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观视野下的音乐教育
2017-03-06柘晓燕
柘晓燕
【摘 要】在现有的教育模式背景下,音乐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与完善。从20世纪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主要在工业文明意识形态和认识论的思维模式下进行思考与分析,在这样的氛围中形成比较严重的工具论色彩,但在现在的社会音乐教育背景下,该项内容在迈向系统化、规范化的同时,也不断暴露出现阶段的缺陷。面对生态观的文明,想要将音乐教育进一步完善,就应该顺应现阶段的生态观模式,在生态观的视野下进行音乐教育分析。
【关键词】生态观;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102-01
所谓生态观,就是生命观点的落实。从生态观的角度入手,世间万物都是有机生物体,他们之间有着相互的关联。在生态观视角下进行音乐教育的分析,其最为本质的内容就是生命的体征展现,生命是音乐教育的基础内容。在音乐教育中,不仅教育者与聆听者作为生命力整体存在,音乐自身也属于一种生命的特殊表现形式。
一、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特征
从20世纪初期开始,我国的音乐教育形式一直都在模仿西方音乐教育的体系和模式,这种教学基础的内容展现,就是从西方传统的音乐学体系和教育体系中进行融合的内容。[1]从西方的传统教学认识入手,将音乐教育分成音乐理论教学和音乐实践教学两种模式。西方的音乐教学模式的引入,使得我国音乐教学的音乐教育观和审美,以及音乐教学的哲学思想变成我国现阶段音乐教育的主要內容。
我国的音乐教学模式在西方传统音乐教学理论和现阶段的实践中得到了进步,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前的音乐教学现状依旧有不容忽视的缺点,我国的音乐教学内容在走向系统化与规范化的路程中,很难将现代化的问题进行剔除,导致现阶段形成了比较严重的工具论色彩。[2]鉴于我国正在向全球化的文化社会形势迈进,在这种转型过程中,我国的音乐教育时刻面临着危机与挑战。
二、生态观视野下音乐教育策略
思维方式的展现在音乐教育中占有决定性的因素,这种思维模式直接影响了音乐教学理论以及实践水平的整体质量,在音乐教学中能够将学生的认知感与能力进行进一步的提高。但从现阶段静态性、封闭性、控制性的音乐教学特征来说,使用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模式已经违背了人与音乐的生命体征,将音乐教学的内涵逐渐消除。从生态观视野下进行音乐教育,能够将音乐教育模式重新定位,将之前音乐教育中具备的整体性内容进行复原。生态观视野下的音乐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音乐教学模式的转变。将音乐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就是将音乐从之前的认知变成现在的生态理念。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认定音乐属于创作,它需要一种认知的背景环境,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也应该将这种认知从理性逐渐转变为感性,在智慧与经验中进行融合。自然形态的音乐教学形式并没有传统教学方式中的学校制度以及标准化的学习内容,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掌握,都是在一种氛围中逐渐熟练的,从这种综合性的氛围中不断展现出音乐自身的整体魅力,以这种形式将音乐进行整体性的知识认证。[3]
(二)走向生态的音乐教学方式。在生态观视野下进行音乐教学,是一种整体性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将关联与整体性的内容进行融合,将学生看成是一个独立的综合个体,将音乐实践教学活动变成一种文化传播形式。[4]音乐教学属于在各个学科之间进行连接的过程性教学,学习者之间也可以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对音乐进行全新的认识,找到音乐学习中内容与过程、学习与评价、分析与创造的因素,在这样的形态下进行动态调整。
生态观的教学方式一改之前传统的教学理念,将音乐变成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把音乐的概念、乐谱进行转变,把个体对于音乐的参与和理解进行最大化延伸。这种整体性的音乐教学,能够将音乐的理论知识与音乐的实践内容进行结合,让人可以在音乐中与音乐的音符变成一个整体。[5]通过这种音乐教学方式能够在音乐中感受到自我与他人的特殊关联,在该过程中也可以将音乐与自身连接成一个全新的个体形式,在音乐中进行身心的恢复与养料的补充,最终将“以人为本”的音乐教学理念进行展现。
三、结语
生态观视角下的音乐教育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应该不断将“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进行展现与落实,保证学习者能够在这种环境下对音乐进行全新体验,并将自己的音乐理念和知识进行融合,与之形成一个相呼应的整体。
参考文献:
[1]董云.生态观视野下的音乐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2.
[2]张洁.生态观视野下的音乐教育研究[J].音乐时空,2015,21:91.
[3]马俊燕.基于生态观的音乐育人实践路径探究[J].中国音乐教育,2016,08:14-18.
[4]尚建科.引领前沿展示成果增进交流——“2011南京国际音乐教育高层论坛”综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2,02:136-142.
[5]刘琼.改革开放三十年音乐美育思想谱系的梳理与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