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抗体阳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
2017-03-07段泽晔马宏杰
段泽晔,马宏杰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抗核抗体阳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
段泽晔,马宏杰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目的 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抗核抗体(ANA)阳性率及转归。方法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58例,抗核抗体阳性者53例,应用甲强龙1.0次/d共3 d,丙种球蛋白400 mg/kg/d共3 d,后以强的松1 mg/kg/d口服,逐渐减量,评定疗效。结果 53例良效34例(64.2 %),显效15例(28.3%),无效4例(7.5%),有效率92.5%,转为系统性红斑狼疮17例(31.2%),类风湿5例(9.4%)。结论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抗核抗体阳性患者比例高,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短期治疗效果佳,后期易转为免疫系统疾病。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抗核抗体;转归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最为常见出血性疾病,儿童发病率46/100万,成人发病率38/100万[1],我们分析了抗核抗体阳性患者及转归,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5年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ITP患者158例,全部病例均符合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其中男65例,女93例,年龄8~63岁,中位年龄42.5岁。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采取静脉血2ml,分离血清测定抗核抗体。ANA采用ELISA法进行检测,试剂盒由福建三明市蓝波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以ANA 滴度>1:40为阳性。
1.4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支持,对症治疗,甲强龙1.0/d,共3 d,丙种球蛋白400mg/kg/d共3d。后以强的松1mg/kg/d口服28后逐渐减量应用,期间监测血糖,隔日复查血常规、每周监测肝肾功能;2周后每2周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3月复查抗核抗体谱,异常复查其他免疫指标。
1.5 疗效标准
按文献中制定的疗效标准[3],显效:血小板计数>100×109/L,出血症状停止;良效:血小板计数>100×109/L,出血症状停止;进步:血小板计数有所上升,出血症状改善;无效:血小板计数及出血症状无改善或恶化。其中显效+良效称为有效。
2 结 果
158例患者,抗核抗体阳性者53例(33.5%),其中男20例(33.5%),女33例(62.3%),年龄11~56岁中位年龄40.3岁,均为初发。其中血小板<20×109/L31例,血小板在30×109/L~40×109/L之间22例,有皮肤粘膜出血37例,月经不止8例,便血6例,尿血2例,所有患者治疗前无其他免疫系统疾病临床表现,查其他疫指标异常,肝肾功能正常。
2.1 疗效结果
53例良效34例(64.2 %),显效15例(28.3%),无效4例(7.5%),有效率92.5%.53例抗核抗体滴度无明显改善,后期反复38例(71.7%),转为系统性红斑狼疮17例(31.2),类风湿5例(9.4),后期反复38例均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
2.2 不良反应
53例患者除早期5例肝功受损,11例患者出现高血糖,后诊断2型糖尿病2例出现高血压。
3 讨 论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寿命缩短,造成外周血小板减少,从而出现出血等临床表现[4]。研究显示ITP与机体免疫状态有一定相关性。属于免疫机制异常所致疾病。抗核抗体是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存在的能和细胞核及其相同的物质发生反应的抗体。抗核抗体作为自身抗体,在ITP患者中阳性率较高,我们研究显示ANA阳性患者占33.5%,与丁宗发等统计相近,其中男性33.5%,女性62.3%,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甲强龙,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后以强的松1mg/kg/d口服治疗,逐渐减量,短期疗效显著,但易反复,治疗后ANA滴度无明显改善,转为系统性红斑狼疮17例(31.2),与揭旭日等统计接近。
研究显示对ANA阳性的ITP患者糖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远期疗效差,反复性大,无明显阻止ITP向系统性红斑狼疮转化。应早期加用免疫抑制剂,以有效控制疾病,减少向系统性红斑狼疮转归。
[1] 何志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治疗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5):1131-1134.
[2]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2版,北京,科技出版社,1998:279-289
[3] 戴红梅,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与巨核细胞的关系[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3):71.
[4] 揭旭日,陈诗强,陶丽菊,等,吗替麦考酚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伴抗核抗体阳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J],广东医学,2011,32(22):2996-2997.
本文编辑:王雨辰
R725.5
B
ISSN.2095-8242.2017.018.33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