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享科学之美—浅议卞毓麟作品的科普神韵

2017-03-07

科普创作 2017年3期
关键词:追星月球科普

如果故事更早地开始,在太阳光长久的刺激下,约5亿年前,地球上的生物第一次进化出眼睛,那时三叶虫使用的是单晶、透明的方解石来组成眼睛的透镜。虽然它们的眼睛不像后来生物进化出来的晶状体那样可以调焦,但这可是地球上的生物第一次能够看到星光。如果把人类第一次抬头长久地凝视星空作为文明的开端,到现在也才过去几千年,在这几千年中,我们为什么“追星”呢?因为星空是如此的深邃而美丽。

卞毓麟对于星空之美的理解很深,在《追星——关于天文、历史、艺术与宗教的传奇》(以下简称《追星》)一书中,卞毓麟说这是在沟通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方面做的一点新尝试。在笔者看来,《追星》一书是卞毓麟以不同时期人类的视角来重新发现星空的美丽,不管是科学的、历史的还是宗教的,星空都是美丽的。

《追星》一书通过几个故事展现出这样一幅画卷,每个时期的人类都从各个方面尝试着去认识真理、去发现美,不论是科学的、艺术的、宗教的。各个故事相对独立,却又因为人类对星空认识的发展主线串在一起。

卞毓麟的故事脚本构思非常巧妙,读《追星》一书会有很强的画面感,让笔者想起了一部电影——《云图》,这部电影讲述了6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这些故事发生在人类浩瀚历史的不同空间和时间内,却呼应了同一个主题——人类对自由不懈的追求。而卞毓麟的《追星》一书题材完全原创,主题鲜明,各个故事又非常有趣,笔者认为如果拍成纪录片再合适不过了。

除了卞毓麟的科普作品,《恬淡悠阅:卞毓麟书事选录》一书读起来真是特别开心。自从在初中读了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不仅成了阿西莫夫的粉丝,还成了一个科幻迷。书架上整整齐齐摆放着的一套《基地》(叶李华译,天地出版社)正是2005年出版的版本,所以读到卞毓麟写的《望断“基地”三十年》时非常激动,虽然在彼时彼地,但是猜想笔者的激动心情与卞毓麟老师撰写这篇文章时应该是颇有共鸣的。

图1 《追星》(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

还有一本卞毓麟作为主要策划人之一的“哲人石丛书”,也在我成长道路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迹,像《确定性的终结》和《暗淡蓝点》都是我最早接触到的科普作品之一,卞毓麟间接地影响着笔者的人生。读完卞毓麟老师的《恬淡悠阅》,又找来书中提到的《推销银河系的人:博克传》和《孤独的科学之路:钱德拉塞卡传》来读,受益匪浅。

图2 《恬淡悠阅》(科学普及出版社,2015年)

通读了卞毓麟老师的几本著作之后,我深深地被他对天文、对科学的热爱感动了,只有真正的热爱才能写出如此优美而有趣的作品。

这也让我认识到,科普不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不是枯燥地说教,也不是炫耀自己的知识,科普应该是把自己对科学之美的理解、对科学的热爱分享给别人。告诉他们科学是美的,科学是好玩的、有趣的。其实,卞毓麟就是这样一位与大众分享科学之美的天文学家、科普大家。

难得的是,像《追星》一书所展现出来的那样,卞毓麟对美的追求与探讨并不只限于天文学,甚至不限于科学,科学和人文艺术其实是殊途同归的,都是对美的追求。

图3 《追星》(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

《追星》一书,单说书名中的“追”字就取得格外妙。“追星一族”通常指各路明星的崇拜者,那把“追星”二字用在真正字面上的追求科学上,更是能体现出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另外,“追”字还代表着一种坚持、执着、不畏困难追求真理的精神。卞毓麟老师用一个“追”字精辟地总结了人类在科学上的探索历程——曲折但坚定!

卞毓麟知识渊博,特别能发现事物间的一些巧妙联系,读起来妙趣横生,让人印象深刻。如天王星的发现者赫歇尔享年84岁,恰好等于天王星的公转周期。另外,看上去只是宕开一笔提到了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夜》,反映了当时欧洲教会强大而专横的统治。对此卞毓麟在书中这样写道:“‘夜’在欧洲持续了很久,然而它终究掩不住真理的曙光。”米开朗基罗在结束了他漫长痛苦一生之后的第3天,伽利略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带来了科学的曙光。这两者都是真善美的追求者,在各自追求美的曲折道路上不畏强权,不畏“夜”的阴影,坚定前行。

卞毓麟老师在《追星》一书中以独特的内容编排方式,紧扣主题,刻画了很多天文史上的重要人物。有哈雷、第谷、开普勒、牛顿、赫歇尔等,还有中国的郭守敬、张钰哲、李珩,不仅介绍了其科学成就,还详尽地描绘了他们的社会生活背景。此外,更是交相辉映地介绍了许多文化巨人,像米开朗基罗、培根、济慈、莎士比亚、汤显祖等。

