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国情怀为主的郁达夫散文的现实意义
2017-03-06张侠
张侠
【摘要】郁达夫的散文中多有表现他的爱国情怀,并以其为中心形成一个多面的成就中心。这其中包括了个性化的写作、散文内容的多维性、语言的传统美等方面。这些对现在的学生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郁达夫;爱国情怀;个性化;多维性;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郁达夫是中国五四时期以来散文的集大成者,他的散文中爱国情怀有很多的表现,他以我笔去表我心,在积极寻求祖国的出路的同时,也使他的散文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做出了贡献。他的这些贡献都是基于想改变祖国,想让民族走上富强之路,把中国从落后的文化中解脱出来。郁达夫的散文以爱国情怀为中心形成一个多面的成就中心,这些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郁达夫在《中国新闻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说:“现代散文的之最大的特征,是每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任何时代的散文都来得强。古人说,小说的作风里可以见到作者自己的写照;但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传色彩了,我们只消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一翻,则这些作家的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泼地显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一种自叙传的色彩是什么呢,就是文学里所最宝贵的个性的表现。”我们从郁达夫的一系列的散文中可以看出,他的散文都是一种“自叙式”的散文,他的散文强调所生活的真实的自我,被剖析的自我。郁达夫的独特性在于他选取了一个零余者、漂泊者作为一个特殊的自我进行感受和表达,让我们认识到当时个体人的生存状态,更贴于现实个体的生活,也是我们认识那个时代年轻人不一样的生存方式和心理困惑。郁达夫的小说《沉沦》发表时,一下子就卖出了两万多份,由此可以看出郁达夫和当时青年人的心灵是有一个共鸣的。沈从文在未成名时求助于郁达夫,由此而写成那篇著名的《致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信》,因此,说郁达夫对当时的青年是有一定影响的。所以他的散文反映出五四时期中国“人”的重新被发现,在散文创作上展现出一个全新的内容,作为现代散文的大家之一,郁达夫的这一举措,可以说是高举了个人解放的大旗,通过他的散文表现出来,为现代散文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使得散文作为表现个人的性情和个性的一个载体,也转变了现代散文的创作方向,个人被融进文章里来,自我成为文章中的主角,个人意识高涨,促进了现代中国“人”的解放和个性自由。因此郁达夫提倡的这一个性化的写作方式,在新的历史时期形成一种新的写作理念,在青年学者中间得到拥护,更是得到当时一大批文人的支持,把当时的文学青年从传统的写作模式中解脱出来,有意识地去深入挖掘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从自己的视野去感受现实的世界,使散文的情感更加的真实,彰显出个人的独特魅力,以及个体生命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使中国现当代的散文的面貌有了一个新的改变。因此他提倡的这种个性化的写作,不仅是对“人”的重新发现,更是对散文的重新发现,使得现代散文不被先前的散文框架所束缚,全力以赴去表现自己,以我心去写我意,使得现代散文有了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郁达夫散文打破了传统散文的单一性,郁达夫在《中国新闻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说:“从前的散文,写自然就专写自然,写个人就专写个人,一议论到天下国家,就只说古今治乱,国计民生,散文里很少人性,及社会性与自然融合在一处的,最多不过是加上一句痛苦涕长太息,以示作者的感慨而已。”而郁达夫在他的散文里融入了对社会,对人性,对自然的综合思考,在他的作品里这三者是不可被分开的,不是专门强调哪一方,而是由着作者的随感而发被有机地融合为一体的,我们来看他的《钓台的春昼》,在里面他表达了对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思考,黑暗社会的揭露,以及他隐藏在看似闲适的文笔下的却时刻关注祖国人民命运的爱国情怀。郁达夫也说,现代散文的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就是最纯粹的诗人的抒情散文里,写到了风花雪月,也总要点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人与社会的关系来,以抒怀抱;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散文特征之一。
郁达夫散文中以爱国情怀为代表的思想内涵,使他散文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提供给我们更多的东西。郁达夫散文是他深受中西文化影响的一个产物,他的散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那种传统美,体现在他的遣词炼字上,文章形式与内容的安排上。而他的展现内心的表现手法、自我的描述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因此他给我们一个方向,就是当代我们既面临着对传统文化的取舍,又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冲击,郁达夫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试看五四以来中国的大家谁不是受到中西文化的影响,但他们仍然成为大家,而不被思想所奴役。我觉得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
郁达夫的爱国情怀更是他散文永久的一个魅力,在我们当代可以说爱国主义在我们学生的心里是越来越淡薄了,我們离政治生活也越来越远。然而我认为学生心中就应该有一种为祖国的未来而奋斗努力的那种决心,有一种兼济天下的情怀。这就是郁达夫散文让我们去思考的东西。还有他追求真善美的那种信念,用一颗真实的心去感受生活,描述生活,关心生活在最底层的民众的生存境遇,并为他们呼吁,我觉得这很伟大。是值得当代的人,特别是当代的学生学习的,心怀天下才能有更大的气魄和魅力。
参考文献
[1]林非.中国现代散文史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2]郁达夫.郁达夫文集(第五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
[3]郁达夫.郁达夫文集,第八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
[4]王自立,陈子善.郁达夫资料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5]刘海粟.郁达夫传序[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6]姜亮夫,姜晟武.屈原与楚辞[M].合肥:安徽出版社,1991.
[7]郁达夫.郁达夫文集(第六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