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

2017-03-07谷凌燕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6期
关键词:内科心血管护理人员

谷凌燕

(铜陵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安徽 铜陵 244000)

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

谷凌燕

(铜陵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安徽 铜陵 244000)

目前为止,心血管内科在护理方面的临床应用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问题,心血管内科护理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目前还没有一定的规范,但是目前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近年来心血管内科护理的研究转向了功能性,对人性化护理理念的提出可以对临床护理的整体性和功能单位的内在联系通过功能为单位进行解释。文章对心血管内科护理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风险分析、应对措施

关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护理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多年的历史,关于在护理阶段存在的风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相关的应对措施也在不断的完善当中。随着我国经济市里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在不断的上升当中,由于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不合理,在成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了明显的提升,胆固醇、脂肪的高摄入量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心血管疾病风险极高,而且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在进行临床护理过程中就需要进行谨慎处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这些患者的年龄区间在32岁~79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2~64岁。我们对这些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可以发现自身因素、护理人员因素以及院方的因素是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发生的主要因素,三种因素当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患者自身的不安全因素,因此为了能够加强心血管疾病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并对护理过程的记录进行规范。

1.2 护理风险

心血管疾病是具有十分大的风险性的,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性。临床护理中的风险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2.1 患者自身不安全因素

首当其冲的就是患者自身的因素,一些患者不能够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在护理阶段也表现出不配合的现象,对于医院的相关规定和制度不能自觉地遵守,对于医生护士的叮嘱置若罔闻,这使得护理阶段发生风险的概率明显的提升了。另外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同时还患有多种其他的疾病,会使得护理阶段风险发生概率变得更大,护理难度也会变大。对于一些存在心里问题或行动不便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需要给予更多的关心,避免对其心理造成伤害,产生意外现象。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会产生抑郁倾向,自杀率也会高于一般的患者。另外患有疾病的患者通常在精神状况方便会产生很大的变化,这会使得患者的病情更为严重,心脏负担的加重还会使得其他风险发生的几率变得更大。而心血管疾病发患者群主要以老年人为主,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更为脆弱,意外发生的几率也会更大。

1.2.2 护理人员不安全因素

目前大部分的护理人员在对护理文件的书写上还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护理文件的重要性大多数的护理人员都是心知肚明的,在患者与医院之间产生矛盾甚至是纠纷需要进行司法鉴定时,护理文件就成为了最为重要的法律依据。但是在实际的护理文件进行记录的过程中,部分护理人员仍然存在着侥幸的心理,对护理文件的记录并不上心。一些情况比如不能及时进行记录,记录的准确性不高,记录时间连贯性不强,记录不全面的现象还经常发生。另外由于医院的工作压力强度比较大,护理人员通常会面临巨大的精神压力,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由于自身情绪方面的原因而产生的意外事故。

1.2.3 院方管理因素

医院方面的环境原因也很有可能导致心血管患者护理过程中风险的发生,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护理过程当中对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患者需要在安静舒适的环境当中进行护理和调养,这就要求医院需要对于病房进行严格的管理,满足患者护理的需要。对于病房内的遇到设施要随时进行检查,确保使用安全,对于水电系统也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随时能够进行使用。对于医护人员工作时间的安排要确保科学和合理,另外在节假日与极特殊的时段需要提起重视,确保在风险发生的过程当中能够进行及时的处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另外患者可能会需要进行搬运,这一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风险意外的发生,因此在搬运过程当中需要仔细的处理,还要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避免风险的发生。

1.3 应对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的对策

心血管内科疾病十分的具有风险性在护理过程当中也容易发生意外影响患者的康复状况和生命安全。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的避免风险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

1.3.1 加强医患沟通

目前在护理过程当中大多数的风险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不及时或者不全面。因为患者本身就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风险发生的几率十分的大。为此就笑,对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进行加强,这是解决患者本身不安全因素的首要对策。为了能够加强医生的患者之间都沟通,首先就要求护理人员积极的与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交流,使患者和家属能够对医院产生信任,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减少患者自身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其次,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和疑问需要进行耐心的解答,消除患者心中的疑虑,减少不必要的误解的产生。

1.3.2 护理人员管理

在对于护理人员的管理工作上需要提起足够的重视,护理人员直接决定了患者护理水平的高低,对于临床护理风险发生也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护理人员不仅要在平时对患者进行定时的巡视和看护,在特殊的时间段,还要对巡视进行加强,尤其是在夜间需要增加巡视的次数,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特征和各个指标的变化情况。对于患者的睡觉姿势以及呼吸状况,还有面部的表情都要进行仔细的观察和记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另外有些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情况记录的过程当中,通常会进行忽视,记录的不够详细。需要对记录情况进行改进和严格的管理,对于医护人员的护理记录要进行规范性的说明,对于书写内容也要进行管理,将护理情况的记录标准化,彻底解决护理记录不详细,不彻底的情况。使得护理记录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患者在护理阶段的情况,将护理记录的格式和内容规范化。

另外,在医院的管理方面还要将心血管护理的风险性提起重视,将护理工作进行管理和严格的规范。在护理阶段说涉及到的各种医疗设备和仪器都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确保使用安全。另外,对于治疗所需要的药物也要进行质量的保障,确保患者能够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

2 结 果

2.1 资料的来源

本文所采用的资料统一来自于本院于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一年时间内收治的随机挑选的共一百名心血管疾病,对其护理情况和案例进行了分析和比对。

2.2 治疗结果

研究涉及到的一百例患者当中有28出现了护理事故,其中由于患者自身因素所导致的事故有11起,由护理人员原因发生的事故有13例,由院方导致的事故有2例。

3 结 论

心血管疾病的内科护理经常会面临很大的风险,通常是来自于患者的自身医护人员和医院三个方面。其中最为主要的是患者自身的影响因素,为了能够有效地规避在临床护理当中,所产生的风险就要着重对这三个方面的因素进行防范和加强。对于在护理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风险,需要进行充分的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当中不断的改进医护手段,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进。提升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还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将心血管疾病护理工作进行有效提升。

[1] 张富兰.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对策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6):291-292.

[2] 蔡丽梅.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对策[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4):194-195.

[3] 吴美华,彭风云,陈安华.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风险分析与对策[J].全科护理,2014(30):2860-2861.

[4] 廖汝运.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0):83-84.

[5] 裴雪琴.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5):137-137.

[6] 徐振辉.浅析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7):177-177.

本文编辑:王雨辰

R473.5

B

ISSN.2095-8242.2017.16.3066.02

谷凌燕(1988-),女,铜陵人,本科,护师,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护理

猜你喜欢

内科心血管护理人员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