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的时尚产业变迁
2017-03-06王晓涛
王晓涛
【摘要】微信尤其是公众号近年来的崛起迅速在改变着许多行业,包括时尚产业的变迁。曾经由国内一线四大时尚杂志主导的主流媒体在时尚领域内影响力受到冲击,一些个人创办的有原创力的微信公众号成为了时尚领域内不可小觑的新生力量。
【关键词】时尚 微信 互联网+ 自媒体
一、时尚行业草根意见领袖崛起
根据腾讯公司发布的《2015微信生活白皮书》,微信2015年9月平均日登录用户达到5.7亿,一线城市渗透率达到93%,二线城市为69%。微信公众号成为微信的主要服务形式之一,近八成微信用户关注了公众号。
除了传递资讯信息,微信公众号也在改变了着很多领域,尤其是走在咨询前沿的时尚产业,曾经由国内一线四大时尚杂志主导的主流媒体在时尚领域内影响力受到冲击,一些个人创办的有原创力的微信公众号成为了时尚领域内不可小觑的新生力量。据时尚头条网数据统计,国内已有10个时尚生活类的公众号自媒体年收入超过百万人民币。
事实上关于自媒体,目前尚没有明确的定义。比较公认的概念是由美国科技作家、评论员丹·吉尔默提出的。在其著作《自媒体: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中,他提出“自媒体(we media)”最大的特点是“草根”,其本质是“we”。这意味着普通大众也可以发声,只要借助科技手段,就能像媒体一样生产并传播内容。这个传播模式以最初的博客、微博作为发端,最终在微信时代得到爆发式增长。目前,自媒体的主要形式有文字、音频和视频,再具体点,就是写作、语音和视频脱口秀。
微博与微信的起伏造就着一批批新生代时尚自媒体人,改变了时尚产业原有的轨迹。时尚行业的意见领袖(KOL)源于时尚产业起步较早的欧美,他们可以来自各行各业,通过网络媒体分享自己的穿着打扮、时尚态度,且具有网络影响。而这种影响也可以产生直接的价值,可以是受到品牌邀请成为秀场贵宾,有的开始同品牌进行合作,有些博客主甚至将博客经营成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企业。
2010年前后,随着博客流行、街拍时尚受追捧、时尚产业链的相对完善等,热爱时尚的博主开始在国内外被广泛接受。而在国内,时尚KOL的兴起与微信等自媒体的兴起密不可分。“石榴婆报告”是目前最具影响力的时尚公众号之一,主要专注于介绍欧美明星动态、娱乐八卦、街拍搭配、时尚趋势。
有这样的统计数据,2014年7月,“石榴婆报告”的粉丝数是12万多,每天增加两三百个粉丝;2015年2月,粉丝数是22万多,平均每天新增粉丝数一两千;2015年8月达45万,截至2016年1月18日,粉丝数达到了63.5万,这和很多微信号被取消关注形成鲜明对比。
凭借着新颖的内容,实用的信息,公众号的影响力得到了迅速变现。目前微信公众号的估值主要包括:公众号类型,用户基数和阅读数。投资基本按粉丝单价估值,原创公众大号的粉丝估值单价,大致在30~80元/个之间。据业界预测,石榴婆报告账号的广告年收入超过500万。
二、时尚媒体抢夺移动端主战场
除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微信大号的崛起,传统的时尚媒体也在悄然生变。《瑞丽时尚先锋》杂志纸质版停刊,转而只保留电子刊继续发行。包括前cosmo出版总编辑王潇、前Cosmo新媒体总编辑马佳佳相继出走,时尚芭莎执行主编于戈离职,她也拥有自己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名字叫于小戈的账号开立不到一年,据第三方数据监测已拥有超过20万粉丝,估值超过2000万。
微信公众号成为时尚媒体在移动端影响力争夺的主战场。据腾讯发布的移动媒体趋势报告,在移动平台上平均人均阅读文章5.86篇,超过51%的用户日均阅读文章超过3篇,超过六成的用户会在碎片时间访问移动媒体。据时尚头条网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个城市的抽样调查,47%的受访者表示订阅公众号和浏览朋友圈成为关注时装周的第一选择。
为了争夺影响力和广告份额,国内时尚媒体在微信公众号的竞争愈加激烈,不断有传统的时尚杂志加大投入或新成立专门部门来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据统计,从微信阅读数,原创报道数量,微信搜索权重,秀场报道发布速度等四个维度加权统计出2016春夏时尚媒体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行榜,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VOGUE中国,时尚COSMO和海报网。
相较于传统媒体,在移动端时代,意见领袖对粉丝的影响力,显然比机构的影响力渗透得更深,二次传播的能量更强。各大传统媒体集团都在打造KOL孵化计划,Cosmo、南方报业都在鼓励内部编辑人人创作,打造个人品牌,知名时尚大号石榴婆也是从传统媒体解放报业集团中辞职脱单。当下最火的时尚类公众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通过两年时间的运作,关注人数从1000多个变成了近100万人,而這个微信公众号的主理人也来自于传统媒体。
传统时尚媒体纷纷“触网”绝非仅仅为了尝鲜,而是源于深层次对于生存危机的担忧,传统杂志栏目的采写,人力成本高,时间周期长,花更多的投入,得到的效果却不如新媒体传播明显,正是用户的阅读习惯已经深深影响了广告商的投放策略,也改变了时尚媒体的成长路径。
三、拥抱互联网更要重塑互联网思维
“One day you are in,next day you are out ”在美国知名的时尚真人秀节目《天桥风云中》主持人的这句口头禅可谓精辟阐述了时尚行业的变化,即意为 “在时尚界,可能你今天还处在时尚潮流中,明天就被踢出局外”。当然,你是“in”和“out”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寻找到内在的规律所在。
首先且让我们来看看这样的标题,《如果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那它一定是天鹅绒的》、《认准欧巴五件套,轻松改造男票不是梦》、《看完今年的贸易流行趋势,选择裸奔的请举手》,这些标题都是来自于时尚自媒体。再来看看如下的标题,《摩登纯色能量重启》、《开创弹性 皮革时代》,这些都是来自于传统时尚杂志。
套用句时下流行语,“请说人话”。不说人话,不接地气,从表面来看似乎是语言风格的问题,但从根本上来看是思维模式所决定的,长期以来传统时尚杂志一直以高高在上的姿态自居,而当下的自媒体更多用90后熟悉的网络语体叙述交流。
对于这些时尚大刊来说,拥抱互联网,并不是仅仅是简单研发个App,开个微信号,就能成功转型成新媒体的,而是要真正拥有互联网思维,只有从意识上认可用户的需求,行动上抓住用户的心才是根本,才是产生价值的关键。
在互联网+时代,时尚行业内容设置将更为精准,各个环节把握趋于精细化,这不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和工艺流程,更多的涉及到解决方案以及人员创意的调动,要利用互联网+去改善传统工业流程,真正设定在固有工业流程的背景下的设计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