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繁荣科学文艺创作
2017-03-07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期间,我正在全国各地巡讲。习近平同志的报告我是认认真真全部听了的。心下认同,也一度热泪盈眶。因为报告倡导的坚持自己国家的文化自信,不跟风,不媚俗,不崇外,坚持为少年儿童创作既有科学启迪、又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一直是我的追求,且仍在为之努力。
做任何一件事情,初心都很重要。
我始终认为,在人的一生中,少年儿童时期的教育是最为重要的,可以影响到个人的未来,也就是影响到人类的未来。所以,坚持儿童文学作品的寓教于乐特质,是我创作的初心。我的作品大概可分三个系列:一个是科学童话,如《酷蚁安特儿》《大杜鹃育儿记》《永远的月亮岛》《来自宇宙的水精灵》等,力求把科学知识或环保理念融入童话故事,激发孩子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培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愫;二是纪实性童话,如《我叫猪坚强》《神奇的鸟叔叔》《垃圾狗和鞋底鼠王》等,将现实中的动物奇迹用童话的形式演绎,让读者感受生命奇迹传递的优秀精神,思考生命的意义;第三种是最近尝试的一种新的环保绿色主题的少儿神话,如《骑龙鱼的水娃》,试图将全人类关注的环保热点,用中国传统的神话叙事手法表现,唤起孩子们珍爱水资源和担当天下的情怀。可以说无论进行哪类创作,我都会想到孩子是否喜欢阅读,对他们的成长会有怎样的帮助,对他们的未来能有什么样的影响。我常说,当一个作者想提笔为少年儿童写作的时候,无论他是否愿意,就已经站在人生导师的位置上了。所以,一个儿童文学作者,应有敬畏之心。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支撑。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没有强大的文化,就无法支撑强大的经济发展,更谈不上令人信服的影响力。
我们都知道,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是比单纯的知识给予更为重要的方式。而科学文艺,特别是科学童话、科学诗、科普剧、科普动漫、少儿科学幻想等文艺题材,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无疑是非常受欢迎的。这里不仅有对学习科学知识兴趣的激发,也有文学艺术的滋养和对未来科学想象力的培育。
科普是一种教育,是一种对学校正规教育的补充和继续。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普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习近平同志说过,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正因为如此,才有千千万万的科普人努力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将更多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传递给需要的受众群,目的是让孕育科技创新的土壤更厚沃一些;让青少年的视野更开阔、想象力更科学一些;让更多的公民对追求真理的意识更清晰一些、对人生价值的考量更理性崇高一些。
十几年来,我主要的创作和研究方向是科学童话。但为了更好地完成中国科普作协指派的关于科普创作的讲座任务,培养更多的科学文艺创作人才,也不断尝试其他科学文艺形式的创作,比如科学诗、科学小品、科学散文、科普报告文学、科普剧、科幻等,以探索科普创作的规律。这个过程让自己不断进步,对科学文艺的发展和前景也更有信心。
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长期从事科技哲学研究的马来平教授在《科普理论要义》中提出重塑“中国主流科学技术观”的论点,认为科学技术不仅仅是生产力,也是产生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的重要源泉之一。“在整个人类文化中,科学是发展速度最快、最有力量、最富时代精神的文化。”“科技文化不仅发展速度遥遥领先于其他任何一种文化形式,而且对其他文化形式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速度起一种引领和提升作用。” 所以,大力发展科学文艺,创作出最富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超越说教的桎梏,以公众乐意接受的形式激发大家对科学的兴趣和关注度,是非常值得大力提倡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挺直灵魂的脊梁。科学文艺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不仅能给文艺创作注入鲜活的时代风貌和科学精神,其寓教于乐的特质还能融合青少年的核心素养教育,为培育能担负未来大任的人才做出贡献。
作为一个作家,能够做到的就是安安静静写出孩子喜欢且能寓教于乐的作品。长篇科普童话“酷蚁安特儿”系列作品是这样,经过长达近10年的磨砺;长篇绿色主题神话《骑龙鱼的水娃》也是这样,创作过程夜以继日,曾近4个月没见过一个亲友。值得欣慰的是,这样的创作心境至今仍在,还可以继续写作。
科学文艺的生命力在于传播。
如何让优秀的科学文艺作品通过各种传媒形式产生更加广泛的影响力,是值得用心研究和勇于践行的。如果能让携带着知识、趣味、教育意义的作品用新媒体形式多向传播或产业化,让公众对知识获取的兴趣发自内心的喜欢,让科学精神的传递来自于心领神会,则科学文艺的目的就达到了。我们期待本土的科学文艺作品能搬上舞台,也有话剧《哥本哈根》一般的深度;我们期待本土的科幻作品能搬上屏幕,也有《盗梦空间》一样的新意;我们更期待本土的科学童话能变成中国的迪士尼,且有超越其精神内涵的情怀。
我想会的,因为更多的科普人正在践行,步履坚定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