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徽文化中文化意象的英译研究
——以徽派建筑译介为例

2017-03-07王晓蕾

关键词:译语徽派译介

王晓蕾

(安徽建筑大学 外语系,安徽 合肥 230022)

徽文化中文化意象的英译研究
——以徽派建筑译介为例

王晓蕾

(安徽建筑大学 外语系,安徽 合肥 230022)

本文在对徽派建筑文化中的文化意象译介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文化意象的定义、文化意象在译介文本中的缺损和歪曲,并进一步提出了徽文化中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为徽文化的译介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促进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文化意象;徽派建筑;翻译策略

作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文化,以其徽派建筑、文房四宝、新安理学等为国人了解和称道。而徽派建筑又是最具代表性的徽文化中的典型,其自成体系,风格独特,承载着几千年来徽州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徽派建筑文化中所含的文化意象集中体现了徽州的建筑风貌、人文情怀和历史文化。根据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作为徽州地区最具代表性价值的徽派建筑译介将向世人提供一扇了解徽文化的窗口,推动徽文化走向世界。

一、文化意象的定义

文化意象是指反映在文化语言中的各民族智慧与历史文化的结晶,经过时间积累沉淀而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1](P180)。侯维瑞将文化意象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物象,它是一种感性经验,是可以由一种或多种感官感知的具体物体,第二部分是寓意,它通常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或情感”。[2]物象是文化意象涵义的载体,是具体的客观事物;而寓意就是客观事物所承载的引申出的文化涵义。

谢天振[1](P181)认为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比较多样:可以是植物,如汉民族语言里的松、兰等;可以是动物,如乌鸦、喜鹊等;可以是成语、谚语、一则典故或某个形容性词语的形象,如:画蛇添足、条条大路通罗马等;也可以是某个数字:“八”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与“发”相似等。

二、徽派建筑译介中文化意象的缺损与歪曲

(一)徽派建筑译介

徽派建筑是指历史上徽州区划范围内的古民居,有着鲜明的徽州色彩,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正是由于徽派建筑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地位,对其的对外传播与介绍就显得格外重要。徽派建筑本身具有建筑基本的特征与属性,同时也蕴含着浓郁的文化特色,无论是从内部的房屋构造,或是外部的结构布局,抑或是大到从山水间选址或小到精致门窗雕饰,无不渗透着徽州风俗、历史文化,无不体现着徽州宗法、人文理念。徽派建筑译介所涉及的文化意象问题是不同于其他建筑流派的重要区别之一,也是译介时需重点注意的问题。

笔者搜集了有关徽派建筑译介的资料,其中包括:徽州建筑旅游景区景点英文介绍,安徽省博物院徽州古建筑馆展品英译介绍,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所售英文译介图书等。其中不乏文化意象传递的缺损与歪曲,让人唏嘘不已。

(二)徽派建筑译介中文化意象的缺损

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共性能让译者迅速找到对等词,使中英文转换既忠实于原文又能引起目的语读者的共鸣;然而,文化的碰撞与差异不可避免,给翻译带来重重困难,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对等词或可产生相同语义联想与联系的词汇,必然会导致文化意象的缺损。

比如:“牌坊”在徽州人眼中就是一个文化意象,是封建社会为了表彰科第、功勋、忠孝节义等所立的类似于可穿行的大门的建筑物。如今的徽州,仍然能看到明清以来修建的牌坊。牌坊,与民居、祠堂共同构成了徽派建筑的三大建筑特色。牌坊在英语语言文化中是没有对等词的,因为牌坊所蕴含的封建伦理道德文化在英语国家传统文化中是没有的。但是,不难发现,在几乎所有的牌坊英语译介中,牌坊这个词都毫无例外地被翻译成了“archway”,“archway”在英语中的意象就是“拱门”,没有特殊的文化引申,用“archway”来翻译“牌坊”,只能将建筑的外形与构造信息大致传递出来,而真正的文化内涵和在目的语读者当中产生的语义联想必然缺失。

在徽州歙县景区,“敦本堂”被译为“Dunben Hall”,“敦本”来源于“敦本务实”,意为:崇尚根本,注重实际。徽州劳动人民勤劳、节俭,世代要求子孙不忘根本,因此,“敦本堂”名称的采用也有教育子孙后代的含义,而采用音译的方法并不能有效传递源语的文化内涵,反而使徽州人民质朴不忘根本的文化内涵造成了缺失。

在安徽省博物院徽州古建筑馆展区介绍“四水归堂”的建筑风格时,将其译为“the raining water merges into the hall”。徽商之所以能雄踞中国商界达300年之久,与徽州人崇尚节俭,懂得聚财的理财观念关系密切。徽州人对“财”的渴望也体现在徽派建筑的设计中。“水”是一种文化意象,寓意“财”,“四水归堂”则意味着“财富从四面八方涌进家来”,但是,在英语国家文化中,“水”没有“财”的寓意,“raining water”只能将“水”的表象含义译出,而无法传达其深层文化涵义。

