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泉州南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模式的构建

2017-03-07陈蕴贤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南音泉州文化遗产

陈蕴贤

(黎明职业大学 文化传播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泉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首届“东亚文化之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简称“非遗”)是泉州的“名片”,是实现中外文明互联互通的桥梁,在今天“一带一路”搭建的文化交流平台上越加显其意义和作用。

在泉州众多“非遗”中,南音是颇具影响力的一种。南音虽享有“中国传统音乐历史的活化石”“东方古典艺术珍品”和“中华民族音乐的根”等一系列美名,但众所周知,受众缩小、艺术人才青黄不接等问题也使南音传承任重道远。作为地方教育“领航员”的地方高校,有责任担负南音传承工作。

一、地方高校传承南音“非遗”的必要性

南音是至今仍存活着的华夏古老乐种之一。南音既承载了闽南传统文化,也融合了古代中原文化,是一份非常珍贵的音乐文化遗产。南音的传承同样避不开非遗“传承主体”的话题,它同样需要以非凡才智、灵性,创造着、掌握着、承载着南音文化传统和表演技艺的个人或群体[1]。在南音保护传承的全民性社会管理格局中,教育始终是重要一环。

泉州校园传承南音“非遗”,已有着深厚实践基础。自1990年起,泉州市部分中小学陆续开设南音课程,如培元中学十余年来致力于南音“进课堂”,形成校本特色。在地方高校中,泉州师范学院于2003年率先开设南音艺术表演本科专业,致力培养南音艺术文化创新型人才。可以说,教育是让南音艺术和文化得以保护、延续和发展的一种土壤,但这种土壤应是多层次的。目前,南音“非遗”虽进入小学、中学、大学,但地方各层次教育在传承南音时应形成既相互统一又各有定位的方向。处在浓厚闽南文化环境中的地方高校,不仅是泉州地方教育事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文化事业的重要组织者、领航者,应对闽南地域文化发展起着强大的引领和驱动作用。

宋俊华等[2]针对目前国内“非遗”保护传承的现状,提出:“各层次的学校虽举办了多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或者邀请传承人进学校进行现场教学,但多关注于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术性层面,如剪纸、舞蹈等,而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性教育和精神内涵教育。”由此可见,地方高校在传承“非遗”工作和进行“非遗”教育上,应从高度把握高层次人才培养问题,尤其是把握综合型人才培养问题。

在泉州市构建南音传承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地方高校中构建南音传承模式,是做好人才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南音艺术承载着丰富的闽南传统文化,是闽南文化长期延续并区别于其他地区文化的一种积淀和风景。南音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教育审美价值,它是闽南地区文化艺术软实力的代表。在地方高校中构建南音传承模式,促进学生学习和了解南音蕴含的丰富历史、艺术知识以及乐器工艺等,指导学生掌握或欣赏南音表演,有助于培养他们多元的文化素养,提升审美趣味,培养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非遗”保护和传承意识。在地方高校构建南音传承模式,能构建一条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促进大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的全面、综合发展。

其次,地方高校中构建南音传承模式,也是地方高校回馈和服务社会的一项重要方式。高校办学的宗旨是为社会生产和发展造就人才,为社会提供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在地方高校开展的“非遗”教育和传承,即是高校融进社会共同参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而进行的一项具体工程。多数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高校内传承南音即是高校服务地方文化事业、服务社会最好方式之一。在高校内接受了南音“非遗”教育的青年学生,当他们大批走出校园时,将成为地方保护和传承南音等“非遗”的有生力量,而地方高校在开展南音传承工作所累积下的师资力量、智力资源等,则能为地方南音传承和创新工作提供有效支持。相对于地方其他类型单位、其他层次教育机构,高校在组织、开展南音保护与传承活动中,有着更加突出的优势。

二、基于地方高校的南音传承模式涵义

南音传承模式在地方高校内开展推行,也就带有育人模式、培养模式的性质,因此该模式并不是简单的方法,也不是方法的综合。所谓育人(教学)模式,应蕴含某种育人(教学)思想或理论,我们一般称谓的育人(教学)模式是育人(教学)思想、理论的具体化[3]。目前,地方高校施行南音传承模式,所依据的思想和理论均应由分析和关注青年受众接受南音的特点以及社会文明建设需要而来。

被现代多元娱乐方式包围的青年学生,多数钟情现代流行文化,南音的唱法唱腔等表演艺术,都很难对应青年群体文娱的兴趣点;另外,南音特殊而又颇具难度的演奏技术,也大大削弱青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者,作为南音艺术元素之一的闽南语,在青年学生中也并不太广泛流行:这些都决定南音的传承不仅仅需要技艺传授,更需要结合教育规律、文化规律、学生身心特点等构建培养机制,引导和培养青年学生逐渐认识南音、爱好南音、传播南音。培养机制所要达到的目标,往往就是需要通过育人(教学)模式来实现。

南音“非遗”传承,需要全民性的群众基础。在地方高校传承南音,不能仅仅将眼光锁定在具备特殊条件(如开设艺术专业)的地方高校中,因此,所谓的地方高校南音传承模式在涵义上还应体现普适性、可移植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如此,地方高校才能真正将共同保护传承“非遗”的历史使命付诸实践。

