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方名贵古砚两位文化名人

2017-03-07王鸿葆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天籁铭文

一、来历

我是湖北汉阳人,家乡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在明清时期出过不少进士、翰林、名师、官员,如清康熙帝的启蒙老师熊伯龙,清金石鉴藏家叶东卿,清两广总督叶名琛等,都是从汉阳这块土地上走出去的读书人。因为我特别偏爱文人题刻铭文的砚品,所以总是梦想:能在故乡见到先贤们的文化遗物。2001年春天“福缘天降”,有幸认识了汉阳蔡甸(今武汉市蔡甸区)永安镇刘东成君,在他手中看到了这方“项子京诗文砚”(见下图)。当时,我不知道项子京何等人物,只觉得其砚气息不凡,铭文书刻者,决非泛泛之辈。后经讨价还价,缘于乡亲之情,才以善价得到。急忙回到家中,查资料,细琢磨,方知:项子京就是名冠古今的书画收藏大家项元汴。惊喜之情,无可言表。

二、浅读

这是一件明代文人用砚,长17.5公分,宽13.6公分,高3.2公分。由端石雕制而成,石色青中泛紫,质理坚润、细腻、纯净,呵之有水气,按之现指痕,掂之有压手感,叩之闻瓦木之声。

砚作桃形,端庄凝重,体扁背平,两面有工。砚面浅浮雕一只青鸾双翅抱桃之状,青鸾的双翅垂落,与翻卷的桃叶构成砚缘,中间开墨池和墨堂。鸾翅上的羽毛、桃叶上的筋脉刻画细致生动,形体规整、雅致,有富贵气。

此装饰俗称“青鸾献寿”。青鸾,传说为青色的凤凰类神鸟,桃,为仙桃,是长寿的象征,青鸾与仙桃图饰,寓“永世长存”。

砚体古貌苍苍,堂内有较明显的研磨痕迹,墨锈和包浆自然,纯厚亮润,古色盈盈。再从石质、砚式、雕刻、做工等方面品鉴,具明砚风格特征,为明代砚台中的上乘之作。

砚体有两处铭文。

一处在砚背,有项子京题写的行书铭文(七言诗):“正变上窥仓籀法,流源旁治古今文。雕虫合是壮夫事,目论吾嗤扬子云。项子京题。”三十二字。

另一处在砚身左侧面,有隶书“古砚不容留宿墨”七个大字,后落行书“小松”二字款。

两处铭文,均为“一眼”老刻,无疑。

据铭文可知,三十二字行书铭文(七言诗), 是砚的主题铭文,为砚主人项子京题写。七字隶书铭文,应该是继项子京后另一位收藏者的题识。

从七字隶书铭文看,其书法及刀法,苍劲古雅,功力老辣非凡,足见大家风采。明清时期,字号称“小松”又享有大名者,只有明代的朱缨和清代的黄易。朱缨(1520―1587)为明代著名竹刻家,黄易为清代著名金石篆刻家。孰是孰非?

经查核,“七字隶书铭文”之句,典出明末民族英雄史可法(1601―1645)的二句自勉诗 “古砚不容留宿墨,旧瓶随意插新花”之上句。朱缨卒于1587年,自勉诗问世时,朱缨已去世多年,可以排除;再从书法风格和篆刻功力来推敲,此“小松”是清代的黄易。

再从三十二字行书(诗文)看,项子京何许人?

第一,究其人名与字号,明清两代历史名人中,字号称“子京”的有多人,人名叫“项子京”的,只有明代项元汴一人。第二,查其字体、笔迹、书风,与项元汴的行书风格基本一致。第三,再看诗文内容、思想以及个人经历、作为,也与项元汴本人对得上号。因此,可以认定,其诗文出自项元汴之手,项子京就是项元汴。

项元汴(1525—1590),字子京,号墨林、墨林居士、漆园敖吏、退密斋主人,浙江嘉兴人。明国子生,为项忠后裔。少即英敏,博雅好古,研读文史,工诗文,善绘画,兼擅书法。山水学元代黄公望、倪瓒,书法出入唐智永、元赵孟頫。20岁时父亲病逝,他便放弃仕宦之途,尽孝待奉老母,从此淡泊功名,醉心翰墨,便以收藏鉴赏书画为乐。

项氏家族本为嘉兴名门豪族,家业富厚,项元汴又善于经商,更富甲一方。他有财力支撑,广集名人字画、鼎彝古玩,又能广交朋友,集思广益,同时代的书画、篆刻名家如文彭、文嘉、彭年、陈淳、仇英、董其昌等均与其交往密切,并成了他的收藏顾问。见多而识广,实践出真知,项氏辨别古董真伪的眼力“析及毫发”,当时无人可比。

