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旷世巨作,经典再现; 精英集结,佳作可期

2017-03-06陈璐

北京纪事 2017年3期
关键词:京剧

陈璐

京剧是初衷,也是归宿

《大宅门》讲述了京城医药世家白家和他们世代经营的“百草厅”,从晚清至新中国建立这段历史时期中的兴衰浮沉。“百草厅”的原型就是北京同仁堂,剧中男一号白景琦的原型就是導演、编剧郭宝昌先生的养父、同仁堂曾经的主人。郭宝昌先生在同仁堂乐家大宅门里生活了26年,他把自己26年间的见闻、经历、感受全部融进创作中。可以说,《大宅门》凝结着郭宝昌先生毕生的心血,用他的话说,“我献上的不仅仅是一部剧,而是我生命的全部。”

大宅门九位主演(摄影:David,赞赞)

有人说,《大宅门》就是“北京版《红楼梦》”。宅门中的人、物、事经历着人情的冷暖、亲情的聚散、爱情的苦甜,也经历着北京的战争、和平、沦陷、变乱、复兴,它展现着浓郁的京味儿。京剧,更是贯穿始终的元素,在许多对传统艺术不甚了解的年轻人脑海中,《大宅门》中的京剧元素就是他们最初的国粹启蒙。剧中,“七爷”白景琦每逢春风得意之时,或心中谋划重大计策时,嘴里总会玩味一句京剧戏词:“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这一句出自京剧武生戏《挑滑车》,戏台上孤胆英雄高宠的形象和有情义有担当的七爷白景琦可谓相得益彰。除此之外,剧中的配乐大量使用了京剧的锣鼓经和曲牌,京剧音乐和情节配合得天衣无缝。随着电视剧热播,《大宅门》成了京剧与影视完美结合的教科书级示范。郭宝昌先生对京剧和影视的深厚功力有目共睹,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将《大宅门》搬上京剧舞台是郭宝昌先生几十年的心愿。“我爱京剧,我痴迷了京剧七十年,也研究了京剧七十年,我的戏也基本都有京剧演员或者有京剧背景的人。”郭宝昌先生这样对作者说,“把《大宅门》排成京剧的想法其实在电视剧成形之前就产生了,一直是我的一个心愿,可以说京剧是《大宅门》的初衷,也是《大宅门》最好的归宿,这给我一生的京剧情结画了一个句号。”

“宅门掌门人”牵手青春京剧人

“电视剧播出之后十几年间,一直有人向我提出,要做京剧版《大宅门》,”郭宝昌先生说,“但是,我一直觉得时机不成熟,因为我找不到适合的合作者来和我一起完成。”尽管内心非常希望将《大宅门》改编成京剧,对艺术有着极高追求的郭宝昌先生还是选择等待,直到一出小剧场京剧《惜·姣》走进他的视线。“我的一个哥们儿给我发来了一个短信,说‘最近有一出戏叫《惜·姣》,本子很好,请你注意。因为始终在物色京剧版的合作者,所以我就让我哥们儿把剧本发给我看看。一开始我也没放在心上,没抱多大期望,但剧本看完后我就傻了——哪儿来的这么好的编剧?感觉上已经不是说比别的戏好点,而是一个质的飞跃,我感觉京剧腾飞了。我就打电话给我这个哥们儿,问这个戏有没有录像、能否给我看看,或者什么时候演出。当时没有档期,就给我找来了一个模模糊糊的录像,看完我很震惊,感觉戏剧界终于出新人了。之后我专门为此写了一篇文章,同时开始找这个人,打这儿开始认识了李卓群。”

虽然,这位来自北京京剧院的青年编剧、导演李卓群现在已是戏剧圈闻名、有着广泛票房号召力和作品品质保证的“小剧场京剧女王”,但当时,她只是刚推出自己处女作《惜·姣》的剧界新人。《惜·姣》将《坐楼杀惜》整理改编,在短短两小时内,创新大胆地以阎惜姣的视角讲述整个故事,且无论服装、音乐、舞美都力求精致,还拍摄了京剧史上第一部预告片。种种敢为人先的做法让《惜·姣》成为了当时戏曲界最具话题性和关注度的作品,也开启了全国范围内的“小剧场戏曲”潮流。

京剧版《大宅门》视觉海报

处女作就可以引发“现象级”的关注,这无疑已经让这个才华横溢的“85后”京剧创作人喜出望外了,但更没想到的是,她一直崇敬和倾佩的大导演郭宝昌会为之亲自发表一篇观后感,也自此开始了她和《大宅门》的不解之缘。

2015年4月,在观看了李卓群编剧导演的第二部作品《碾玉观音》的首演后,台下的郭宝昌先生从座无虚席的观众席走上台前,毫无预备地在现场投下一枚“重磅炸弹”——他要与李卓群合作京剧版《大宅门》。“这么大的决定,郭老师在宣布之前没有和任何一个人说过,我当时在台上整个人都蒙了。”李卓群说。而这个看似突然的决定,其实是郭宝昌先生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京剧需要的是时代价值观的注入,要赶得上时代。卓群的《惜·姣》就是年轻创作者用年轻的现代、先进观点来解读创作京剧的典范,展示了京剧的前途在哪儿,让我眼前一亮。所以这一次的《大宅门》我也邀请卓群来和我合作,由她编剧,我和她联合执导。”

