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卖火柴的小女孩比童年
2017-03-06刘泽翰
刘泽翰
小时候,我经常看安徒生爷爷写的童话故事。尤其是《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读过之后我经常想起故事中的小女孩,因为她的童年比我们任何一个人的童年还要凄凉、孤独。
在大年夜下着雪时,小女孩赤着脚走在街上,那是多么寒冷啊!而且她还要在街上卖火柴,却没有一个人买她的火柴,没挣到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啊,她是多么可怜啊!而我却比卖火柴的小女孩幸福多了。童年里的我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因为我既有疼爱我的爷爷奶奶,还有对我百依百顺的爸爸妈妈。童年的我是那么无忧无虑,出去玩累了,衣服弄脏了,回到家里往沙發上一躺,奶奶就赶紧给我拿饮料,爷爷就忙着在一旁给我扇扇子,生怕我热坏了。
为什么小女孩的命运那么悲惨可怜,而我的生活却幸福美满呢?因为当时的社会是那么黑暗,那么冷酷。那时的穷人饥寒交迫,缺衣少食,富人则衣食无忧,花天酒地。而我们的社会主义,是人们和睦相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家庭。
大年夜,家家都快乐幸福、团圆美满,家家都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家家都传来欢声笑语。我们一家坐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着年夜饭,晚上又一起下楼放烟花,一家人其乐融融。而卖火柴的小女孩呢?她有家不能归啊,最后竟冻死在墙角下。这是多么悲惨又令人心酸的童年啊!
精益求精
本文的题眼在于“比”。小作者一开始就抓住“比”,简要地写出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童年生活的凄惨,用小女孩光着脚在大街上卖火柴的场景印证了开头提到的凄惨,并以自己出去玩累了,回家后爷爷奶奶的表现衬托出“我”幸福的童年,与卖火柴的小女孩形成对比。紧接着,小作者用自己过年的情景与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遭遇作比较,进一步写出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童年的不幸。
虽然这篇习作处处能抓住“比”来写,但对比的痕迹不够明显,细节描写不够深入,所以显得有些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