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男孩》看微电影中平民化现象
2017-03-06杨璟董亚鸥
杨璟+董亚鸥
【摘 要】方兴未艾的微电影创作是底层平民诉求的展现,它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将这些内容运用电影的手段进行表述。微电影《老男孩》的平民化叙述正是因为贴近平民生活才能引发观众的共鸣的,其小人物在大都市的命运展现得淋漓尽致,但《老男孩》始终贯穿着梦想一线,将影片主题引导到正向发展。可以说,微电影的平民化现象是當前国内社会环境当中众多合力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微电影;平民化;《老男孩》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125-02
正如某些学者所言:“显然,在这样的‘中国梦语境下,我们不得不高度重视中国社会底层人群的梦想,因为只有这些底层社会中的每一个真实个体都分别怀揣着一份沉甸甸的真实梦想时,国家意义上的‘中国梦才可能被共同勾绘出熠熠生辉的和谐图景……”[1]方兴未艾的微电影可以说正是在文化上对这一诉求的表达。
一、微电影平民化现象的兴起及特性
微电影的平民化现象实际上是起源于电影的平民化。目前,我国国内已经经历了六代导演的变迁,在第四代和第五代导演当中强烈的“民族、历史”等观念。但是,在第六代导演身上这些内容变得极为弱化,他们更加的热衷于边缘化、平民化的表达模式。微电影平民化的创作现象产生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原因:第一,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占据主导地位,主流的意识形态对于文化创作的影响力一步步地减弱。传统的人际关系也开始被打破,导演们从最开始执着于宏观、大层面的表达,开始转向市井平民的表达模式。第二,在当前社会当中,微电影导演普遍有一种迷茫的心态,他们在影片当中塑造的人物也展现出一种十分迷惘的情绪。他们更希望通过小人物身上的细节,来展现整个社会转型期的变革。微电影是从2010年之后才逐渐发展开来,大部分微电影的导演都是70后出生的,他们很多都是草根,“草根的积极参与及其逐渐拥有的强大话语权不断促进着艺术的发展。”[2]所以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社会底层人物的喜怒哀乐。在这样的一个大趋势的影响之下,就导致了微电影的创作大部分是以导演本身的个人生活,也就是小人物、平民化的生活为整个载体,从而进行叙述的。
微电影的平民化现象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之上,将这些内容运用电影的手段进行表述。简单来说,平民化现象的特性主要分为以下三点:第一,电影题材的选取。微电影的大部分导演在选择题材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平民百姓的整体审美取向,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使之呈现出贴近生活实际,贴近社会现状,贴近时代发展的三贴近模式。第二,电影叙述模式。微电影的叙述和正规电影的叙述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微电影更加注重的是故事化的表达,而非视觉上的冲击。其更多的是希望引发广大受众的共鸣,期待他们从心灵上的认同。第三,在具体的审美效果上。微电影追求的是一种朴素、自然、返璞归真的美。这是一种存在于广大平民阶层当中内心本色的内容,这种本色内容在轰动全国的微电影《老男孩》中得到很好体现。
二、《老男孩》平民化叙述
(一)内容贴近平常百姓的平民生活,引发观众的共鸣
《老男孩》这部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两个喜欢迈克尔·杰克逊的“老男孩”在十几年之后重新登上舞台去追寻自身梦想的故事。影片中很多的内容就是底层青年的真实生活状态的写照,能够更好地引发网络受众的内心认同。这些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人公出场角色。主人公肖大宝在出场的时候是一名蹩脚的婚礼主持人,而王小帅则是一个穷困潦倒的理发师,这样正是一种底层人物的身份设计方式,让广大受众会从内心当中感觉到两位主人公就是自己身边的人,没有隔阂感。第二,片中二人追寻梦想的方式是参加选秀比赛。而在2010年影片上映的时候,国内的选秀比赛《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正是大红大紫的时候,各种草根选秀类节目可谓是层出不穷。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广大受众一种真切存在的感觉,让这一切变得顺理成章。第三,影片当中二人选择的是迈克尔·杰克逊的舞蹈。迈克尔·杰克逊的影响力可谓是毋庸置疑,而且在影片上映的时候迈克尔·杰克逊去世的余波还未散尽,这样就能够使二者有效地联系起来,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那些喜欢迈克尔·杰克逊的人。同时,在整个影片当中大量选用了80后记忆中的流行音乐,例如《小芳》。这完全勾起了那个年代的人们的回忆,使整个影片更加的亲切。第四,同学之间的纠葛是影片当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让广大观众心中最为认可的一点。流氓头头肖大宝、喜欢迈克尔·杰克逊的王小帅、受欺负的包小白,还有当时的校花。这些人在多年之后阴差阳错地再一次聚集到一起。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再也不是当初的那种感觉,只有两位主人公的梦想还在。第五,影片当中的镜头转移。在肖大宝和王小帅唱起老男孩这首歌的时候,影片转移到那些同学们的身上,有的在吃泡面,有的在喝酒,还有的是小餐馆的老板,他们是这个平民生活当中最真实的人,也是能够让广大受众更加认同的一批人。通过这五点主要的内容,就使得整部影片变得更加的丰满,更加的具有血肉感,而不是单纯的叙事。更多的是让人们想起当年的青葱岁月,从心灵上认同。
