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江津区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集成技术示范推广成效及其措施

2017-03-06周渝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高产高效成效水稻

周渝

摘要 阐述了重庆市江津区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的规模与模式、技术与机制,分析了取得的成效,总结了其实施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绿色安全;高产高效;技术示范;成效;措施;重庆江津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1-0048-02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统领,以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1],以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为重点,江津区开展整区实施,强化扶持政策,依靠科技进步,集成推广成熟实用技术,打造绿色增产增收攻关升级版,引领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持续提升江津区粮食,特别是水稻综合生产能力。

1 规模与模式

1.1 规模

江津区石蟆、油溪、龙华等25个镇街2016年全面开展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主题示范。每个镇(街)至少建立3个以上核心示范片,全区共81个,试验、示范、推广面积2 253 hm2,带动全区45 333 hm2中稻面积。

1.2 模式

1.2.1 一季中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模式。永兴、李市、西湖、石门、油溪、白沙、慈云、先锋、夏坝等9个镇建立了水稻(一季中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模式核心示范区27个,面积1 333 hm2。

1.2.2 中稻—再生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模式。朱杨、石蟆等2个镇建立了水稻(中稻—再生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模式核心示范区6个,面积667 hm2。

1.2.3 水稻机插秧模式。龙华、支坪、珞璜、德感、吴滩、贾嗣、杜市、塘河、广兴、嘉平、中山、蔡家、柏林、四屏等14个镇街建立了水稻机插秧模式核心示范区42个,面积187 hm2。

1.2.4 示范水稻富硒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一是示范优质富硒特色水稻。重庆沃津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凉河分公司,在江津黄庄粮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立优质富硒特色水稻示范片1个,面积13 hm2,并开展了超级稻品种筛选、特色水稻品种引进、水稻生态育秧、稻鸭种养、稻鱼种养结合、水稻降镉增硒等高效模式试验示范,同时建立了农情田间定点监测点、苗情监测点等。二是示范优质富硒绿色水稻。重庆隆平人和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石蟆镇正林村建立了优质富硒绿色水稻示范片1个,面积20 hm2。三是示范富硒有机水稻。重粮集团江津分公司,在中山镇太和村建立了富硒有机稻示范片1个,面积20 hm2,并开展有机水稻品种比较、有机稻种植技术等试验。四是示范水稻定量直播栽培。白沙镇建立了水稻定量直播栽培示范片1个,面积7 hm2,并开展直播相关栽培试验。五是示范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朱杨镇、石蟆镇分别建立了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技术模式示范片2个,面积13 hm2,并开展再生稻品种、机收、增硒降镉等试验、示范。

2 技术与机制

2.1 技术

2.1.1 统一主导品种。中低海拔一季中稻示范区选用抗性好、产量高兼顾米质优的宜香优2115、渝香203、深两优5814、宜香优1108等品种;高海拔一季中稻示范区选用生育期适中、米质优的渝香203、宜香优2115等品种;中稻+再生稻示范区选用生育期适中、再生力强、产量高的深两优5814、德香4103、宜香优2115等品种[2]。示范区品种具体选择,按照“区级推荐,镇街指导,农户自愿”的原则,在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具体指导下,以社为单位,征求多数农户意愿,以最低3.33 hm2为单元集中连片统一购买国标二级以上优质水稻品种。

2.1.2 示范推广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关键技术。围绕节肥、节药、节水、节种、节劳,集成示范推广绿色高产高效关键技术[1]。一是一季中稻示范区,全面推广“一增五改”综合技术[3]。“一增”:增加用种量,提高种植密度;“五改”:改单纯选择高产品种为适应市场需求、稳产性好、适应性强的优质抗病良种;改人工操作为机械化操作,节省劳动力;改分户育秧为集中育秧;改偏施氮肥为测土配方施肥,节省用肥;改病虫害分户防治为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节省用药[4]。二是中稻—再生稻,在全面推广一季中稻“一增五改”综合技术的基础上,重点推广水稻旱育机插高产高效、病虫害绿色防控、看芽收获高留稻桩、机收蓄留再生稻、再生稻肥水运筹、覆盖稻草节水抗旱保苗、九二○促穗等中稻—再生稻轻简化高产高效栽培集成技术,节省用工、用水、用药、用肥,提高机收蓄留再生稻单产和成功率。

2.1.3 示范区域性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针对江津区水稻生产实际,并结合富硒产业发展,积极开展重点区域共性技术瓶颈攻关。一是在平坝浅丘区示范优质富硒特色水稻、优质富硒绿色水稻、水稻定量直播栽培、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等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并进行超级稻品种筛选、定量直播栽培、生态育秧、降镉增硒、机收再生稻等试验,集成区域性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实现大范围的绿色高产高效生产。二是在南部山区开展富硒有机水稻模式示范,结合当地独特的立体气候、富硒资源等优势,打造富硒有机稻米,提档升级。

