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熟读文本觅金针

2017-03-07张彩霞

关键词:课本

张彩霞

摘 要:当前的高考作文命题导向论述文的写作。在中学生因为课业负担较重而没有太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情况下,指导学生回到课本,重视课文中写作资源的开发,不失为提高学生论述文写作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论述文写作;课本;有效论证

2016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最大的变化在作文,“考试说明”后面的参考卷特地用黑体字再加着重号的形式醒目地强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如此突出“论述类”,意味着高考作文很可能就是论述文。最后,果不其然。这就改变了已经持续多年的“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的要求。于是,论述文的写作之风迅速吹进了高中校园。再看2017年的“考试说明”,关于作文的第一种题型就是“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可见2017年还要将论述文进行到底。高考的导向很有意义,因为论述文的写作确实十分重要。为此,所有高三语文教师无不在努力指导学生学写论述文,特别是典型的论述类文章,而不是一般的夹叙夹议的文章。平心而论,这也正是教师在学生高中毕业前应做的工作。

那么,如何提高论述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当下很多学生和家长似乎热衷于搜寻“高考佳作”“作文考前60题”之类的“偏方”,殊不知,“偏方”只能侥幸碰巧管用,“良方”才是治病救人的大道。笔者以为,回到课本、重视文本,依然是治疗论述文教学疑难杂症的“对症良方”。

一、文本蕴藏作文素材——为有源头活水来

中学生因为课业负担较重,没有太多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所以最熟悉的还是课本。语文课本中选录的各种文本,虽不能说篇篇经典、字字珠玑,但确有很多可以“经世致用”,甚至作为最好的素材写进作文中。

比如2016年绍兴市“一模”考试作文题:

姬中宪在《传承》这篇小文章里这样写:

小时候和爸爸下跳棋,爸爸教我,下跳棋有两个基本技巧:一是“铺路”,把自己的棋子间隔排开,方便自己腾挪跳跃;二是“借路”,当双方棋子短兵相接时,还要善于借助对方铺好的路,直捣黄龙。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论述类的文章。

这就要抓住关键词“铺路”和“借路”,写出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而教材的文本中恰恰就有很好的例子可以诠释“借路”的重要性,如荀子《劝学》(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以下简称“必修一”,其他同)中的写作素材“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就告诉我们借助外物往往能让理想早日成为现实。司马迁《鸿门宴》(必修三)写项羽兴兵四十万,驻扎于新丰鸿门,威逼刘邦十万军众;刘邦隐忍以行,往项羽驻地赴宴,凭借张良的智谋和自己的勇敢,得以脱险;范增力主消灭刘邦,项伯为报私恩,连夜前往刘邦军营通告张良;宴中,项羽不理睬范增杀死刘邦的暗示,最终错失良机。从这里可以看到不善于抓住机遇,不好好利用身边的谋士,往往会与成功失之交臂。

同样,教材里也有很好的论证“铺路”重要性的例子,《廉颇蔺相如列传》(必修三)写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面对秦昭王毫无惧色,进退有仪,不卑不亢,取得了外交的胜利;渑池之会,秦王以鼓瑟为名羞辱赵王,蔺相如以死相逼,跪请秦王击缶,秦王无奈击缶。这正说明蔺相如是以自己的智慧为自己铺路。

又如最近的绍兴市“二模”考试的作文题,要求以对匠人精神的所思所感,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很多学生不知道何谓匠人,或者错误地将其理解成农民工,实际上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写的《品质》(必修三)中的鞋匠格斯拉恪守职业道德,追求鞋子的品质,精益求精,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不就是工匠精神的最好写照吗?由此可知,匠人精神是一种对自己工作倾注心血的精神,是对尽善尽美的追求,是对事业耐心、专注、坚持的态度。

此外,诸如独立思考主题、爱国思乡主题、坚定信念和逆境成才主题等,在教材中也都有很丰富的例证。由此可见,文本其实也是源头活水,深入理解文本,充分利用教材,就等于准备好了下锅的米,写作时就可以胸有成竹。融会贯通、得心应手地利用文本中的素材,就能顺利地成就考场中的佳作。