仍在安徽古建筑馆,馆中将“百忍堂”直接翻译成“Bai Ren Hall”。“百忍”一词源于唐朝时一户九世同居的人家,世代和睦相处,家庭温馨和睦,当问其原因,唯一“忍”字最为重要,因此,在徽州的古建民居中,多以“百忍”作为建筑设计的图案,象征“忍耐可致家和万事兴”的美好寓意。而“Bai Ren”的英译无法传递如此丰富的信息,致使文化意象出现缺失。

徽派建筑的三雕艺术博大精深——木雕、砖雕、石雕,三雕表现的内容有“人物、山水、花卉、飞禽、走兽、虫鱼、云头、回纹、八宝博古,文字楹联以及几何图形”,[3](P88)而这些图案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寓意,例如:在中国,狮子代表权威和力量,蝙蝠代表福气和好运,龙凤代表吉祥美好,而这些词汇在英语中是没有这些寓意的,有些寓意甚至是相反的。比如:在徽州古建筑馆中,将门窗雕饰的“荷蟹图”直接翻译成了“the pattern of lotus and crab”,“荷花”和“蟹”都是中国的文化意象,“荷花”代表清廉高雅,源自“出淤泥而不染”;“蟹”有科举考试中科甲及第之意,同时由于螃蟹横行,因此,也有“发横财”的含义,“荷蟹”表达了徽州人民贾而好儒、廉洁自律的文化内涵,然而,“lotus”和“crab”是缺少这类文化寓意的,这样的译介不能传递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徽派建筑译介中文化意象的歪曲

徽派建筑译介中还有部分译介歪曲了文化意象,不仅没能将译介的源语文本本身的表层含义译出,还会造成对原有的文化意象曲解,最终损害了文化的传播。

在徽州歙县景区,“鲍灿孝子坊”被译为“BaoCanXiao Archway”,姑且不谈人名翻译的格式错误,“鲍灿”才是立坊授勋的主人公,而将其翻译成“Bao Can Xiao”,实在是贻笑大方。“鲍灿”是著名的孝子,用嘴吸出母亲的脓血以救母,官至兵部右侍郎,故立坊表彰。如此翻译,徽州名人“鲍灿”的传播度和知名度都将大打折扣,源文本与目的语文本相互矛盾,想要文化的输出几乎不可能了。

而在景区的另一处,“世孝祠”被翻译成了“Shixiao Temple”。暂且不谈“世孝”作为一种徽州推崇“孝”的文化意象并未被充分译介出来,单看这“祠”被译为“temple”就有异议:“祠”也叫祠堂,是用来祭祀祖先的场所。而“temple”是英语中“寺庙”的意思,与宗教关系紧密,目的语读者看了“temple”的译介之后,一定会在头脑中产生语义联想,得出的必然是与源语读者不同的答案,文化意象被扭曲,甚至还会引起更大的误会——为什么徽州人家每个家族都有寺庙,而寺庙里并非朝拜礼佛之地?

再来看徽派建筑常见的建筑结构“天井”的翻译。“天井”是“徽州古民居的屋顶四周坡屋面围合成一个敞顶式空间,形成的一个漏斗式的进口,……以滴水为界的天然之井,……是被一栋建筑内三面或四面不同房间所围,房间的屋顶是连在一起的”。[3](P67-68)“天井”在众多的徽派建筑译介中被翻译成了“skylight”,“skylight”意为“a glass-covered opening in a roof to let in light”,即:天窗。作为两种文化意象,它们的区别在于:“天井”重在“井”,露天深邃;“天窗”重在“窗”,有玻璃覆盖,但不露天。当译语读者看到“skylight”,他们会本能地将该词和“天窗”对应,“天井”这种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就被忽略甚至是歪曲了。

三、文化意象缺损与歪曲的应对策略

徽派建筑中的文化意象的缺损与歪曲的确对文化的传播与推广造成了极大的阻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译者对中英两种文化并没有融会贯通,自身的能力有限以至于在翻译的时候产生错误和偏差;其次,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之间巨大的差异造成部分文化意象难以在译语文化中找到对等的意象也给译介带来了困难。对于文化意象准确地传递不仅需要提高译者的翻译能力及文化意象理解水平,同时也应掌握相应的翻译策略。

众所周知,“归化”和“异化”是两种主要翻译策略,选择何种策略应以文化意象的准确传递和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为前提。归化的翻译策略虽然能使译语读者在文本认知的过程中更加顺畅、没有阻碍,但从长期来看,源语文化中的精髓却在看似服务于译语读者目的的归化策略下逐渐消损。异化的翻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会给译语读者的阅读快感带来一定的障碍,尤其在译语读者对源语文化接受能力相对较弱时,但是,异化的翻译策略的确能更完整全面地保留源语文化意象,最终,通过时间的磨合,译语读者在大脑中生成了该文化意象,异化转而变成归化,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下面就是以异化为主要翻译策略的几种徽文化意象翻译方法,兼顾译语读者的接受心理和接受能力。