读者不难发现,卞毓麟用心良苦地将这些科学巨人、文化巨人联系在一起,更是为了激励我们在前辈先贤照亮的道路上不畏艰难,继续勇敢前进。

卞毓麟在讲述这些科学发现、探索历程的故事时,让人深刻品味到科学的精神、人类理性思维与客观世界规律的和谐统一。现代浮躁的社会风气更需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卞毓麟通过他笔下的一个个故事引导读者思考,感受科学光辉中的真与美,潜移默化地传播着科学精神。笔者认为这才是科普真正应该做的。

另外,《中国科普佳作精选——梦天集》中的一篇小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科学注——甲戌中秋偶成》,也是卞毓麟将科学与人文结合得特别好的范例。

卞毓麟别开生面地给苏轼脍炙人口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科学注释。将“起舞,何似在人间”这样解释道:“月球表面重力约为地球表面重力的1/6,故航天员在月球上行动显得非常飘然优雅。若在月球上举行运动会,则无论是跳高、跳远,还是铁饼、铅球,都会远远突破地球上的记录。在月球上翩翩起舞,自然也就不似在人间了。”看过航天员在月球表面行动视频的读者,看到“飘然优雅”四个字一定心领神会,航天员的行动确实是飘然优雅的,像是在翩翩起舞。

而且在广袤的月球上,卞毓麟将其与“起舞弄清影”这个孤独的文学意象结合起来,更是让人拍案叫绝。这样几个优美的文学意象和月球的表面重力结合起来,还紧扣了苏轼这首词的月亮主题。这诠释的文字本身何尝不是一种优雅呢?

这篇科普小品中的其他注释也相当精彩,以“明月”解释了月光其实是月球表面对太阳光的反射;“几时有”“阴晴圆缺”说明了月相的成因;“青天”引出地球大气对太阳光中同颜色的成分散射效果各异,所以天看起来是蓝色的等。以现在流行的语言来说,这篇文章各种脑洞大开,精彩的点子像观看一场焰火大会一样,一个个绚烂地炸开,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科普佳作!

卞毓麟就像这样把美和真、科学与人文巧妙结合,交相辉映,给读者以无限的启迪。更难能可贵的是,卞毓麟用这样优雅而有趣的文笔,来把科学之美分享给大众,对象不一定是青少年,成年人也需要科普。美的科普作品能让大众更加亲近科学,建立这种亲近感对于科普来说至关重要。科学的美不是高高在上的,但绝不是很容易就能感受到的,卞毓麟老师用严谨而优美的语言,削弱了大众对科学的疏离感,拉近了公众和科学的距离。

很特殊的一些经历,让笔者注定和科普有着不解之缘。与卞毓麟的儿时理想一样,笔者也想成为一名天文学家,记得小时候还给圣诞老人写过一封信,希望有一个天文学家做朋友。后来,真的收到了一个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寄过来的礼物。于是这段奇遇在我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被一个小小的圣诞礼物点燃起天文梦想的我,希望像那位天文学家一样,把这个梦想传递给更多的孩子。现在,卞毓麟更是点燃了我心里科普的理想与使命感。

作为年轻的天文人,我们要像卞老师一样心怀科普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做科学传播的时候发挥出自己的优势。随着技术的发展,科普的媒介远远不仅限于书本、电视等,互动的方式也不只有讲座这一种形式。近年来涌现出非常多优秀的天文科普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充分利用了网络传媒的优势,让大众在零碎的时间也能接受到科学的熏陶。另外,像知乎、分答等在线答疑的平台也是能和大众很好地互动的形式,和传统科普讲座很不一样,在这些问答平台上,能针对性地解答大众在科学上的疑问。

在已有的这些新兴科普方式以外,能否会有更加活泼的,更亲近年轻人的科普形式呢?我想是有的。直播平台的兴起与繁荣其实也给科普带来了新的渠道,和普通的科普讲座一样,直播也是在线同时面对很多观众,观众也能实时地和直播人互动,其优势在于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而且在形式上更能使年轻人,尤其是喜爱直播的青少年觉得亲近。

除了和观众实时互动,还有一种互动也深受大众喜欢,那就是把一些科学知识开发成游戏或者应用。不像讲座等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大众玩游戏或者使用应用的时候是一个主动探索的互动过程。如果我们能发挥自己的技术长处,把科学知识变成一个个活泼、有趣的游戏,一定会吸引更多的人来与科学亲密接触。

天文科普任重道远,更需要我们新一代的天文人来继承。卞毓麟已经树立了一个榜样,虽然科普有了更多的形式和平台,但更重要的还是科普精神,卞毓麟所探索并传达的科学之美永不过时。我希望将来能像卞毓麟一样,能把科学的美分享给更多的人,让他们更亲近科学,享受科学带来的快乐。

猜你喜欢

追星月球科普
全球拍天宫 “追星”少年拍不停
到月球上“飙车”
陪我去月球
月球上的另一个我
“追星”女孩鲍硕
科普达人养成记
编辑部追星日常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追星不如追艺术 赶上看展览的漫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