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法是内容”的认识与实践
——水平三《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一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7-03-07张雪丹浙江省温州市建设小学325000
张雪丹 (浙江省温州市建设小学,325000)
在本次四地体育名师工作室教学联盟研讨活动中,笔者代表蔡景台名师工作室,承担了水平三投掷单元第二课时《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课堂展示。课堂上,笔者在传统投掷教学基础上,增加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层次性、科学性,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以及课的练习密度和强度都得到了展现,获得了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课后,浙江省体育教研员余立峰进行了点评,对《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三维度”作了深入解读,特别指出“练习方法是内容”这一理念,让笔者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和《纲要》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指导思想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按照《课标》《纲要》精神,以课堂“七个一”为标准,教学中采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通过探究、合作、自主学习,找到前抛实心球掷远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从而让学生体验学以致用的成功感,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的健身意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材分析
投掷作为体育活动中常见的基本运动技能,是贴近生活的技能,也是身体基本活动之一。对学生上下肢的协调用力、动作速度、上肢力量、空间感知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锻炼价值,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遵守纪律、服从指挥、相互合作、安全运动的意识。本课选自省编教材水平三必学内容田径中投掷类教材(第二课时)《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以在组合练习中做出原地前掷实心球动作为技能目标,通过多种姿势前掷实心球,学习蹬地、收腹、用力挥臂的用力方法,从而解决动作教学重点;通过游戏、比赛等练习方法,提高实心球掷远能力,从而突破“全身协调用力”难点。本课学习为以后移动投掷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力量小、协调性差,怕重,其思维还不完善,对于说教过多、枯燥专业的术语讲解不易接受。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以任务比赛为契机,先练后教,通过“坐、跪、站”三种姿势的前掷比远,拉近学生与实心球距离,使学生在体验中找到发力部位,在“思、练、学”中不知不觉掌握技能。结合该年龄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将双手前掷实心球技术方法、要领进行提炼,通过口诀——口令——节奏的变化,且语言力求易懂、易记,使学生对技术要领有了生动形象的理解,更容易学会技能。
四、设计思路
基于对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以实心球为载体,多种练习方法为内容,通过走进实心球——慢跑图形;感知实心球——“动感”球操;学会实心球——前掷投远;运用实心球——“发电报”游戏;拓展实心球——“牵拉球”放松等设计,达到技术巩固和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常规与热身活动(8min)
1.常规教育与队列练习;
2.慢跑图形(配乐);
3.动感球操(4×8拍)。
设计意图:利用地上放置的实心球进行跑图形练习,除了达到热身目的之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在欢快的音乐中,简洁紧凑的球操中融入球性练习,提高学生控球能力,避免出现脱手现象,克服害怕心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身心准备。
(二)专项引导练习——两人传递球(2min)
设计意图:背向两人传递球旨在让学生体验背弓动作,头上传球时强调身体后仰、手臂充分伸直等,为主教材学习做好铺垫。
(三)投掷:原地双手投掷实心球练习方法(14min)
1.三种姿势(坐、跪、站)比投远。要求:体验发力部位,找到发力部位掷远方法。
2.双手前掷实心球(口诀、口令、节奏)练习。要求:精讲优练,技能与体能并重。
3.挑战赛:谁是“神投手”。要求:以赛促学、以赛激趣、以赛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改变动作如坐、跪、站的练习方法,改变条件如口诀、口令、节奏的练习方法,改变任务如投过第一条线即过关、投过第二条线为超人,利用以上单一技术的多种练习方法巩固原地双手前掷实心球技术,从而提高掷远能力。
(四)体能:“发电报”游戏(8min)
设计意图:发电报游戏是将“投+跑”以游戏方式进行组合练习,不仅能够在练习中提高技术,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体能;并且符合身体全面发展的原则,弥补了主教材投掷练习的片面性,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在游戏中得到全面、协调锻炼和发展。
(五)整理放松部分(3min)
1.放松“牵拉球”(配乐);
2.课堂小结;
3.回收器材,师生再见。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优美舒缓的音乐声中,用实心球通过身体变化进行静力性牵拉放松。教会学生放松方法,开拓学生思维,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六、课后反思
(一)体现“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
为落实《课标》理念,浙江省推出具体实施方案《纲要》,要求从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单元。实施过程中,要求针对“技术”维度,有技术和动作方法作为内容;针对“体能”维度,有练习方法作为内容;针对“运用”维度有运用方法作为内容。本节课教材内容“各种形式的双手投掷方法”是五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课时比例按照1∶2∶1进行分配,体能单元课时量最多,技术和运用相对少。共安排了6课时。第1课时主要解决正确动作概念的建立;第2~5课时,围绕技术开展形式、任务改变的练习与组合练习,发展体能并提高技术水平;第6课时,利用比赛和游戏形式运用技能,提高实践能力。本课《原地双手前掷实心球练习方法》为第2课时,旨在以双手前掷技术为载体,通过单一、组合的练习方法发展学生体能。课时设计中,笔者巧妙运用体能组合练习“发电报”游戏,即学生在完成每次投掷后,须完成10m折返跑的体能练习。这些游戏和练习,都是以“技术”为基础,凸显“体能”和“运用”两个维度,实现以技术为载体,以体能发展为核心,以提升能力为目标,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益和实现教材价值。
(二)体现“教学方法”是内容
