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鸡与民俗文化
2017-03-06聂娇
聂娇
【摘 要】本文概要为流行于汉族地区的与生肖鸡有关的民俗事象,介绍了与之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呼吁应尽快开展“十二生肖文化”申遗工作。
【关键词】生肖;非遗;民俗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270-01
春节是所有华夏儿女一年中最为看重的一个节庆,它代表着开门纳吉与万象更新,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充满希望的未来。在昔日,古人将新年的第一天(古称元旦)至第八日,依事物的先后顺序进行了排列,依次为鸡日、犬日、豖日、羊日、牛日、马日、人日与谷日,鸡因其启明而鸣,为人类带来了光明,被排在首位。学者研究认为:“在古人直观中,本来就有鸡鸣迎来太阳与万物的勃勃生机,而盘古开天辟地,孕育万物,与鸡所唤出的世界是一样的,二者一脉相通。鸡是盘古,盘古是鸡形,在原始神话思维逻辑中是顺理成章的,盘古凭着鸡原型所赋有的鸡的神力,开天地,造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从中繁衍人类,成为甲位真正的创世英雄。人们对鸡的敬仰、崇信,也随之附会到盘古身上。”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这是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的名句,诗人以革命浪漫主义的大气魄抒发了东方破晓、旭日冉升的生机与前程,诗中也生动言明了鸡鸣与日升之间的辨证关系。在十二生肖中,鸡虽列第十位,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之的赞誉与认可,因鸡鸣日出,它被视为“世俗中的太阳鸟”。在生肖文化中,鸡被认为是一种承载着德行与正义的动物,古人将之抬到了很高的地位,故《尔雅·翼》中称鸡有五德:“戴冠者,文也;足博距者,武也;战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告者,仁也;鸣不失时者,信也。”文、武、勇、仁、信,被称为鸡的五德:其中文、武源于鸡的外在形象,而勇、仁、信则取自于鸡的习性和内在品质。
作为十二生肖的一属,鸡在我国民间活动与民俗文化中体现得更加丰富多彩、多姿多样。如:农历二月二日俗称“龙抬头”,这是唐代正式形成一个盛大节庆,当时又称“中和节”,时间定在二月初一,唐官方规定放假一天,其在北方流传较广,现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云丘山中和节还列入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代中和节最明显的特点是吃“太阳鸡糕”,并用以祭日。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载:“京师于是日以江米为糕,上印金乌圆光,用以祀日,绕街遍巷,叫而卖之,日太阳鸡糕。其祭神云马,题日太阳星君。焚帛时,将新正各门户张贴之五色挂钱摘而焚之,日太阳钱粮。左安门内有太阳宫,都人结侣携筋,往游竟日。”据今人考证,太阳鸡糕上的鸡形乃是太阳的象征,它具体反映了古人对于太阳的崇拜。
在河南等地,至今流行“三月三吃鸡蛋”的风俗,认为這样才能人丁兴旺,这是鸡崇拜的具体表现。旧时,陕西风翔一带的禁蝎咒符以木刻印制,画面中央雄鸡衔虫,爪下有一只大蝎子,画上印有咒符。在陕西一带,每年谷雨前后,还流行贴鸡王镇宅图的风俗,当地人认为可避邪毒、保平安。
在浙江金华一带,端午节时,民间有用红布制成鸡心形袋子,内装茶叶、米、雄黄粉,挂于小儿胸前。据说,鸡心袋可以驱邪祈福,且谐“记性”之音,可令小儿读书长记性。
楚地汉族地区至今仍有小孩满月宴请宾客吃红鸡蛋的旧俗。有的民风淳厚的地方尚有在新媳妇有喜的时候给岳家送红鸡蛋报喜的习俗。不过解放后只保留了前者。据何星亮先生在《中国图腾崇拜》一书中考证,这种习俗当为远古居民图腾生育信仰的仪礼形式。湘地汉族如长、株、潭等地的农村至今保留着用鸡(鸡血)祭祖、驱除煞气、祈佑保安的习俗。
鸡俗最为奇特的,当属山东沿海一带的渔村,以前曾有公鸡代替新郎成亲陪洞房的古俗。渔家娶媳妇订日子后,如果新郎外出捕鱼尚未归来,为了不耽误良时吉日,男方家人便挑一只强壮的公鸡代替新郎与新娘举行成婚仪式。山东其他一些地区至今还有“抱鸡”的婚俗。娶亲时,女家选一男孩抱只母鸡,随花轿出发,前往送亲。因鸡与“吉”谐音,抱鸡以图吉利。
“生”指出生年,“肖”是肖似,所以“生肖”又称“属相”。十二生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其源于远古,天干地支的最早记录可溯及甲骨文时期,十二生肖成型不晚于秦汉,历史悠久,深刻影响了华夏文化文明的进程,也与每位华夏儿女的生活息息相关。2016年11月,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已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至今以“十二生肖文化”命名的非遗项目,连一个省级项目都没有。鉴于“十二生肖文化”在全球的普及性,如何尽快对“十二生肖文化”定性与定位,并及时申报相关非遗项目,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了。
参考文献:
[1]王华,高琼.生肖鸡[M].济南:齐鲁书社,2005.
[2]陈勤建.越地鸡形盘古神话与太阳鸟信仰[J].民俗研究,1994(1).
[3]彭兰红.楚地鸡习俗遗留探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7(4).
[4]吴玲玲.“鸡”字趣释[J].文学教育(上),2009(13).
[5]何星亮.中国图腾崇拜[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