一直热衷于提携后辈人才的郭宝昌先生,在宣布了这一消息之后,还担任了李卓群“人鬼恋三部曲”收官之作《春日宴》的艺术顾问。也在此之后,开始和李卓群着手筹备和创作京剧版《大宅门》。

金牌阵容兼具实力与颜值

京剧版《大宅门》拥有一支超一流水准的幕后团队。作曲方面请到了戏曲行业内首屈一指的音乐大家朱绍玉老师作为作曲和唱腔设计,充满情怀之处是延续电视剧中赵季平老师经典的旋律气韵,音乐大师间的对话与接力,可以说天衣无缝一气呵成。造型设计请到戏曲圈颇负盛名的蓝玲老师加盟,武打设计则由著名武生名家杨少春老师担当。除了德高望重的前辈,团队里还有行业里年轻有为的青年才俊:舞美设计任思远,灯光设计何沂林,技导张旭冉和王博文,形体设计赵玺,打击乐设计马帅。这几位是一直和李卓群导演合作的固定班底,这些富有创造力和敬业精神的年轻人,也都得到了郭宝昌先生的赏识和认可。

《大宅门》电视剧在首播时就打破收视纪录,15年不断重播中也保持不俗收视成绩,其原因很大程度在于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鲜活形象的人物塑造。高闊宅门有如时代的万花筒,父母子孙、妻妾丫妓、党朋仇雠,都映射着历史风云变幻中社会的变迁轮回,白家大宅门里的商场输赢、情场爱恨、官场恩怨,铺陈出了一幅动荡时代中的社会生活画卷。经典珠玉在前,改编成京剧又是众望所归,如何呈现好京剧版《大宅门》,郭宝昌先生、李卓群及其他主创人员,在漫长的筹备期花了相当大的心思和功夫。“从开始构思到现在,我们京剧版《大宅门》的剧本已经反复打磨了一年多了。”郭宝昌先生说。

考虑到篇幅和京剧的表现特点,此次京剧版只选择了《大宅门》原著中白景琦青年时期和杨九红的恩爱纠葛部分,展现的人物,有白景琦、杨九红、白文氏、白玉芬、白颖宇、吴掌柜、黄春七位。行当定位上,智勇双全、亦正亦邪、性格和行为都具有多面性的白景琦定位为文武老生;起先风情万种、娇媚可人,而后又悲情凄苦、为爱坚强的杨九红定位为花衫行当;气场强大、老练沉稳的宅门主人白文氏定位为老旦应工;风华贵气的白玉芬、温婉大方的黄春定为青衣应工;相对贪婪狡诈的白颖宇和忠厚老实的济南商人吴掌柜则定为了丑角应工。“为了充分展现京剧的戏剧魅力,我们还在流派上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行为特点进行了不同设定。”李卓群说,“白景琦和杨九红我们选择了非常适合和注重新编戏人物塑造的李(少春)派和杜(近芳)派;堂姐白玉芬比较成熟雍容,我们选择用梅(兰芳)派体现;善解人意、温顺平和的黄春,我们则选择用程(砚秋)派呈现。”

郭宝昌(摄影:苏丹)

剧本围读会:杨九红的扮演者窦晓璇和白景琦的扮演者杜(摄影:David,赞赞)

在随后的演员选定阶段,剧组收到了来自各级院团的数十位一线演员、优秀青年演员的推荐和自荐,在结合各方面主客观条件考量之后,最终确定:A组白景琦由青年演员杜饰演,杨九红由青年演员窦晓璇饰演,二奶奶由青年演员翟墨饰演,白玉芬由青年演员郑潇饰演,白颖宇由丑角名家梅庆羊饰演,吴掌柜由丑角名家黄柏雪饰演,黄春由青年演员卢杨饰演;B组白景琦由青年演员马博通饰演,杨九红由青年演员王梦婷饰演;鼓师为马帅、肖永强;琴师为吕勋福、张一平。整个阵容,有两位剧坛著名的丑角表演艺术家加盟,更多的是剧团中或阳光俊朗、或清丽明艳的青年才俊。除了是各自流派优秀的传承人外,也都在近几年的新编戏创作中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人物塑造能力。如此实力强劲、业务过硬且充满活力、赏心悦目的组合,一经公布便引发巨大关注和广泛期待。

家喻户晓的史诗之作遇上与之气场极合的传统艺术形式,配上德高望重的前辈艺术家与青春朝气的后生戏剧人的组合,让这部戏从排演消息发出就成为戏曲圈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京剧版《大宅门》也被广大戏迷观众和如《嘉人Marie Claire》等一些业内外媒体评为“最值得期待的戏曲新作”。现在,京剧版《大宅门》进入紧张的排练阶段,主创们都在不计时间成本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创作中,每天排练时间超过8小时。我们期待经典会再铸经典,期待在郭宝昌先生、李卓群和众多优秀的青年京剧人的共同努力下,六月盛夏,京剧版《大宅门》的惊艳登场。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

猜你喜欢

京剧
现代京剧《冰道》
我和康爷爷学京剧
京剧表演开始了
看大戏
——京剧
关于京剧穿越历史传唱不息的思考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论京剧表演新流派的创立
京剧中的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