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增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四维解析
2017-03-07孙绍勇郑人杰
孙绍勇,郑人杰
(1.上海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0;2.成都大学 政治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红色文化增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四维解析
孙绍勇1,郑人杰2
(1.上海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0;2.成都大学 政治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孕育而成的一种特色鲜明的文化形态,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红色文化增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主要表现在四个维度:政治认同上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定力;经济认同上凸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导向;文化认同上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社会认同上强化社会主义的情感认知。认识红色文化对增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作用,有助于我们弘扬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发挥红色文化正本清源、精神引领的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
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铸就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鼓舞、激励了一代代中华儿女。习近平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1]从历史脉络来看,红色文化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基因”,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红色文化根植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实践,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优秀的精神养料,具有激昂奋进的精神气质。从历史唯物主义看来,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红色文化见证了社会主义发展变革的历史,在其意识形态属性上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思想,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有充分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如何认识、运用红色文化扩大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增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是红色文化传承转化的价值所在。笔者力图从政治认同、经济认同、文化认同、社会认同四个维度对红色文化何以能增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进行解析,进一步思考红色文化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政治认同:红色文化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定力
江泽民指出:“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2](p277)红色文化的形成发展沿革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体现了无产阶级的意志(国家意识形态),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政治动员、政权巩固的思想文化基础。
(一)红色文化印证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使命。
伟大的变革和实践孕育了伟大的文化。红色文化浸润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集中体现了党的思想文化和精神意志。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映衬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浴血奋战史;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来的战天斗地的拼搏奉献精神,昭示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勇立时代潮头,带领广大人民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开拓创新精神。这些伟大精神印证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初心。正是这种不屈不挠、坚定不移的使命感和意志力,使得党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一个政党的兴衰与其坚守的文化血脉密不可分。红色文化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是增强党的凝聚力、感召力的养分。发掘红色文化的精神财富,不仅能为中国共产党铭记初心、继续前行提供动力,同时,也是感染人、教化人的鲜活素材,让广大人民在红色文化的历史认知中自觉增进对党的执政合法性的认同。
(二)红色文化凝结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指出:“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3](p49)思想建党是党的光荣传统,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红色基因的精神标识,是维系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意念。红色文化凝结了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并在实践发展中催生强劲的动力。共产党人只有在现实考验中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凝聚广大人民,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激流勇进。红色文化秉持的崇高理想信念能让广大人民从中汲取催人向上、动人心弦的正能量,“转化为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从而释放激情,形成实现理想信念的目标牵引力。”[4]
(三)红色文化夯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基础。
习近平指出:“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5]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是党长期执政的关键。红色文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从国家层面来看,红色文化的政治优势在于自身的内涵、性质与党的宗旨、理念高度契合,对于巩固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规范政治行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从公民层面来看,红色文化作为党治国理政的精神资源,对于培育公民的政治认同,扩大政治参与具有重要作用。“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思想的核心内容和鲜明特征。”[6]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常态化背景下,更应该传承红色文化朴实纯洁的精神,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发扬红色文化的先进性,能够强化党的群众路线,建设廉政文化,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在红色文化的传承发扬、转换创造中塑造党的良好形象,提升党的威望和公信力,牢筑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
二、经济认同:红色文化突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导向
红色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内容,既受经济基础影响,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更为可贵的是,红色文化内蕴的公平正义、尊重劳动创造和价值理性对于经济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对于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合理、健康有序的发展有着重要价值。
(一)红色文化张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正义。