2.2 机制

一是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核心,开展集中育秧、机耕、机插、机防、施肥、机收等6个环节的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二是以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核心,在镇农业中心的指导下,村社统一组织水稻播种、机耕、机插、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机收等关键环节的全程社会化服务。

3 成效

3.1 实现了增产增收

水稻核心示范片全部采用主导品种,整体长势良好,平均产量达10 344 kg/hm2,最高产量达12 337.5 kg/hm2。比常规方法种植增产15.8%,节本增效5 085元/hm2,户平均增加收入1.728萬元。

3.2 提升了标准化和机械化水平

全程社会化服务有效地推广应用了秸秆还田肥水调控、机插秧农机农艺融合配套和精确定量高产栽培等技术;推广应用了大型自走式植保施药机械和示范小型飞行器施药,提高了病虫草害防治效果和工作效率。一台4行水稻插秧机1 d可插秧2.67 hm2,一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 d可喷药20 hm2,是人工作业的16~20倍。实施全程社会化服务摸索总结了标准化生产、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及农业技术有针对性的快速应用推广等方面的经验,从而大幅提升了水稻种植整体水平。

3.3 促进了质量安全和生态环保

全程绿色生产,全面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绿色防控技术,化肥、农药减量和精准使用,农药包装物集中回收。据调查,示范区化肥用量减少16%,降低肥料成本12.6%;农药用量减少26.5%,降低农药成本14%,防治效果提高 10.3%。此外,稻草还田等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3.4 有利于土地集中经营

由于实施了全程社会化服务,解决了农业生产所需的技术、装备及人员等问题,使得一些农民敢于承包土地,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土地集中流转,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3.5 带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接受服务的农户,一部分农村劳动力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成为服务组织的职业农民,就地务工挣钱;另一部分农村劳力在农忙时节也能安心在外面务工、经商。

4 措施

4.1 加强组织领导

区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农业的领导为副组长,区农委主任、区财政局局长等为成员的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主题示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区农委分管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区财政局分管局长任副主任,区财政局农业科、区农委财务科、农技中心、种子站等单位负责人为办公室成员,办公室设在区农委,具体负责制定全区创建工作方案,加强协调、指导,组织开展督促检查、项目考评等工作。各实施镇(街)成立相应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领导任副组长,日常工作由农业服务中心负责指导落实。

4.2 强化技术指导

区农技中心成立技术指导工作组,中心主任任技术指导工作组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全区共分成5个小组,分片负责。通过建立分片联系机制,配合相关镇街抓好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有关工作的落实,在农事生产的关键时期,组织开展技术培训、现场观摩、巡回指导等活动,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5]。

4.3 强化检查验收

区农委对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区进行全面督导,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保证各项任务、技术措施到位,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在水稻成熟前15 d,按照农业部测产验收要求对每个实施乡镇进行测产验收,并在成熟前5 d向市农委报告测产验收结果[6]。

4.4 强化资金管理

一是严格资金监管。严格财经纪律,切实加强对补助资金的监管,严禁截留、挪用、套取补助资金的行为,确保专款专用。对违纪违法行为,一旦发现,将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追究相关人员和单位责任。二是对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村社等弄虚作假、骗取财政补贴资金的行为,一经发现将移交有关部门严肃处理[7]。

4.5 强化机制创新

将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主题示范工作与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高标准农田建设、水稻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项目相结合,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探索全程社会化服务新模式,不断提升产业化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健康发展。

4.6 建立考核制度

区农委将按照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主题示范实施方案,对照各地实际完成情况,年终对项目镇街进行考核,达到项目实施方案目标任务的,优先安排涉农项目[8]。

4.7 做好相关工作

一是由区级统一采购的物资做好物资发放登记,建立档案。二是填好各项补贴花名表和汇总表,及时上报。三是做好信息反馈、记录、测产和工作总结。

5 参考文献

[1] 重庆.2016年重庆市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主题示范指导意见-农业补贴[A].重庆市农业委员会,2016.

[2] 王世平,杜川.重庆市江津区水稻高产创建做法与经验启示[J].南方农业,2014,8(10):52-54.

[3] 贾敏,国壮,程小丹,等.无公害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2):21.

[4] 高志洪,丁叶娜.水稻机插秧的优势与配套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6(5):74-75.

[5] 蒋祖明,沈培清,胡国强,等.金坛市水稻高产创建工作成效及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7):100-101.

[6] 金玉芳,王斌,邵慧,等.平湖市水稻高产创建工作的技术措施与成效[J].上海农业科技,2014(1):139.

[7] 王宏锦.汉中绿化水稻优质高产栽培集成技术[J].汉中科技,2011(2):1-3.

[8] 周康才,刘远柱,刘恒斌,等.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技术集成探索与思考[J].農技服务,2016,33(8):40-41.

猜你喜欢

高产高效成效水稻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浅谈煤矿高产高效型生产区队建设
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