二、文本让你学会思维——拨开云雾见天日

有了下锅的米,还必须是一个巧妇,才能做出丰盛的美味佳肴。高中生写论述文时立论的缺陷是什么?答:人云亦云。“立”的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公理、大道理,鲜见独辟蹊径的锐评、新视角。而论述文要求具有深刻性,能从材料中筛选有效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么如何確立观点?我们也可以从熟悉的文本中找到启示,从而拨云见日。

且看《六国论》(必修二)中苏洵是如何立论的:“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为什么会被秦国所灭,苏洵“唯陈言之务去”,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弊在赂秦,让人耳目一新。我们从中可以很好地学习思维,打开写作思路,找到一个最好的立意,并且开门见山,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中心概念,直入正题。

再来看《师说》(必修一)的行文,它开篇立论,第一段就提出了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接着阐述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又指出学者存疑的原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和从师学习的正确途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作者在第一段阐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二段重点批判了“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陋习,并指出了择师的标准,正反对比展开思路,有破有立。论述文的写作,特别是考场作文,就要如此简洁明了、观点鲜亮,而且条理清晰,以最快的速度抓住读者的眼球。

当然,“论”要讲艺术,“述”要多样化。不少学生喜欢在引用例子后直接大发议论,如果老是这样,未免生硬和单调。能不能在记述过程中自然融入自己的倾向和评价?例如老舍的《想北平》(必修一),并没有多少直接对故乡的议论,而是通过一系列对比,就将倾向与评价鲜明地说出来了。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记叙中的某个人物之口来发表看法,或者运用典故来显示观点,等等。总之,认真揣摩学过的文本,将可以得到很多启发。

三、文本启示有效论证——大珠小珠落玉盘

高中生写论述文,最大的困难是只会举例,不会论证。论证时有几个缺陷:整吞整咽,不能条分缕析;以叙代议,不会有力分析;空喊口号,没有实招等。

首先,要解决整吞整咽问题,就要围绕中心论点,巧妙地设置分論点。可以采用并列式结构,横向分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或以时间为序,把“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结合起来,纵深推移,纵向分解,由表及里,逐层分析,步步推进,解决问题。文本中就有很值得借鉴的例子,如《六国论》中以两个分论点来剖析: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而《劝学》篇则从三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一、学习的意义——提高或改变自己;二、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三、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积累、坚持、专一。全文论证思路清晰,结构一目了然。再如《谏太宗十思疏》(必修三)的论证结构更有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提出问题——应当思;分析问题——为何要思;解决问题——怎样思。如此,环环相扣,十分严谨。

其次,要克服以叙代议,就要学会运用多种论证手法。文本中典型的论述文可以为我们提供范例。《师说》就是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综合运用,第二段重点批判了“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陋习,作者借用了三组对比:一、“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得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的结论;二、“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比,得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的结论,带有肯定语气,讽刺了士大夫在从师问题上的学小遗大;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对比,得出“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的结论,带有讽刺语气,讽刺了士大夫之流虚荣自误、迂腐可笑的思想行为。这样层层对比,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深刻揭露了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陋习,具有强烈的说服力。第三段以圣人孔子为例,运用例证法,进一步阐释了师道、师生关系,从正面论证了自己理论的正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再次,要解决问题,就不能空喊口号。在论述文中,想要挤干“唾沫”,拿出“干货”,就要在揭示、辨别、批判之后,提出与众不同的合理的建议,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如《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徵紧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个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安邦治国的重要思想,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其主题是提醒唐太宗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君王必须努力积聚德义,最为可贵的是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十个具体建议。

由此可见,文本就是一个宝藏,只要你找对了方法,关联搜索,有效论证的实例就会像“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纷纷跳到你的面前。教师若能指导学生学会从文本中遴选素材,准确运用素材,挖掘素材的深意,进行拓展延伸、有效论证,就能使素材有尺度、论述有深度、文章有厚度。充分利用文本,何愁写不出征服读者的论述文?

(责任编辑:李益)

猜你喜欢

课本
玩转课本题
长“腿”的课本
课本内外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课本内外
高考复习必须回归课本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悟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