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改善措施

2017-03-07余旺枝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8期
关键词:血凝样本检验

余旺枝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佛祖岭社区服务中心,湖北 武汉 430205)

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改善措施

余旺枝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佛祖岭社区服务中心,湖北 武汉 430205)

目的 分析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改善措施。方法 随机选择在我院进行血凝试验并且结果为可疑的患者,共100例,选择时间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予以血凝试验检测结果分析,并对会影响到其结果质量的因素予以研究和给出对应的改善措施。结果 经过结果数据分析可得,在原检测和第二次检测的结果差异中,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时间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因素包括有:人为操作因素、试验材料因素和患者自身因素。结论 在血凝试验的检验结果中,人为操作因素、试验材料因素和患者自身因素均会对其结果质量进行影响,因此,应该针对以上方面进行必要的预防和改善措施,以此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血凝试验;结果质量;影响因素;改善措施

在临床常规检验中,血凝试验属于常见的一类检验措施,该种血液检查的方式已经得到了临床检验学的肯定,并且检验的效果十分明显,但是,血凝检验的结果质量也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1],而本文主要为了分析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改善措施,特选择了部分在我院进行血凝试验并且结果为可疑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具体的数据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在我院进行血凝试验并且结果为可疑的患者,共100例,选择时间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

在10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2例,有女性患者48例,年龄范围在20~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55±15.55)岁,其中,按照不同的原始疾病类型又分为:有70例肝病患者,有心脑血管患者25例,有5例其他类型患者。

所有患者均明白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符合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予以血凝试验检测:(1)采集工作:收集患者的血液标本,校正样本,若患者的样本不合格则再次取样,以此保证检验结果得到有效的保障性;(2)采用型号是Sysmex CA 7000的全自动血凝仪对样本予以检测,并选择相配套的试剂;(3)采集与检验要求相符合的血液标本,如果样本的量有多或偏少则再次采集[2]。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予以血凝试验检测结果分析,并对会影响到其结果质量的因素予以研究和给出对应的改善措施。

1.4 统计学处理

对研究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的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研究结果使用(%)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的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研究结果使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若P<0.05,则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结果数据分析可得,在原检测和第二次检测的结果差异中,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时间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因素包括有:人为操作因素、试验材料因素和患者自身因素。

其中,主要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因素(人为操作因素、试验材料因素和患者自身因素)的所占比例分别是:50.00%、30.00%、20.00%。

3 讨 论

保证检验结果的主要技巧:(1)实施血液样本采集之前,应该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并叮嘱患者采集样本之前的6小时内严禁饮食,主要采血的各个步骤;对患者的采血部位也应该合理选择,控制好止血带的松紧程度,并做好及时的对应处理[3];(2)规范使用好检验的材料,控制使用抗凝剂的量,对检验器材予以检查;(3)详细了解患者的以往病史和药物的使用状况,做好血液样本的交接工作,掌握好样本的实际状况[4],以此保证好结果的质量。

根据本次的数据结果显示,在原检测和第二次检测的结果差异中,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时间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因素包括有:人为操作因素、试验材料因素和患者自身因素。这也由此说明了,影响到血凝检验结果的因素还是相对较多的,在临床检验中还是应该依据上述因素予以预防和改善其实施步骤。

综上所述,在血凝试验的检验结果中,人为操作因素、试验材料因素和患者自身因素均会对其结果质量进行影响,因此,应该针对以上方面进行必要的预防和改善措施,以此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1] 朱江丽.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改善对策探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1):70-71.

[2] 刘秋月.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改善对策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6):641-643.

[3] 张 聪,王 晖,李 博.湖北省日本血吸虫病抗体检测试剂盒的质量评价[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5,26(3):53-55.

[4] 吴春梅,张陈亮,顾晓明.控制家禽血凝-血凝抑制试验质量的因素以及解决方法[J].山东畜牧兽医,2016,37(3):56-57.

R446.1

B

ISSN.2095-8242.2017.068.13401.01

本文编辑:吴 卫

猜你喜欢

血凝样本检验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推动医改的“直销样本”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
村企共赢的样本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采用2种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方法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