(一)音译+注释

音译,即在英译过程中以汉语某一具体事物名称的拼音音位为单位,保留汉语的发音,简洁扼要地凸显原文特色的译法,用于表达英语缺失词汇或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事物或概念。[4]在徽派建筑译介中,如“牌坊”,具有浓厚的徽州人文特色,在译语中无对应词汇,可将其音译为“Pai Fang”,为照顾译语读者接受心理,应在此后添加注释:a huge gate-like architecture commending people’s fidelity,feats,moralityetc。注释应尽量简短,以不妨碍译语读者顺畅阅读为宜,过长的注释会使阅读者倦怠,容易放弃对文化的吸收与理解。

(二)直译+注释

通过在译语中找出对应源语文本的词汇,做到最大限度地忠实于源语文本,尽量展现文化意象中的物象,且能在译语读者心中产生与源语读者相同的语义联想,即:文化意象的寓意层面。如果直译不能让文化意象的寓意层面完全展现,可考虑添加注释。例如:“百忍堂”可直译为“One-Hundred Ways of Endurance Hall(enduring family members and chores can bring harmony and prosperity to the family)”。“荷蟹图”也可直译为“the pattern of lotus and crab”,但后面得添加注释以确保寓意层面能顺畅传输,“lotus grows in the silt but not imbrued,so lotus represents nobility;Crab walks sideways, in Chinese,“walking sideways”is a homophone for making a great fortune,so crab represents fortune.”徽派建筑中的三雕艺术大部分雕饰图案都有生动的物象和深刻的寓意,因此,基本可采用此翻译策略。由于直译已经将大部分的文化意象展现出来,译语读者可基本了解该文化意象,所以注释的部分可以尽量详细,供对此感兴趣的译语读者品味了解。

(三)直译补充法(+简短注释)

字面的直译有时无法将蕴含的深意表达清楚,“具有民族文化特殊性的意象也可以用对该意象在译文中用添加修饰语的方式补充,尽可能避免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理解上的脱节,同时保留源语文化意象……逗留在译语文化中”。[5]例如:徽派建筑中“四水归堂”的建筑风格可译为“nourishing water(fortune)merges into the hall from all directions”,一个补充的“nourishing”便可将“肥水”的含义表达清楚,如果还需要将引申的“水即财”的文化意象反映出来,可在其后添加简短注释“water represents fortune in Hui culture”,之所以要求注释简短,是因为直译补充法有时由于补充的内容已够详实且篇幅较长,阅读倦怠会产生于译语读者中,因此尽量缩减幅度,使译文言简意赅,将文化意象凸显;“敦本堂”原为重视根本之意,而将“敦本堂”直译为“Nature Advocation Hall”,“nature”是补充之义,可将徽州人民崇尚自然,不忘根本的态度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四)创译法

创译,即:创造性翻译。创译是针对特定目标受众而进行的内容再创作或调试……创译的根本目的是克服跨文化交际中文本翻译因语言、文化异质而引发的“不可译性”。[6]文化意象的语言环境(语境)发生了变化,原文化意象赖以生存的‘文化语境’必须在另一种语言所沉积的文化环境中重新的构建”。[7]创译,不失为一种灵活的处理手段,不仅将源语文化意象的物象通过“创译”“创造出来”,同时,由于新创造的词汇能在译语读者中产生语义联想,使文化意象的寓意成功传递。例如:“天井”在没被创译之前被译为“skylight”,只是找了个比较相似但有区别的英语中的文化意象来替代,造成了文化意象的歪曲。通过将“天井”创译为“sky-well”,形象生动地将译语读者带入到了无限遐想中——如从天空开了一口井般,美感顿生,“天井”的文化意象成功植入。

四、结语

徽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特点,如何将这些鲜明独特的文化意象译介出去将关乎徽文化的推广及传承。在针对文化意象的译介时,应考虑到是否物象能被全面译出、是否物象所蕴含的寓意能被译语读者理解和领会,并运用异化为主并兼顾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的翻译策略仔细推敲、反复打磨,尽可能地保留文化意象在源语中的涵义,才能真正做到中国的徽文化在世界的有效传播。

[1]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180,181.

[2]候维瑞.文学形象的民族性和翻译[A].耿龙明.翻译论丛[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96-102.

[3]肖宏.徽州建筑文化[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88,67-68.

[4]熊欣.音译理论及音译产生的背景[J].中国科技翻译,2014,(2):39-41.

[5]彭桂芝.论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保留[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7):133-137.

[6]王传英,卢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创译[J].中国翻译,2015,(2):72.

[7]邱文生.语境与文化意象的理解和传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4,(3):135-140.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徽文化英语译介研究》(SK2015A301);安徽建筑大学青年科研专项《徽派建筑英译探究》(050211)

王晓蕾(1981-),女,江苏溧阳人,安徽建筑大学外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译语徽派译介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徽派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山水画般的徽派建筑
浅谈徽派“马头墙”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与演变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阎连科作品译介①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
浅谈“说”的翻译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