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地高辛与氢氯噻嗪、螺内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03-07李云
李 云
(句容市句容妇幼保健院内科,江苏 镇江 212400)
快速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地高辛与氢氯噻嗪、螺内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李 云
(句容市句容妇幼保健院内科,江苏 镇江 212400)
目的分析快速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地高辛与氢氯噻嗪、螺内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快速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给予地高辛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方法)和研究组(给予地高辛、氢氯噻嗪、螺内酯三者联合治疗方法)。结果1.两组治疗总体有效率对比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 对快速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地高辛、氢氯噻嗪、螺内酯三者联合治疗方法,效果显著。
快速房颤伴心力衰竭;地高辛;氢氯噻嗪;螺内酯
在临床中,心力衰竭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症候群疾病,它主要是由于患者心脏输血量减少、影响到患者的心脏射血功能而无法满足机体需要而导致的。本文主要是选取我院收治的快速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代表,分析采取地高辛与氢氯噻嗪、螺内酯治疗的临床效果,详细过程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快速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60例,根据数字随机的方法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对照组中,男女分别为17、13例,年龄范围41~73岁,中位年龄(56.3±1.2)岁;研究组中,男女分别为16、14例,年龄范围为42~77岁,中位年龄为(56.5±1.3)岁。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基础常规治疗:给予氧气吸入治疗、纠正体内电解质、维持酸碱度平衡,并使用抗凝血、扩血管等药物。对照组接受地高辛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方法:患者口服地高辛0.125mg/d;隔日顿服25 mg/d氢氯噻嗪;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研究组添加螺内酯治疗:患者隔日顿服20 mg/d螺内酯[2]。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主要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包来进行验算,若P<0.05表示则代表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分别采用t、x2对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s)进行检验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体有效率对比
两组治疗总体有效率对比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中,30例对照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73.3%(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4例、8例、8例);30例研究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6.7%(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7例、9例、4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用药30 min、用药2 h、24 h心室率对比
对照组治疗之前、用药30 min、用药2 h、24 h等时段的心室率分别为(165.4±24.8)、(147.4±21.5)、(136.71±16.8)、(126.1±14.3);研究组在治疗之前、用药30min、用药2h、24h等时段的心室率分别为(165.6±25.1)、(122.5±14.1)、(112.3±11.8)、(89.8±12.4)。研究组在上述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率为13.3%;研究组出现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率为3.3%。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1可知: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之后,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分别为73.3%和86.7%,两组治疗总体有效率对比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对于快速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来说,采用地高辛、氢氯噻嗪、螺内酯三者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大大的提高了治疗的总体有效率[3-5]。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提示:对于快速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来说,采用地高辛、氢氯噻嗪、螺内酯三者联合治疗,患者的心室率指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这与张晓慧,康慧。地高辛联合氢氯噻嗪、螺内酯对22例慢性心功能不全出院患者心功能的维护治疗研究结果(收治快速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共22例,其中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1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地高辛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氢氯噻嗪、螺内酯治疗,经过治疗后,两组心室率指标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一致[6]。
综合以上所述,地高辛、氢氯噻嗪、螺内酯三者联合在快速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效果良好,安全可靠,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良好,副作用少。为此,该治疗方法值得患者的信赖,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的推广以及应用。
[1] 杨 磊,王世海.地高辛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房颤的临床效果观察[J].海峡药学.2015,23(03):990-993.
[2] 曾定尹,关启刚.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6,23(03):114-116.
[3] 周自强,胡大一,陈 捷,张仁汉,李奎宝,赵秀丽.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16,27(07):114-116.
[4]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专题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23(06):555-557.
[5] 贾新巧.螺内酯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132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31(19):777-779.
[6] 陈志刚,张永莉,刘 辉,岳 兵.氢氯噻嗪早期联合地高辛、螺内酯治疗老年心力衰竭76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3(02):666-668.
R541.75
B
ISSN.2095-8242.2017.38.7463.01
本文编辑: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