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教师的舞台
2017-03-06邱文娟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个舞台,教师是这个舞台的导演,学生才是主角。“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学生”要求師生都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尤其要有主动调控、充分设计、正视挫折的心态。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角色;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7-0015-01
【作者简介】邱文娟,江苏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江苏盐城,224002)园林教研组主任,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园林建设、插花设计。
教师的舞台,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是主角,他的角色是这个舞台的导演,每一节课都要策划如何演好“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学生”这出戏。
“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学生”是寻求一种师生间的教学平衡,并不是完全摒弃教师的讲授。一堂课45分钟,专业课基本都是两节连上共90分钟的时间,如果长时间讲解理论知识,很枯燥,学生听得也累。为什么不做一个角色互换,学生主讲,教师主导,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有时候学生的思维更有创新性,他从获求新知的角度出发,更容易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教师要适当地放手,让学生能够自主驾驭课堂。如果课堂能保持这样的良性循环,必然是学有所思,教有所乐。
这种课堂需要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充分备课,学生充分预习。比如以我上学期任教的“园林设计”课程“花坛的类型”一课为例,教师的准备包括卡片式教学所用到的卡片,完整的教学脚本教案和PPT(教案包括课堂的主要知识点内容,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课堂的具体实施要点如学生分组、教学内容时间分配、素材资源的整合,素材资源可以是图片、微课、游戏环节等)。这两节课教师拍摄了大量不同类型的花坛图片做成音乐视频,在课堂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做好教学每一环节时间的分配,课前把一个大的情境任务分成几个子任务,让每个学生小组根据不同分类依据分别讲解、讨论花坛的类型;教师还可以适当地设计一些教学“陷阱”。比如花坛类型有的小组根据空间位置分类,有的小组根据功能任务分类,教师就可以提供一些复合型的花坛设计增加学生讨论的难度,同时结合一些优秀的园林设计视频作为知识的延伸拓展。在这样的课堂模式里,教师要设计出一个有故事、有情节、有各种跌宕起伏、有意外结局的“剧本”。学生的准备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课前的任务分配,利用网络上的学习素材,进行课前的小组预习讨论、分工协作。可以班级微信群、QQ群为学习平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以及学习交流的能力。
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如何解决受益面局限的问题?主要还在于教师的调配。比如我要求每堂课上课前学生轮流花10分钟结合所学内容介绍一个景点。那些不配合、不认真的学生还是要以鼓励为主,多提供讨论机会,表扬和认可不同层次学生,同时树立优秀学生作为榜样。教师在课堂中也要乐于当学生,根据教学需要适量适时地向“学生老师”提出问题,让他们解答。学生小组成员轮流当组长,承担课堂陈述任务等。
有很多教师虽然提倡学生为主体,但只是在教学检查或公开课中才会有小组讨论、学生讲解等教学形式,学生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没有培养起来,常常有不配合、不流畅的尴尬情况。讲台是教师的舞台,但同时也考验着教师能否坚持让学生做主角,解放学生的天性,让他们去分析、去发现,勇敢说出自己的理解,便于教师最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这个过程一定有着挫折和失败,但这样的课堂才有教师真正的精彩,有学生真正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