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教学在高职病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7-03-07许连静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6期
关键词:病理学病理信息化

许连静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医学基础部,辽宁 铁岭 112008)

信息化教学在高职病理教学中的应用

许连静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医学基础部,辽宁 铁岭 112008)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在高职病理教学过程中尝试合理的、恰当的运用信息化教学,使病理教学形式表现得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信息化教学;病理学;高职

病理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之一[1],它作为一门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然而,对于高职各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接触到医学这一领域,处于医学的入门阶段,对于各种疾病的认识有限,常规的教学方法就显得有点枯燥乏味了。本文尝试在病理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具体细节如下。

1 统筹安排,优化整合

病理学是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1],根据病理学授课特点,分总论和各论,总论介绍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各论介绍各个系统疾病的具体特点。在总论部分课程,应用大量的病理图片对比正常器官的形态结构,对于难点问题如“白细胞游走、渗出过程”,采用动画模式展示,让学生一目了然;对于各论的各个系统疾病,在课前导入相关的病例视频,让学生以故事的形式进入病变的学习。如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冠心病,对于这一知识的讲解采用某冠心病患者发作的视频短片导入教学,在视频播放的同时插入一些相关问题如引发冠心病的原因,发作症状等等,对于其病变特点让同学加以讨论,从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2 精心设计,合理应用

统筹全书之后,就要针对具体知识内容,合理应用现代化手段教学。由于病理学学科的特点,注重形态的变化[2],所以对教学重、难点部分的设计宜浓墨重彩,体现在多媒体课件中应尽量结合图文声像,从多角度进行形象说明,特别要尽量运用动画、视频等手段,对看不见、讲不清的病变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动态演示,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 结合专业特点,因地制宜

对于不同专业的高职学生来说,病理学这一门学科的学时不同,在授课过程中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如对护理专业学生来说,在讲授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之后,根据疾病的相关病例,让部分学生情景模拟,手机拍摄视频,让其他学生判断这是什么病,如果遇到你该怎么处理,为后续护理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病理学真正的能成为桥梁学科。对于检验系的学生,可让其通过对图书馆网上教学资源的观看,以及自制微课的切片观察,让其自己动手制作切片,镜下观察病变特点,并绘图,问题及作业均以邮件的形式发送给老师,从而不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

4 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兴趣

我国长久以来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科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知识为主要模式[3],课堂上教师为主角,学生被动的聆听,学生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因此教师在常规讲授的基础上,抽出2-3个日常常见的病例,让学生课下运用网上校园、图书馆网络视频资源、手机、电脑等多种信息化途径查阅相关知识,让学生表演、录制视频,教师进行后期加工,应用于课堂,从而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主角,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巩固知识

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病理学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分轨教学的模式,然而现阶段高职类医学院校教学设施、教具和师资水平不尽相同,比如说病理大体标本的数量欠缺,达不到学生人手一个的观察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使实验课更好的服务于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验更完美的结合,就要借助一些现代信息化手段来完成。

6 定期测试,及时沟通

在学习过程中,遗忘是正常的现象,为了巩固知识的记忆,教师可以让学生定期的做一些重点知识的复习及练习,但这一过程不可能通过有限的课堂时间来完成,这就需要利用课下,比如利用学院购买的智慧树平台系统来在线测试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以章节为基础,设定在线测试的具体内容,试题根据章节顺序和题型进行分类,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及讨论题等多种形式,系统自动组题,并提供试题的标准答案,及客观题的分数;这种在线测试的形式能够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通过系统的交流区即通过文字白版聊天开展答疑、讨论,与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

总之,在病理教学过程中尝试合理的、适当的运用信息化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信息化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直观而形象的“看到”病变的发生与演化过程,而且可以合理的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这样对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信息化教学的目的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病理教学形式表现得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互动化。把老师的关注点改变成从学习知识到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来,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教学工具。

[1] 刘小莉,王 苒.以学生为本积极推进病理学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10,(08):381-382.

[2] 赵 君,李 静,叶 菁,等.病理学信息化教学设计[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03):358-359.

[3] 叶 菁,袁 媛,赵元琳,等.病理形态学数字化教学的利弊探讨[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6,(01):66-68.

本文编辑:吴玲丽

R64

A

ISSN.2095-8242.2017.16.3163.01

猜你喜欢

病理学病理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月“睹”教育信息化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