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探讨
2017-03-07门慧春
门慧春
(吉林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吉林 长春 130021)
针对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等进行研究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急性胸痛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患者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20~74岁,平均(46.2±3.1)岁,全部患者符合急性胸痛疾病诊断标准。这100例患者为实验观察对象,在平均性的原则基础上,随机性的将这100例急性胸痛患者化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20~72岁,平均(45.8±2.6)岁;对照组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22~74岁,平均(46.1±2.8)岁。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疾病程度等一般性的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影响实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50例的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的护理干预治疗,对50例的实验组患者进一步实施优质急诊护理干预治疗。
优质急诊护理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护理,尊重患者意愿、了解患者需求、观察患者病情,在护理中做到对患者的耐心、细致和和蔼,在周到与科学的护理操作中倾听患者心声,帮助患者调整自己最佳心理状态,消除其恐惧和焦虑等不良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院方的治疗工作。[1]急性胸痛患者病情观察护理中,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表情、动作和情绪等了解其是否有大汗、面色苍白等症状,对患者急性胸痛程度、性质和位置等进行分析,检查患者除了胸痛是否有皮肤异样包括隆起和损害等,检查是否有固定压痛点。在护理中可以适当使用镇痛类药物如硝酸酯类药物等缓解患者胸痛;对于患者出现心率、呼吸、血压和心律变化等情况需要立即联系患者主治医师,做好及时诊断、治疗。在高危护理中医护人员要高度重视患者胸腔积液、大量气胸、急性心肌梗死和肺栓塞等症状,开通静脉通道,准备好急救药物,防止患者出现猝死[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种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急性胸痛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如低血压、出血和感染等进行观察统计;对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等级主要分为护理满意、护理较满意和护理不满意三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50例急性胸痛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下出现低血压4例、出血3例、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9例,并发症发生率18%;实验组50例急性胸痛患者在优质急诊护理中出现低血压1例、出血0例、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2例,并发症发生率4%。实验组急性胸痛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急性胸痛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和实验组临床护理结果差异比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50例急性胸痛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下护理满意32例、较满意7例、不满意11例,护理总满意度78%;实验组50例急性胸痛患者在优质急诊护理模式下护理满意44例、较满意5例、不满意1例,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为98%。实验组50例急性胸痛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0例急性胸痛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结果差异比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胸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急性胸痛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不利影响,严重时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急性胸痛患者的疾病特征主要通过患者的胸痛程度、性质和部位等反应,但是患者病情在极少数情况与这些不呈正相关关系。优质急诊护理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护理、病情观察护理和高危护理,帮助急性胸痛患者稳定情绪、缓解疼痛。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应用优质急诊护理,总体临床护理效果较好,临床实践应用价值较高。
[1] 余颖惠,王绍芳.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对策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9∶86-87.[2017-08-07].DOI:10.14033/j.cnki.cfmr.2016.19.045.
[2] 陈雪妮.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03∶71-72.[2017-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