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诸子 解名家
2017-03-07徐念莘
文/ 徐念莘
百家争鸣时期有很多著名的学派,如儒、道、法、墨等等,虽然其中一些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洪流当中,但是至少他们都曾经存在过,并且为人们所熟知,但是你知道诸家之中还有一个“名家”吗?
名家是诸子百家之一。在先秦时期,名家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的传输思想学问与学术,名家重视“名”(概念)和“实”(事物的状况)关系的符号、工具、载体为中心的相互传播、表达、交流的研究与运作。名家是协助权威者的能量气场延续,它自身并无相同的政治思想或经济主张,仅仅是因为他们都以“名”为研究对象,并以此区别于其他国学的学派。
名家思想渊源主要有二,一为儒,一为墨。此外,先秦时期的法家和道家也对名学的产生有所影响。早期法家如子产等人的实践是名家思想产生的先决条件。他们顺应历史潮流,纷纷在各国制定并公布新的成文法,从实践上影响了名家的学术思想。而道家特别是庄子主张的"无名"、"非辩",也从反面为名家思想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材料。
时值春秋战国,社会剧烈动荡,在那个礼崩乐坏的年代,有识之士纷纷起而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治国之道。一时百家争鸣,诚如庄子所言"天下大乱,圣贤不明,道德不一。"隐藏在这一现象背后的是社会构成对比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各诸侯、新兴势力崛起,其内外矛盾在不同程度上激化,传统士大夫阶层利益受到威胁。社会动荡使得礼治、德治、法治成为学术争论的焦点之一,而名家思想就产生于这样的背景之下。
名家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谈所著《论六家之精要》,谓“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故名家以“正名实”为旨。名家之“名”,是名称,名称是指物而有。如果物代表一种实体的概念,对名称的探讨则为一种分析概念的认识论课题。在先秦哲学思想的探讨中,对于“物”的意涵研究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伦理的及政治的,其二是指形上的与逻辑的。对于前者,从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子,道家的老、庄,以及法家的所有人物都有其不同的主张,其中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实的定义各有不同,有从道德上着眼、有从职分上着眼、有从能力上着眼 ,也有从感官所及的事物上着眼;但其大要,皆不脱以此辨析作为其学说主张在方法学上的出发点,所谓“正名实”思想的广义解释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成立的。
如果要谈到纯粹的方法学研究,或专门从事概念分析,试图建立思维法则的共通原理,那就非所谓名家莫属了。以惠施、公孙龙为代表的名家就是以这种逻辑及形上学的命题之研究为其理论兴趣,发展出“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学派。
惠施(约公元前370年—前310年),战国时期的宋国人,与庄子同一时代,并且两人既是好友又是论敌。庄周在《庄子》一书中说:“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学富五车的代表,由此我们可知惠子是学问渊博的学者。简言之,惠施的名辨思想较具形上学特色,其著名的“历物十事”涉及探讨万物的本质与关系、宇宙与空间、大小与同异、相对与绝对等问题,反映出纯智性的思想体系。在政治上,惠子提出“去尊”,但是具体内容并没有留传下来,应该是意味着人与人之见的平等。这种“去尊”的平等观在中国思想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惠子和公孙龙还提出了“偃兵”,反对用暴力统一天下。
在《庄子·天下篇》中,惠子提出了十个命题,被称为"历物十事"。可惜的是,这十个命题只流 传下十句话,并没有具体内容和详细论证。历代学者,都曾根据惠子的逻辑思维,提出自己的看法来论证。在《庄子·天下篇》中,名家还提出了“鸡三足”、“火不热”、“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白狗黑”等二十一个命题。名家最著名的命题,是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
公孙龙(约公元前325—前250年),赵国人。生平事迹不详。《史记·仲尼弟子列 传》中,太史公认为,公孙龙是孔子的弟子,字子石,楚人或卫人。据说公孙龙游说各国,与人论辩,经常获胜,而庄子评论说:"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 不过可能也输过一次了,"五行学家"邹衍来到赵国和公孙龙辩了很长时间,最后公孙龙理屈词穷。
公孙龙的名辩思想相对而言更着重于认识论上经常探讨的问题,如认识能力的恰当应用、认识作用的可能条件、认识对象的详细分析、认识范围的明确界定等,使得他的学术思辨的纯粹度要高于惠施,而其成就也超过惠施远甚。
作为名家学派的代表,其“白马非马”的假说是这样的:某一天,龙子牵一匹白马出关被阻,便以白马非马的命题与守关之人展开辩论,守关的人辩不过他,公孙龙就牵着马出关去了(或说,他还是不得出关)。公孙龙说,白马为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夫言色则形不当与,言形则色不宜从,今合以为物,非也。如求白马于厩中,无有,而有骊色之马,然不可以应有白马也。不可以应有白马,则所求之马亡矣;亡则白马竟非马。龙子此番辩论的大意就是:“马”指的是马的形态,“白马”指的是马的颜色,而形态不等于颜色,所以白马不是马。这在逻辑学上是一个典型的偷换概念的例子。他把“白马”和“马”这两个不同的概念,用在了一个问题里来进行论证,并作为同等意义上的概念来分析。在哲学上,这是把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混淆了。
基本上,以概念本身的分析及思维结构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名,在传统中国学术阵营里的地位并不高,其影响也十分有限,在古典社会,特别是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名家便于汉代迅速消亡。即使如公孙龙子的逻辑探索及概念分析成就不下于西方早期的逻辑发展,但终究未能在过于重视学为实用的中国思想史上获得重视,影响所及,则为国人的概念性思维不能发展,图象式、实用性及服务性的思想方式则主导中国人的思想习惯久久不能改变,对于认识论的研究,甚至纯科学理论的发展都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名家未有大名,这未尝不是一种可叹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