习近平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7](p13)只有建立公平正义的经济生态,才能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红色文化形成于打土豪、分田地,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革命实践,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8](p373)的精神升华。红色文化内在的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对经济生态起着引导调节作用。在宏观意义上,红色文化具有净化经济生态的作用。它所富含的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取向、道德伦理,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思想和经济行为具有规制和导向作用。革命和解放对于广大人民而言就是要消灭剥削和压迫,求得政治上的当家做主和经济上的公平正义。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化背景下,张扬红色文化的公平正义思想,有助于考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本质,增进社会主义是为多数人谋利益的本质认同。
(二)红色文化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本位。
习近平强调:“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9]红色文化是广大人民劳动创造、辛勤耕耘的智慧结晶。劳动使人快乐,劳动创造价值。人民的获得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于劳动,源于创造。随着资本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扩大,资本的价值日益凸显,而劳动被逐渐异化。人民群众的基本生产要素是劳动,丢失了劳动本位,人民的主体性就成了空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劳动本位,尊重劳动和创造,绝不能让资本占有劳动并统治社会。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文化是共同塑造人们生活方式的价值、信仰、行为和物质产品。”[10](p74)从主体上看红色文化讴歌了广大人民的劳动创造精神,并激励广大人民积极地投身劳动创造。弘扬传承红色文化,必须尊重人民主体的劳动创造,坚守劳动本位。在资本膨胀扩张的逻辑下,红色文化对于激发广大人民的首创精神和劳动热情,平衡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三)红色文化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理性。
红色文化源于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价值认识和理性升华,作为一种崇高的精神和力量,对当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的泛滥,具有理性认知和价值引导意义。这种客观实在的价值理性对当前经济发展的功利性、片面性以及消费生活的超前性、世俗化具有现实的导向作用。叔本华认为:“人作为意志的最完美的客体化,相应也是一切生物中需要最多的生物:人完全是具体的欲求和需要,是千百种需要的凝聚体。”[11](p728)从社会个体而言,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我们必须坚持价值理性,使物质追求与精神诉求保持一定的张力。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避免落入世俗功利、腐化堕落的窠臼。从社会群体而言,经济的发展应增强科技和创新驱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含金量和质量,转变以高能耗和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挖掘红色文化求真务实的价值理性,有助于遏制攀比式、符号化的畸形消费文化,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和科学的经济发展观。
三、文化认同:红色文化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红色文化激浊扬清、正本清源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思想基础,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根源。通过红色文化的洗礼、红色经典的浸润,能够牢筑广大人民的精神家园,唤起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以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吸纳力和凝聚力。增进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文化理念、思想价值的认知认同。
(一)红色文化构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一种文化要得到人们的自觉认可和倾心仰慕,在于它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否能够展现出薪火相传、与时俱进的创造活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12](p31)红色文化内在生生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特质是任何文化形态所无法比拟的。这种精神基因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起到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效用。整合红色文化的精神资源,赋予其时代元素,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例如:通过影视剧作、纪念庆典、研讨会等方式,挖掘内涵,厚植基因,传承发展。红色文化本身具有鲜明的大众性,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中的生动创造和鲜活演绎,其传承弘扬的根本在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红色文化要发挥化人育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价值,必须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运用各种新兴媒介和载体,丰富红色文化传播的形式,以人们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融入现实生活。
(二)红色文化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载体。
红色文化承载党和人民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反映广大人民长期以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引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行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质相吸、同频共振,对深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良好的文化熏陶引领作用。“通过弘扬红色文化,再现经典,使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真实写照。”[13]红色文化内在的精神内涵衬托出社会主义的正能量和主旋律,具有良好的教化意义,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内生动力。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传统能够提升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行统一。“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是一脉相承的,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14]通过革命传统教育、历史人文教育,让红色文化荡涤人心、净化灵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底蕴。在历史与现实的观照中促进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凝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广泛共识。
(三)红色文化延展国家文化软实力势位上的创生空间。
文化软实力归根到底是一种精神的力量。红色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意蕴,本身就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成分。一种文化必须具备一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才能受到人们的欣赏和认同,进而扩大传播空间,形成文化软实力。历史和现实说明,大国的崛起不仅是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较量,还要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以提升国际竞争力。红色文化具有“软实力”构成要素和价值表现形态,在势位上丰富拓展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实性和广延性。“势”和“位”在物理学上是描写“场”的一种量,借用到文化层面泛指红色文化的层次、境界、位阶,以及精神、价值、品质等含金量。红色文化鲜明的革命性、先进性和融通性,使其在势位上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具有历时发展、价值衍生的文化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的取得,无法剥离中国共产党把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通过宣传教育转化为产生共鸣、凝心聚力的国家文化软实力。红色文化的高势位、强基因,使其在吸引力、感召力上更具潜质,是提升拓展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歌舞、话剧、小说等文艺创作、表演,使人们重温红色经典,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意识形态的同化力、凝聚力。