(二)体现小人物的“小命运”
在《老男孩》这部电影当中,表现更多的是现实和梦想的碰撞。最终,梦想在现实面前体无完肤,但是却谁都不能否认梦想的可敬。片中的所有人都是小人物,他们所展现的命运也都是小人物的命运,对于整个世界发展并不存在影响,但是却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在具体的命运展现中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主人公的命运。在影片初始时已经介绍了两位主人公的工作,即婚礼主持和理发师。这两个人物在现实的生活当中都足够的平庸,而随着偶像的逝去,平庸的二人却因为自身青春时代的终结,而爆发出梦想的火花。他们想要再奋力一搏,所以参加了选秀节目。尽管他们演唱得很好,尽管他们赢得了那么多的掌声和认同,但是最后他们失败了。他们虽然进入了复赛,但是倒在了决赛的路上。虽然有梦想,但婚礼主持依旧是婚礼主持,理发师还是经营着自己的小店。这种小人物的命运,让人可怜可叹,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第二层面:反派人物包小白的命运。包小白在学生时代一直被肖大宝欺负,那颗仇恨的种子一直埋着。直到这次选秀节目才彻底地显现,连着三句“我们还是看他们的表演吧”将那种上位者的复仇心思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小人物的小命运,表面看是在抉择着别人的命运,而实际上自身的所作所为也同样被抉择。是一种特别尴尬的状态,特别敏感的人生。第三层面,校花及郝芳的命运。那个学生时代的女神,最后在电视机前泪如雨下。那个理发店老板的女人,在看台上抛出了扇子,为自己的老公追寻梦想助力。相对而言片中郝芳这个女子是幸福的,因为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想要的是什么。这三个层面的小人物的命运,让整部影片更加具有层次感,也涵盖了这个社会上的绝大多数内容,让广大受众在观看的时候,能够和现实生活有效地联系在一起,有一种深深的代入感。
(三)创意独特,以梦想贯穿主线
整部影片从一开始就已经定下了文章叙事的主线,那就是梦想,而且,这个梦想在整个影片当中也多次进行重复。其中,两位主人公参加选秀节目,是为了向偶像致敬,也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梦想。在具体的叙述过程当中,主要采取如下模式:第一,通过车辆剐蹭这一无厘头的情节,延伸出了选秀节目,有效地反映了当前时代,广大的平民阶层希望一夜成名的那种梦想。第二,在听到偶像逝去的消息之后,那颗属于主人公的梦想种子也开始蓬勃地生长,也就促使着两位主人公沿着选秀的这条道路前进。第三,回忆校园的时光,更主要的是介绍两位主人公是如何产生这样的梦想的。第四,在选秀节目的现场过程当中,时常穿插着婚礼现场的滑稽慌乱场景,理发店的凌乱和寥落等内容,更加刻画了两位主人公为了梦想而突破层层障碍走向选秀的舞台。第五,影片的主题曲是同名的《老男孩》,其中的一句“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吗”更是将贯穿于整部影片当中的梦想主题进一步升华。这种采用梦想为主线的叙事方式,能够让广大受众回忆起青春年少的时光,能让很多人回忆起曾经热血的岁月,也能够让更多的受众为之痴迷。
综上所述,微电影当中所展现出来的平民化内涵的内容,使得电影和受众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小。可以说,微电影的平民化现象是当前国内社会环境当中众多合力作用的结果。从整体上看微电影对于平民化的解析和表达,是最为到位的。我国目前大部分的微电影都是将自身的目光锁定在社会普通民众的身上,将自身对于普通民众的所思所想运用电影化的手法进行有效表达,从而使其成为微电影一道别样的风景。
但是,当前平民化形式的微电影还是存在着平民化形式的自身局限性、自娱自乐的内容性,以及叫好又叫座的艰难性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平民化微电影的整体发展。不过从另外一个方向考虑,对于我国的微电影整体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其能够更好地提升我国微电影的质量,从而赢得广大受众和历史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李涛.“中国梦”的真正形塑:转向“底层”关怀的思想逻辑与理论表达[J].人文杂志,2013,(9):105-112.
[2]杨晓茹,范玉明.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网络微电影发展研究[J].当代电影,2013,(5):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