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自市文澜镇优质稻栽培技术

2017-03-06刘晓萌段艳李顺银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优质栽培技术水稻

刘晓萌++段艳++李顺银

摘要 介绍了蒙自市文澜镇优质稻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旱育秧、适时移栽、肥水管理、适时控苗、生化调控、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优质;栽培技术;云南蒙自;文澜镇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1-0025-02

2005年蒙自市文澜镇开始逐步加大优质稻推广力度,至2014年累计推广面积达到13 981.2 hm2,品种以云恢290、滇屯502、红优系列为主推品种。每年优质稻的种植面积都在1 333.33 hm2以上,占水稻总面积的78.5%。优质稻平均产值为24 910.5元/hm2,与同期种植杂交稻相比产值增加2 410.5元/hm2,经济效益显著,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好途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择经提纯复壮并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质品种为宜,近几年推广种植的主要品种有云恢290、滇屯502、红优4号、红优5号等。浸种前选晴天晒种子1~2 d,为预防稻瘟病、纹枯病的发生与危害,用多菌灵浸种36 h,最后用井水冲洗干净再催芽,做到户户用药剂浸种,把好种子消毒关。

2 旱育秧

2.1 秧床选择与整地施肥

应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质地良好、靠近水源的菜地或水浇地作苗床。提前2周把秧床地翻犁晒垡,而后在理墒时施用腐熟农家肥15 t/hm2、硝酸铵495 kg/hm2、普钙750 kg/hm2、硫酸钾225 kg/hm2、硫酸锌90 kg/hm2、壮秧剂15包/hm2(0.5 kg/包),把这些肥混合后一次性作底肥施入秧床地,用锄均匀翻入10~15 cm的土层中。秧床墒面宽1.6~1.8 m,长度视地块而定,但不宜超过10 m,以便通风,避免烧苗,沟宽40 cm,秧床多采用高埂低墒为宜。移栽大田需苗床225~300 m2/hm2。

2.2 适时播种与盖膜

蒙自坝区在3月中旬适时早播为宜。秧苗素质的好坏,对以后的产量起着重要作用,故培育矮壮秧要采取扣种稀播,播种量严格控制在450 kg/hm2以内。

秧床在播种的前一天下午先浇透1次水,第2天播种后再浇透1次水。播种时将芽谷均匀撒在秧床土上,盖上1 cm厚的细粪土,若是平膜覆土,应在上面垫1层秸秆或甘蔗叶再盖膜,以免出苗顶膜烧苗。一般盖拱架式薄膜较好管理些,薄膜厚度1.2~2.2 mm,每隔40~50 cm插1根竹片,竹片长2.0~2.2 m,竹片插好后用土将薄膜四周压紧[1]。

2.3 秧苗期管理

秧苗一般在揭膜前不用浇水,一叶期要保湿保温,膜内温度最好控制在25 ℃,白天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5 ℃,若遇高温,应先揭开两头通风降温。到二叶一心期时要通风炼苗,白天打开,晚上盖起来,炼苗3~4 d后再揭去膜。揭膜1周后,用敌克松15 kg/hm2拌细土撒后浇水防立枯病,用药时应避开强光照射,最好在太阳下山后。防病同时要注意追施1次断奶肥,用纯N 45 kg/hm2(可用尿素、硝铵)兑水浇施,浇施后要用清水浇洗1次,第2天再浇1次水。旱秧水分管理不宜多浇水,要适当干旱以促根系发达获壮秧。水分管理应视苗情而定,当看到早晚秧尖露水极少或没有,或午间叶片呈卷筒状出现时,应及时浇水补充水分,一般7 d左右浇1次水即可[2]。移栽前7~10 d追施1次送嫁肥,用纯N 45 kg/hm2兑水浇施,浇施后要用清水浇洗1次。

3 适时移栽

掌握移栽秧龄40~45 d,叶龄4.5~5.5片叶,平均带蘖2个以上。旱秧浅插需浅水栽秧,田面只有花花浅水,秧苗入泥不超过3 cm,第1片真叶要露出水面或田泥表面。种植规格13 cm×23 cm,栽插密度保证31.5万丛/hm2,基本苗75万~90万株/hm2。

4 肥水管理

4.1 科学配方施肥

优质稻高产优质施肥原则为增施有机肥,以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为主体,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相结合,采取“稳前攻中保后”的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3]。一般中等肥力稻田产量为7 500 kg/hm2的施肥量为总施氮量150~180 kg/hm2,其中有机氮占总氮量的40%;适宜的氮磷钾比为1.0∶0.5∶0.8,其具体施用方法:施农家肥15 t/hm2、碳铵600 kg/hm2、普钙75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作底肥。移栽5~7 d及时追尿素150~225 kg/hm2、普鈣375 kg/hm2作分蘖肥。到圆秆拔节时施1次穗肥,用尿素45~75 kg/hm2。

4.2 科学水浆管理

移栽至返青期保持浅水层;分蘖期间歇灌溉。多露轻晒,露田、晒田有利于控制无效分蘖和促进根系生长,但晒田过重不利于大穗。孕穗至抽穗期,田间保持水层,做到有水抽穗。后期保持湿润灌溉,维持至蜡熟期。优质稻后期对水分需求高于普通高产稻,特别是齐穗后15~20 d,缺水极易降低整精米率。因此,后期应防止田间过早脱水。

5 适时控苗

高产群体要求插后15 d内发足预期的有效穗数所需苗数,要求有效穗数315万~345万穗/hm2。控苗时间应根据品种特性、分蘖速度、气候状态等情况而定。分蘖力强,前期分蘖快的应早控,早稻应早于晚稻。正常分蘖的稻田,一般早稻控苗期为田间苗数达到预期穗粒的75%~80%,晚稻则达到预期穗数时控苗[4]。

6 生化调控

施用壮秧剂能有效增强秧苗抗逆性,提高成秧率、秧苗素质、结实率。孕穗期施用调优剂,有利于提高谷粒充实度,提高整精米率。齐穗期施用“谷粒饱”能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5]。

7 及时防治病虫害

大田期病虫害防治要抓住一个“早”字,由于旱秧栽后都表现为早生快发,整个生育进程比水秧提前5~7 d。文澜镇优质稻田间最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三化螟等,病害主要为纹枯病,在分蘖末期用井冈霉素防治2~3次即可。虫害主要是三化螟,防治上抓住2个主要时期即水稻分蘖中后期与破口期。防治药剂有杀虫双、阿维菌素等。应采取综合措施,实施优化防治技术为宜[6]。

8 适时收获

一般以黄熟期谷粒含水量在20%左右收获为佳,收获后严防曝晒。

9 参考文献

[1] 袁继超.攀西地区稻作特点与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6.

[2] 李康活,黄庆.广东省优质稻规范化栽培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1998(6):5-7.

[3] 雷武逵.优质稻保优增效高产综合栽培技术[J].西南农业学报,2008,21(4):942-945.

[4] 叶继刚.长丰县优质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2):77-78.

[5] 刘刚.浅谈浅丘陵地区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3(12):22-23.

[6] 武艳.景谷县勐班乡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16(3):40-41.

猜你喜欢

优质栽培技术水稻
水稻种子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