四、社会认同:红色文化强化社会主义社会的情感认知
红色文化在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彰显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人本主义、集体主义等社会主义的主流思想意识,有着强大的精神震撼力和心理抚慰力,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共识、社会性格、社会心态上的情感共鸣和转化认知。
(一)红色文化诠释责任担当的社会伦理。
责任担当是社会伦理的内在要求,反映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个体社会价值实现的基本遵循。红色文化形成发展的历程诠释了什么是责任担当,如何担当责任。无论是血雨腥风的峥嵘岁月,还是激情燃烧的建设时期和意气风发的改革年代,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心系国家民族安危,以社会进步、人民幸福为使命,联结广大人民一道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责任担当精神。“一套成功的意识形态,首先必须经过心理说服的过程,使群众认同其理念。”[15](p79)红色文化倡导的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责任伦理具有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思想说服力和心灵震撼力,是凝聚社会共识、构筑中国精神的着力点。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多发易发,发扬红色文化大无畏的责任担当精神能够整合人们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突破利益的藩篱,以坚定的决心和意志推动改革的纵深发展。恩格斯指出:“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种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16](p247)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众多人的意志的合力作用。把责任担当的社会伦理转化为全社会发展进步的合力,汇集最广泛的中国力量,助力全面深化改革和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红色文化塑造勠力同心的社会性格。
弗洛姆认为:“社会性格是指同属于一个文化时期绝大多数人所共同具有的性格结构的核心,它不同于个人的性格。”[17](p82)社会性格的特质在于促使社会成员的思想趋同性,从而接受同样的观念和理想。红色文化所具有的人性光辉和伦理道德对社会性格起着积极的影响和规范意义,其所展现出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气节和优秀品格是每一个时代社会性格的精神坐标。在利益固化、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发挥红色文化的思想驱动力、精神塑造力,有助于整合价值冲突,深化社会主义的价值认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解释力和说服力。社会性格作为社会精神因素的重要内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价值、社会认知在人们心理上的积淀。红色文化中坚毅仁勇的品格能够增进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情感,为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养分,培育社会主义的集体意识。从而增强社会主义的亲和力和向心力,凝聚整个社会群体的力量,巩固社会心理基础,提升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三)红色文化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
社会心态主要是社会群体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心理反应,是人们对自身及其所处社会较为普遍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不仅对社会风气和社会舆论有一定影响,而且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心理参照。红色文化的崇高品位对人们涵养人生、启蒙心智、认识社会起到了思想引擎的作用。“从性质上看,红色文化是相对于白色文化的恐怖、黑色文化的黑暗以及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搞‘颜色革命’、‘茉莉花革命’等而言的。表明它是当今中国唯一的先进文化、健康有益文化,而非落后、腐朽、没落的文化。”[18]红色文化的社会价值突出表现在它对真善美的追求,即求真务实之真,上善若水之善,美美与共之美。红色文化歌颂了广大人民积极向上、奋斗不息的社会美、崇高美,对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认识是非善恶,区分主流和非主流价值观念具有价值判断意义。只要我们在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坚持以真聚力、以善明志、以美育德,那么,红色文化就能显现出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效果。从而建构自尊自信、自觉自律、自知自明的社会心态,唤醒“沉默的大多数”,营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思想舆论,以十足的底气和良好的社会心态理直气壮地坚信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光明前景。
五、结语
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文化,所蕴涵的价值取向、精神动力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有着充分的说服力。从性质和功能来看,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发展具有深刻的同构性和契合性,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红色文化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波澜壮阔的奋斗史,饱含激情澎湃、奋发有为的精神元素,是社会主义主旋律和正能量的集中反映,对增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具有感性召唤和理性升华的双重效应。准确理解红色文化在政治认同、经济认同、文化认同、社会认同中的思想引领、精神塑造、价值导向作用。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增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具有铸魂育人、兴党强国的现实伟力。
[1]贯彻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N].人民日报,2014-12-16(01).
[2]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4]孙绍勇.红色精神的传承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价值探究[D].西南大学,2016-04-10.
[5]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
[6]刘晓玲,刘晓川.增强“四自”能力: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政治自信[J].湖湘论坛,2015,(1).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4-29(02).
[10][美]约翰·J·麦休尼斯.社会学[M].风笑天,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1]A.Schopenhauer:Saemtliche Werke(Band 1),Frankfurt an Main:Suhrkamp Verlag,1986.
[1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3]孙绍勇,王文余.基于红色文化的维度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12).
[14]杨建辉.试论红色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1).
[15]李英明.哈贝马斯[M].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6.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7][美]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18]荣开明.关于“红色文化”的几点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4).
G41
A
1003-8477(2017)11-0189-05
孙绍勇(1990—),男,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郑人杰(1990—),女,成都大学政治学院教师,法学硕士。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意识形态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的理论贡献和实践要求研究”(15ZDA00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16JZD041);2017年成都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专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张 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