《课标》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健康知识、技能、方法为主要内容。即“方法”也是课程内容之一。这也是余立峰老师一直重申的问题。“你有把方法当作内容教吗?”纵观自己这堂投掷课,其教学策略或练习方法是按照“教材三个一”设计,即单一的身体练习和以此为核心的组合练习、游戏等。首先安排坐、跪、站三种姿势前掷实心球,是通过条件变化的练习方法,作为提高学生前掷实心球动作的内容,发展学生手臂、腰腹、下肢的力量;再安排如“发电报”体能游戏,是以游戏形式来呈现组合练习,作为提高学生掷远能力的内容,发展学生的体能、运用能力。从单一“投掷”内容教学中脱离出来,针对同一教材,针对不同水平学生,不再是采用单调重复的练习方法,而是通过改变动作、任务、条件等因素丰富练习形式,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就不会再出现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尴尬。
(三)不足之处
纵观自己这堂投掷课,设计、授课都符合《课标》要求,做到了课堂“七个一”要求。但本课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学习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课堂上,笔者没有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小组学习。学生基本是单一个体在体验学习,以致于没有形成生生之间互动。点评环节,余立峰老师建议在三种姿势体验中创设两人一组的合作关系,即一人尝试动作,另一人观察总结。笔者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教学。
这次活动,从备课修改、授课实践、专家点评到反思启发。笔者深切感受到,优化体育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就要转变传统体育教学思想,落实“三个维度”构建单元理念,践行“方法是内容”。这是笔者在本次展示教学中的最深刻的体会。
点评(有效学习角度):掌握学习方法是进行有效学习的关键
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就体育课堂教学而言,学生的学习方法一般有听讲法、观察法、实际操作法等。
一、学习体育基本方法之听讲法
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表情和身体动作,还要聆听学生在听讲过程中发出的声音,从而判断课堂上学生听讲的效果。学生是如何想的,或许通过观察难以确切地掌握,但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动作、声音,可以进行推测:学生是否在听,会听还是不会听。在本节课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原地踏步时,高喊“大腿抬高”,学生会接着喊“手臂伸直”“前后左右”“距离对齐”等,学生通过整齐划一的语言、动作及自信的表情足以表达他们原地踏步走的熟练程度。此外,教师在对投掷动作进行讲解时,不是一蹴而成,而是一句一句准确地讲解动作要领,并让学生跟着念,次数多了,学生就记住了,以至后来不用教师讲,大部分学生在练习时也能边练边说出动作技术要领,说明学生不止会听,还会讲。学生正确掌握并使用听讲法,就能在理解和掌握投掷动作过程中有科学依据,从而积极思维,听有所得。听讲法的掌握对学生学习其他体育技能也有积极帮助。
二、学习体育基本方法之观察法
观察法,主要是针对教师或学生在做动作示范时,其他学生对动作的观察情况。对学生观察法的观察,是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观察示范动作的现象及特点的必要手段。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素梅博士曾经指出,教师在课堂上观察学生时,要把握以下关键点:在教师没有提出任何观察点时,学生都在怎么样观察;当教师提出了认真观察的要求时,学生的观察有没有变化;当教师提出具体的观察要求时,学生的观察行为是不是达到了理想化的程度。
本课中,教师自身的投掷示范动作完美,能够将正确优美的规范化动作直接展现给学生,至于教师示范时,学生要观察什么,教师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结果大部分学生因为不知道观察什么,会不知不觉将注意力集中在实心球上,关注教师能投多远。这样的教学难以把“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的理念落实到位。对此,建议教师在做示范前不仅应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更应告诉学生学会观察教师做投掷姿势时两脚的站位、持球后仰手臂的姿势,及实心球出手瞬间身体姿势的变化及出手角度等。这样学生就会带着明确的问题与任务去观察、去学习,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观察法这一学习体育基本方法。
三、学习体育基本方法之实际操作法
实际操作法在体育学科中占重要地位,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实践中,该方法的运用应该关注以下三点。
1.自主练习,达到会学。学生在实际操作练习时,如何练习才能将技术动作掌握得更快、更好、更牢,这就要求学生“会学”,主动自觉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学习。本节课上,学生在进行“谁是神投手”小组合作时,一位学生边练习边问同伴:“你投这么远是怎么投的?”说明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请求同伴的帮助,同伴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给予协助。还有位学生除了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之外,还向前跨两步进行投掷,之后发现比刚才原地投得远,也表现得很开心,说明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创新地练习。其实课中这样的情景较多,教师应更多地将这种主动动脑、会学的理念灌输给学生。
2.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教师应根据动作的规范结构,从实际出发,把相应的教学步骤、教法贯彻到组织教学中去。在组织教法上要坚持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分散后综合的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讲过多次的练习方法之后,能够渐渐地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本课中学生在练习投掷时,教师先教怎么样持球,然后进行运用坐姿掷实心球、跪姿掷实心球练习,再逐渐过渡到站姿投掷实心球练习,最后进行“谁是神投手”的比赛,教师始终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控着节奏。当学生基本掌握动作方法之后,教师又进一步模拟一些组合动作的练习,如“发电报”游戏,从而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且学生反映良好。
3.规范操作,严格要求。规范动作是多次重复强化而建立的一种条件反射,因此,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时间,严格地要求他们按规范要求练习,逐步加强动作规范化定型。本课中,教师的预计练习密度是50%左右,实际达到了46.25%,可以说学生的练习时间是足够的。在有限的练习时间内,必须要高标准、严要求,本课中教师对投掷的动作也是不断进行指导与纠错,不断强化正确的技术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