的向世界宣布:他是痛苦的。魔鬼向他伸出了魔爪,如果他可以把那扇忧郁的窗紧闭,把那扇乐观的门敞开。那么,《少年维特之烦恼》或许该自然的变成《少年维特之快乐》了吧!因此,悲观的性格注定维特的故事是一部悲剧,而维特正是“悲观之人的思想情感的缩影”。
三
怀着美好人生理想,在黑暗现实的撞击下,他破灭了。对于一个伟大的作家来说,他的痛苦和希求总和社会息息相关,有深刻的社会根源,才引起读者高度的关注,而维特的命运又影射着亿万少年的内心矛盾挣扎。如果有个良好的思想导师引领着维特。那么,他的命运或许将会改写。
爱情是美好的,她的美可以治愈社会的伤痕,她的美胜过了一切。但物极必反,该放手的时候,却仍死死地拽着不肯丢手,她会把你的手弄得伤痕累累,爱情也需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一个怀有消极心态的执着者来说,得不到,那么,爱就成了一个刽子手,一把利剑。他该放下对绿蒂的爱,却不能理智的放下,梦里梦外都是她的影子,这个形象填满了他的整个心灵。他拒绝用理智调节自己的心情,只是听凭思想的波动,像希腊人那样任思想自由飞动。当他渴望消失在无穷者的丰盈中时,他又被拉回到迟钝、冷漠的意识中去。他的心灵满是压抑,沉甸甸的无法释放。时间是一剂良药,天下没有过不去的坎。相信每个人都会用如此的话激励自己,来抚平自己那颗受挫的心,它能使人从绝望中看到希望之光。乐观乃是人生存的一大法宝。
烦与厌在维特的心中扎下很深很深的根,缠结的越来越紧。如果是一个精神饱满,乐观自信的少年,爱情的失去不足以使他厌弃宝贵的生命。悲观的性格对他产生了极坏的消极影响,渐渐地悲观占据了他的整个性情。他没有绿蒂那易于自行除忧解烦的能力,他只有用死亡结束了他所有的痛苦。死了维特,成就了歌德。歌德在维特的死中找到了生活的希望,自一七七八年以后,歌德在此书卷头加入一首诗:
维特与绿蒂
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少女谁个不善怀春?
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为什么从此中有惨痛飞迸?
可爱的读者呦,你哭他,你爱他,请从非毁之前救起他的声名;
请看,他出穴的精灵在向你目语:做个堂堂男子,不要步我后尘!
[1]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2]歌德文集·5.诗与真(下).刘思慕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3]黄明《少年维特之烦恼》的魅力光环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2(4).
[4][英]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孔致礼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
[5][6][7][8][9][10]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天天译长春:延安人民出版社,2000.
[11]徐葆耕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12][13]同[5].
[14]叶隽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爱情悲剧后的青春迷惘与制度因素同济大学学报[J]2009(4).
[15]Goethe,Johann Wolfgang von: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张崇智注释).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7.
[16]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郭沫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17]同[10].
张慧真(1990-),女,河南鹿邑人,河南大学文学院2015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比较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