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增强CT检查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性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诊断中的研究
2017-03-07王德忠
王德忠
(遵义市中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术前增强CT检查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性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诊断中的研究
王德忠
(遵义市中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目的研究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断中,增强CT检测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30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抽取的患者在术前都接受了增强的CT检查,并根据CT检测结果与患者的各项数据中淋巴结的转移率进行比较,探究他们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中根据肿瘤的直径不同,其淋巴结的转移率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其中将肿瘤的直径分为小于3厘米、3~7厘米以及大于7厘米三组,三组之间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检查还发现病灶程度较强的患者其淋巴结的转移率也会相应加强,比较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利用增强CT检测方式能够有效地检测出肿瘤的直径、淋巴结的转移率。结论术前的增强CT检测与淋巴结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能够准确的确定淋巴结的转移率以及肿瘤的直径,为医生进行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有效地数据。
增强CT检测;淋巴结;非小细胞肺癌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很多的工业建设也迅速发展起来,但是对空气的污染也增强了,现阶段我国的环境条件以及人们不规律的生活作息都增加了肺癌的发病率,使得肺癌成了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1]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是相对较高的,按照生物学特性进行判断,可以将肺癌分为小细胞癌和肺小细胞癌,其中肺小细胞癌因为生长分裂的速度较慢,癌细胞扩散和转移都是相对较晚的,导致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是肺癌的晚期,治疗具有较大的难度,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手术是目前为止综合治疗方法中最有效的,而判断肺癌患者的淋巴结是否出现转移对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讨论术前进行增强CT检测,对检测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30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46例,女性患者84例,年龄在35~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3±5.4)岁;所有的患者在手术前都接受了增强CT检测,进行手术前再次确定患者不存在禁忌症,经诊断均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是在本院进行的增强CT检测。
1.2 检测方法
1.2.1 增强CT检测的方法
我院使用GE64层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肺尖至肾上腺的扫描,将CT机的电压设置为120kV,电流设置为250 mA,层厚为5 mm,增强对比剂用碘海醇,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调节1.5 mL/kg,利用双筒高压注射进行静脉注射,主要测量肿瘤直径最大层面实质中央区、近肺门以及远肺门的边缘区,并取其平均值,病灶的强度主要定义为CT同层扫描的最高值与平均值的差值,并用15 Hu为强度的轻度与明显的分界线。
1.2.2 手术方法以及病理确定方法
手术方法主要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和气管插管,并通过这两种形式进行复合型的全身麻醉[2];手术中患者主要靠健康一侧的单肺进行呼吸,切开手术切口以及观察切口,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增加一个辅助操作口,如果三个切口均存在,应该是以倒三角的形式分布,在患者腋前线第5根肋骨处进行切开入胸,并对切口放置软性保护套对其进行保护,手术中治疗顺序为:肺裂、肺动脉、肺静脉、肺门以及纵膈两处的淋巴结。利用内镜切割缝合器将肺叶支气管切割开,并将病变的组织标本从操作口取出,将肺门和纵膈处的淋巴结进行彻底的清扫,并用温水清洗胸腔;留置引流管并进行逐层的缝合,对组织标本进行石蜡切片,利用苏木素伊红[3]进行染色,观察肿瘤的直径、形态以及着色,以此作为诊断的依据。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2.2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以X²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以t值进行检验,P<0.05为数据之间的比较有明显差异。
2 结 果
经过检测发现肿瘤的直径大小与淋巴结的转移率有一定的关系;其中肿瘤直径小于3厘米的患者有125例,而淋巴结的转移率为40.8%;肿瘤直径在3~7厘米之间的患者有86例,而淋巴结的转移率为72.09%;肿瘤直径大于7厘米的患者有19例,而淋巴结的转移率为100%。三组之间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过检查发现所有参加检测患者中有118例患者为病灶轻度强化,淋巴结的转移率为62.71%;有112例患者为病灶明显强化,淋巴结的转移率为78.57%,两组之间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方式,而手术前了解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以及转移的部位等基本信息,能够为医生提供更加有利的依据,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经过检测可以发现病灶的强化程度以及肿瘤的大小都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率的因素,而使用增强CT检测可以有效的检测出肿瘤的直径大小以及病灶的强化程度,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1] 赵 林,李会菊,李晓阳,邢国凤,张德江,陈旭荣,杜雅君.术前增强CT检查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性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诊断中的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70-73.
[2] 师从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增强CT检查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的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5(10):154-155.
R734.2
B
ISSN.2095-8242.2017.38.7454.01
本文编辑: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