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的“则天去私”与禅的关系
2017-03-06王怡苏
王怡苏
【摘 要】禅进入日本后,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日本近代文学巨匠夏目漱石也受到其浸染。在现实生活和思想观念上,无不渗透出禅的影子。本文从“则天去私”观点中处世哲学方面、创作方法方面与禅精神的联系角度,证明夏目漱石的“则天去私”与禅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夏目漱石;则天去私;禅;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268-01
在夏目漱石的众多评论术语中,最令人费解的就是则天去私。因为漱石并没有写专门的文章阐述这个术语。则天去私四字最初是他为日本文章学院编写的《大正六年文章日记》扉页写的题词。可以说则天去私是漱石的造语,即他的原创词汇。何少贤认为,则天去私“从伦理道德看,它是无私无欲的,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主张宽容;在人與世界的关系上,倾向超脱世俗,万事顺其自然。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方法,它是无私的。所谓无私有两个意思:一是不要只写自己,更不要把自己写成完美无缺的人;其次,不要有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要做到天真自然地流露。”[1]总之,则天去私是返璞归真的艺术境界,也是漱石一生创作实践的最后总结。
一、“则天去私”处世哲学方面与禅的关系
据荒正人写的《漱石研究年表》的记载,在1916年2月的“星期四之会”上,漱石在回答如何理解“正是由于不合理才信仰”这句话举了一个女儿失明的例子,大意是如果有一天自己突然发现女儿失明也能淡然处之。漱石认为真理本来就是残酷的,肉体上难以承受这个真理,只能用精神上的“悟”来克服。这种境界就可以用则天去私来概括。在这里,则天去私是指人们克服本能的一种彻悟,是一种超越世俗烦恼的处世哲学。而在禅中,最讲究的就是“悟”。禅宗重视的是把人们从现世拉向佛陀彼岸的自我解脱,提倡“梵我一如”、“物我合一”,把自然和人生统统摄入“空无”境界。它指出,生命无常,死亡可能就在人的一呼一吸之间,人类战胜死亡达到超然的状态就成了人生之大事。佛教提出对死亡应抱有敬畏之心,看到死亡对人所昭示的生命意义和生命真谛,并通过领悟生命的本真而引发超越死亡的强烈意志,从而达到对生命的升华这一最终目的。[2]在上述女儿眼睛失明的例子中,失明指代的是现世中的肉体的痛苦,这种肉体痛苦的终极形式就是死亡,而漱石对此持有的超然态度,即提倡用精神上的“悟”克服肉体的痛苦,与禅重视的把人从现世拉向彼岸的自我解脱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揭示了禅对夏目漱石“则天去私”这一思想在处世哲学上的深远影响。
此外,则天去私这一思想在处世哲学方面受到禅的影响还体现在人与人相处上。漱石晚年在人际关系上主张宽容,待人以余欲,这与千利休概括“禅茶一昧”的化境所提出的“和清敬寂”四字中的“和”意思相近。所谓“和”即指一种不生憎爱的氛围。禅宗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以和为本”的真谛后,便以“和”与佛教的“空无”回至,主张淡泊无为,“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的清净本心去体验、了悟“我心即佛”的般若真谛,从而达到“佛我和一”的“和”境。[3]
二、“则天去私”写作方法方面与禅的关系
在《大正六年文章日记》中,刊载了一篇无署名文章《十二名家文章座右铭解说》,对则天去私做了如下解释:“天为自然,顺应自然,去除私,即去除小主观、小技巧,文章要始终保持自然与天真流露”。这是从写作技巧方面对则天去私进行的解读,也是则天去私最原始的意义。这些事实都证明则天去私的中心是主张一种自然天成的艺术观。这与上文提到的“和清敬寂”的“寂”一脉相承。
禅宗的“物我两志”是枯淡闲寂的本源。它主张的是一种贫寂、寂寥、孤绝的美,不尚浮华,恬淡自然,令人有脱尘出俗之感,体现了日本侘寂的美学观。“侘”一词来自于孤独、寂寞与颓丧、气馁的组合,最早见于镰仓与室町时代的山林隐士。他们升华了孤苦与贫困,将物质的欠缺转化为无形的精神的完满自足。[4]侘寂的去物质性和质朴古拙的美学主张追求的是一种无技巧的“拙”的美,崇尚不对称、简朴、谦逊、节制、自然、亲切。这一美学意识体现在文学创作方面,正是要求文章应“宁拙勿巧,宁朴勿华”,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和“质而自然”。这种无技巧的写作方法看似简单,但其实是艺术创作中的最高境界。漱石的“则天去私”从艺术创作角度来看,是侘寂美学在文学写作上的具体化,是对禅文化的一次伟大的继承与发扬。
三、总结
综上所述,禅对夏目漱石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漱石的参禅经历以失败告终,但禅对他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在他“则天去私”思想中,不管是处世哲学方面用“悟”来克服现世的痛苦,还是创作方法方面追求自然平淡无技巧的侘寂之美,都体现出漱石作为日本的一代文坛支柱,对禅宗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继承与运用。
参考文献:
[1]何少贤.日本现代文学巨匠夏目漱石[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335.
[2]邹慧娟.夏目漱石的死亡观与中国佛道思想[J].天津师范大学,2011.
[3]刘毅.禅宗与日本文化[J].日本学刊,1999,(2):85.
[4]张楠.侘寂的美学源流[J].技术与设计,2015,(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