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2017-03-07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7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呼吸机阻塞性

邓 莉

(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新疆 阿克苏 843000)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邓 莉

(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新疆 阿克苏 843000)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治疗方法分组:A组37例,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B组36例,予以常规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展开比对。结果治疗后,2组SaO2、PaCO2、PaO2、RR、HR等指标变化情况比对,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以无创呼吸机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应用效果比常规疗效有效性更佳,临床操作起来安全性较高,可推荐。

无创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临床较常见的肺部疾病之一,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病情加重的状况下,会伴发Ⅱ型呼吸衰竭。如若病情发展较严重,则会使临床发病率、死亡率明显提升,最终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以往以普通面罩吸氧、常规药物、鼻导管等疗法展开临床治疗,疗效并不确切,若病情比较严重,则会使二氧化碳潴留明显加重,增加临床治疗风险。为此,此次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结果展开如下总结。

1 对象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A组37例,男女例数比:21例/16例,50岁~70岁,年龄均值(62.50±5.56)岁;B组36例,男女例数比:20例/16例,55岁~70岁,年龄均值(63.0±5.50)岁。对2组患者以上临床信息展开对照,发现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临床对B组36例患者予以常规治疗,主要包括:低流量吸氧、解痉平喘、抗感染、利尿、纠正电解质平衡、祛痰等。

(2)对A组37例患者于B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首先,呼吸机选自德国万曼公司的BiPAP呼吸机,对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支持性的治疗,取半卧位,选适宜的面罩,调节好固定带;其次,通气模式以S/T模式为主,将呼吸比调整至1:2~1:2.5间,将呼吸支持的频率保持于每分钟10至18次。初始状态下的吸气压控制在8 cmH2O、呼气压力保持在4 cmH2O;最后,按照患者的动脉血氧的饱和度的实际检测状况、耐受程度将压力慢慢调高,每次以2 cmH2O为标准,动脉血氧饱和度需超过90%;带机时长每日需超过6 h[1]。无创呼吸机于支持治疗的间歇期,应对患者行持续面/鼻罩吸氧,将氧流量保持在每分钟3~5 L,持续治疗3~14日。

1.3 观察指标

临床仔细观察且记录下2组治疗前/后SaO2、PaCO2、PaO2、RR(呼吸频率)、HR(心率)等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A组各指标分别为:PaCO2:(40.12±5.12)mmHg、PaO2:(89.89±6.98)mmHg、SaO2:(98.56±3.88)%,、RR:(18.22±3.35)min、HR:(82.21±6.02)min;B组各指标分别为:PaCO2:(48.89±6.98)mmHg、PaO2:(70.21±5.10)mmHg、SaO2:(86.21±3.02)%、RR:(29.88±3.98)min、HR:(96.12±6.52)min;比对可知,2组PaCO2、PaO2、SaO2、RR、HR等指标变化有差异,(P<0.05)。

3 讨 论

临床目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疾病的方法较多,临床针对不同患者所选用的疗法也不同,应用后所表现出的临床差异性较明显[2]。因此,本次研究主要选无创呼吸通气疗法,该种方法指的是患者和呼吸机间经鼻/面罩直接传递对机体肺部机械通气支持,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次选7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组分析,一组行无创呼吸通气治疗,一组行常规方法治疗,结果发现治疗后,2组SaO2、PaCO2、PaO2、RR、HR等指标改善情况比对,差异明显,(P<0.05)。表明无创呼吸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有效性更佳,具体作用机制表现如下。无创呼吸机主要以双水平气道的正压方法来提供一定的压力,能够较好地避免机械通气后引发的各种不良反应,较好地辅助自动调节的预置呼吸、自主呼吸的压力水平,于高压的状况之下,可以使得患者机体肺泡氧的分压水平明显提升,从而改善其机体气道功能。于低压状态之下,可以发挥外源性的呼气末正压的通气作用,改善机体氧合功能,维持肌力,从而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例机体内源性的呼气末正压水平不断降低,最终调节机体呼吸功能。

综上所述,临床为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情,临床以无创呼吸机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1] 崔金波,万群芳,吴小玲,等.NRS2002预测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结局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9):10-15.

R563.9;R563.8

B

ISSN.2095-8242.2017.47.9129.02

本文编辑:王 琦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呼吸机阻塞性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
BiPAP 治疗 AECOPD 合并 II 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