万历皇帝闻其名,特赐玺书,征他出来做官,他无动于衷,坚辞不去,而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鉴藏文物上。项氏曾得到一架铁琴,上有“天籁”二字,十分喜爱,故将其“学古堂”藏书楼更名为“天籁阁” 。到其晚年,“天籁阁”藏品皆精妙绝伦,数量极丰,其中,所藏书画就有一千多件,尤以藏画著称于世。他应该是中国书画鉴藏史上除皇家内府以外,民间最大的私人收藏家。

项氏有《天籁阁帖》《墨林山堂诗集》《蕉窗九录》等著作。传世画作中有《寿星竹》辑入《石渠宝笈》,《兰竹图》辑入《伦敦中国艺展出品图说》。

可惜的是,项元汴离世不到六十年,明朝灭亡。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攻破嘉兴府,项氏“天籁阁”的全部藏品,均被千夫长汪六水掠夺一空。这些稀世之宝,除一部分流散民间外,大部分珍贵古董、典籍、字画被归入清廷内府。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许多“天籁阁”所珍藏的书画,都钤有“乾隆御览之宝”之类的印章,就是那次被劫掠入宫的。

在项元汴现存的遗物中,所见古砚甚少。乾隆四十六年(1781)编纂完成的《西清砚谱》载古砚二百余件,其中有一件《项元汴铭瓶形端砚》,砚背有隶书“墨林珍赏” 四字主题铭文,后钤篆书“项氏家藏”方形印款,该砚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砚主题铭文是一首“七言诗” ,诗中所嗤笑的“扬子云”, 是指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扬雄。扬雄(公元前53-18年),字子云,西汉蜀郡(今成都)人。早年研究文字、辞赋,并以文章名世,后转而研究哲学而轻视文学艺术。他主张一切言论都应以“五经”为准则,并以鄙薄的口气说过:“辞赋非贤人君子诗之正”,“雕虫镌刻,壮夫不为”。此偏见之说,对后世有消极影响。项元汴认为“雕虫镌刻”博大精深,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雕刻、绘画、书法、诗歌、文学等都是有作为的事业。遂在这件琢制精良的端砚上题写了这首诗,嘲笑扬雄的说法是目论,是浅见无知之说。

此四句“七言诗”,情真意笃,文笔张扬,正是项元汴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思想写照。

斗转星移,此砚碾转流传到清中期,落到了篆刻家黄易的手上。黄易(1744—1802)字大易,号小松,浙江杭州人。黄树谷子,监生,官至济宁运河同知。工诗文,善填词,能书善画,精于篆刻,兼熟隶法,以隶体入款识,古雅而苍秀,深得汉人风韵,驰名当时。书法和篆刻均有成就,黄易作为浙派主要印人,与丁敬、蒋仁、奚冈齐名,为“西冷八家”之一。一生嗜好金石文字,也是品砚高手。

文人之间志趣相通,惺惺相惜,黄易赏读砚铭,睹物生情,遂在砚侧用隶书刻下了“古砚不容留宿墨”七个大字,寄以关爱。此句原意是:“做事要勤奋努力,今日之事今日毕”。黄易借用这句古训,告示后人,言外之意似说:这件古砚很是宝贵,希望你们多加呵护,不要让它蒙尘,使之流芳百世。

综上所述,可以认定,此诗文砚是明代项元汴的遗物,后为清代黄易收藏题铭。

三、简评

此砚石优、形美、工精,古朴典雅,路分很高;历经四百多年沧桑,品质相貌,基本完好;其中,最难得是“一砚两铭”,流传有绪,承载着明清两位文化名人——收藏家项元汴、篆刻家黄易的手迹,一字一珠,文彩照人。故此砚极具文史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弥足珍贵。

王鸿葆,字鸿斋,1941年出生,湖北武汉人。现为中國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联合会会员。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受《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砚》这本书的影响,与砚结缘,开始学习收藏古砚,逐步走上“专题收藏古砚·研究砚文化”的道路并孜孜以求三十余年。迄今已集藏从秦汉到民国较有特色的古砚三百余件。其中,有文人、官人、印人、匠人、方外人,书画家、篆刻家、收藏家,如文彭、项元汴、刘洪、刘一燝、谭元春、金农、司徒文膏、高简、阮元、吴朴堂等名人题刻铭文的砚台三十余件。

2001年退休后,以“研究砚学·弘扬砚文化”为乐事,采取边读书、边研讨、边写作的方法,先后撰写了:诠释、断代、辨伪、考证、投资等“读砚小文章”数十篇。

猜你喜欢

天籁铭文
《文心雕龙》与《文选》铭文研究
自勉
中级车舒适标杆天籁究竟强在哪儿?
西周时期文字浅说
新见所谓“鱼匕”铭文再考
张铎现场助力 全新天籁济南上市
和县馆藏铜镜赏析
读中山王铭文札记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
幸福地聆听天籁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