三、地方高校南音传承模式的实施

(一)设置专业和深化专业内涵,培养南音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专业人才

在泉州市地方高校中,泉州师范学院在南音专业人才培养上走过长期的探索道路。2003年泉州师范学院开始设立南音专业,首次将中国民间乐种引入高校本科专业中。2011年,泉州师范学院于南音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泉州南音学院,扩大招生规模。泉州师范学院在南音人才培养所做的尝试和探索,起到了示范性作用。对于有艺术专业的高校来说,它们在开设南音专业基础上,还应不断提升办学规模和效益。对于没有艺术专业的高校来说,也要善于用加法思维在相关专业基础上深化专业内涵,凸显南音“非遗”人才培养的亮点和特色。当前,文化艺术创意产业方兴未艾,文化艺术业态融合趋势显现,这些为南音传承创造多种可能和生机,地方高校在开展南音传承和教育时,要探索和解决立体型专业建设、系统性课程建设等问题。如,可用文化传播学视角看南音人才培养,用产业化视角看南音人才培养,由此在影视传播、旅游策划等相关专业教学中,融入南音传承推广案例,或指导学生围绕南音尝试创业设计等,以此培养将来能在地方专事南音传播或南音艺术产业化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二)开设南音通识课程,选修课程

地方高校在设置南音艺术特色课程时,可以打破传统学科课程体系常规,构建以南音保护传承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扩大南音文化受众面。一方面可在现有文化通识、公共基础、专业教育等课程中融入南音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大力开发南音艺术文化选修校本课程,开设南音名剧赏析、闽南方言学习等专项选修课,吸收和培养南音爱好者。

地方高校开设南音通识课、选修课,教学上可聘请一些校外南音表演艺术家、南音艺术文化研究学者来校兼课,也可带领学生到南音社团、演出实地等调研参观,让学生与南音有更多接触,切身感受南音的独特艺术魅力。

(三)建设南音教学资源库

南音艺术文化源远流长,存录方式多样,展演辅助道具、服饰、配饰等原始实物资料和借助绘图、录音、摄像、摄影、文字文本等二次记录的资料[4],都是南音艺术文化宝贵的表现形式,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积极建设南音教学资源库,做好南音信息载体的收集、保存。

高校是文化信息保存中心,更是信息传播的重要阵地,校园内的图书馆、档案室、陈列馆、报告厅、展览馆、表演礼堂、艺术中心等,都可成为南音教学资源库的存放、展示、利用场所。高校内完备的信息网络设备也非常有利于南音文化资料系统化的收集、整理、保存。地方高校应主动建设南音信息资料中心,进行南音艺术文化的宣传、展示、会演、交流等活动,拓宽南音文化宣传和推广渠道。

(四)开展南音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的第二课堂。地方高校可组织动员广大师生成立南音艺术文化社团,以此为主体,开展南音演出、南音艺术知识讲座、南音技艺展示会、南音知识竞赛、南音专题报告等校园活动。在社团活动中,邀请传承人、专家进校开设专题讲座或演出,活动后安排学生与传承人、专家进行互动,让学生第一手接触南音艺术文化,形成感性认知;可邀请传承人、专家与学生一起进行南音作品创新创作,带动学生体验南音艺术活动,培养学生对南音文化的感情。

“非遗”也是高校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较为关注的一种课题。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选择南音“非遗”为对象进行社会实践或专题研究。指导学生深入南音艺术表演实地,走访南音社团、南音艺术传承人、南音艺术表演者,与专业艺术工作者进行交流,了解南音艺术传承发展的现状,或指导学生深入南音艺术受众群体,深入乡镇、社区了解广大市民接受南音艺术的情况,向南音爱好者宣传普及南音文化等,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撰写实践总结或专题报告。

(五)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协同传承南音文化

保护传承“非遗”,事关人类文化命脉延续,社会各界应共同关心和参与。201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中,分题报告《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指出,“非遗”传承应走协同创新之路,以形成“非遗”保护新合力[5]。该报告还举了泉州南音文化传承发展的协同创新的成功事例。张泰城等[4]通过研究,认为地方高校在传承“非遗”上,可与政府部门、企业合作,深入开展民俗表演等文体活动。加强多方力量合作,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效果,已经成了人们共识。泉州市的地方高校也应在文化发展战略方针指引下,深化与社会各界力量的合作,通过参与组建南音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参与南音传承基地建设、参与南音艺术节筹备举办等,使南音文化的协同传承工作结出更多硕果。

四、结束语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文化需要先行。泉州地方高校应把握文化发展战略机遇,主动作为,在保护传承南音“非遗”方面既担负历史使命,也促进自身办学实力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地方高校在保护传承“非遗”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优势和影响力,但这种优势和影响力需要通过“非遗”传承模式的构建以进一步实现。地方高校应以育人思想或理论为指导,构建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南音传承模式,实现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多方面职能。

[1]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271.

[2] 宋俊华,倪彩霞,李惠,等.2012年度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M]∥康保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66.

[3] 赖志奎,方善森.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137-138.

[4] 张泰城,龚奎林.高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与路径探究[J].江苏高教,2012(6):36.

[5] 董帅.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M]∥宋俊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03.

猜你喜欢

南音泉州文化遗产
泉州
弦管南音“固首”体系研究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庄丽芬 让南音流传得更远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李进杰的南音情
活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