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017-03-06
事件 2016年12月26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陈政高全面总结了2016年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对2017年工作任务作出部署。
陈政高指出,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第一年。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在总结2016年的9项工作中,与房地产相关的主要有3项:一是努力推进房地产去库存。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部署,通过综合采取鼓励农民工和农民进城购房、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发展跨界地产、用足用好住房公积金等多种措施,推进去库存取得了重要进展。二是着力稳定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坚持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强化地方主体责任,热点城市政府出台了限购、限贷、增加土地供应、打击开发商和中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等措施。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正逐步趋于稳定,社会预期有所转变,市场走势出现积极变化。三是顺利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棚户区改造开工600万套。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达到48.5%,比2015年提高18.6个百分点。继续抓好公租房分配入住,全国新入住公租房266万户。住房公积金作用进一步发挥,有力支持了居民自住购房。
在部署2017年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时,陈政高强调,2017年,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迈上新台阶。
其中,涉及房地产的工作主要有:一是千方百计抓好房地产调控,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支持居民自住购房需求,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切实抓好热点城市防泡沫、防风险工作。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继续坚定不移抓好三四线城市和县城房地产去库存。加快推动住房租赁市场立法,推进机构化、规模化租赁企业发展,努力构建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强住房市场监管和整顿,规范开发、销售、中介等行为。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二是继续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2017年安排600万套棚改任务,确保完成棚改三年计划。继续因地制宜推进货币化安置。进一步做好公租房工作。推进住房公积金体制改革,用好用足公积金。有序推进老旧小区和住宅宜居综合改造。
点评 从全国住房城乡建设会议对2016年工作的总结中不难看出,房地产去库存,稳定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是住建部三大重点工作。通过棚改货币化安置、鼓励农民和农民工进城购房等措施,房地产去库存取得了重大进展。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从库存消化周期来看,40个重点城市库存消化周期下降非常明显,到2016年9月底,整体已经降至11个月,较2014年水平下降大约一半。其中限购升级的20个城市下降更为明显,目前仅为6个月,可以说去库存任务基本完成。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三四線城市的人口增长、年龄结构以及现有的高库存等不利因素,都无法支持未来房地产销售面积的持续高增长。同时,投资需求也不会轻易涉足这些城市,未来去库存任务难度不小。因此,住建部在部署2017年工作中强调,我国将继续通过综合采取鼓励农民工和农民进城购房、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等多种举措,努力推进三四线城市和县城房地产去库存。
此次会议重申了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这一定位传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2017年抓好房地产调控、稳定房地产市场仍然是房地产业的主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大起大落。要在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要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盘活城市闲置和低效用地。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