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2017-03-06丁晓冰李艾玲王晓亮
丁晓冰+李艾玲+王晓亮
为延续2016年上半年举办的第一期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业务骨干培训班的成功做法,提高非遗保护工作人员的田野调查、影像采集和报告编写能力,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重点调查奠定基础,11月29日,2016年第二期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业务骨干培训在云龙县开班。
云南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杨德聪,大理州文体局副书记李建华,中共云龙县委书记段冬梅,中共云龙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伯川,云龙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瑞杰,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蔡永辉,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尹家玉等领导、授课专家以及来自16个州市的180余名参训学员出席开班仪式。
此次培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田野调查、申报材料撰写、申报片拍摄和档案数据库建设为主要内容,选取了诺邓火腿制作技艺(传统技艺)、白族舞蹈“力格高”(传统舞蹈)、白族吹吹腔(传统戏剧)三个项目作为田野调查培训示范点。以项目为依托,以州市为范围组成项目组。采取集中学习、分组进村入户、再集中分享成果的方式,将理论讲授与实践紧密结合,旨在提高非遗保护工作人员的田野调查、影像采集和报告编写能力,提升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水平。
进村
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编审孙敏、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研究馆员胡荣梅、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三级录音师梁跃敏分别以田野调查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与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录音技巧为主题,给学员集中授课。
集中授课后,根据培训分组安排,来自丽江市、普洱市、玉溪市、曲靖市、迪庆州五个州市的参训学员及大理州部分县市的学员参加传统技艺类项目(诺邓火腿制作技艺、井盐制作技艺)的田野调查培训。传统技艺组结合前期调查诺邓火腿制作技艺、井盐制作技艺两个非遗项目的实际情况,并在了解地州参训学员的人员构成及设备配备的基础上,进驻项目所在地诺邓村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开展田野调查。
由于诺邓村属典型的山地地形,车辆无法进入村内,于是便在诺邓村上演了一幅“马驮人背”的景象。传统技艺组不仅调查了井盐、火腿制作技艺的工艺流程,还注重深入挖掘项目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探讨盐马古道与诺邓井盐兴衰变迁的渊源关系。在影像资料采录上,采取了“外景主持”的方法,使专题片更显生动,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讲好诺邓故事。
吹吹腔
大理、怒江、楚雄、西双版纳、德宏、保山等6个州市的47名学员及省非遗保护中心8名教员组成的田野调查组进驻云龙县功果桥镇,围绕“白族吹吹腔”项目开展为期5天的田野调查及相关专业技能培训。
白族吹吹腔又名“吹腔”、“唢呐戏”,是流传于大理州云龙、大理、洱源、鹤庆、剑川等地的一个古老戏曲剧种,尤以云龙县功果桥镇保存最为丰富和完整。吹吹腔演出活动与白族的宗教信仰和民俗活动有着重要联系,自古以民间业余剧团的传承为主。 由于传统戏剧类项目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各州市学员从自身实际出发,分工合作,对白族吹吹腔的历史渊源、演出习俗、行当划分、表演程式与身段、音乐与唱腔、舞台陈设、戏剧服饰、乐器、道具、剧本、唱词及传承情况、保护措施等方方面面进行了调查了解。如,怒江州民俗类非遗项目丰富,在本次调查中,以白族吹吹腔请戏神、敬本主、谢戏神等系列演出习俗为切入点开展调查,掌握了一定的调查方法及数字化采录经验。楚雄、德宏、保山的学员在调查过程中注重举一反三,将彝剧、傣剧、皮影戏等项目的田野调查经验与白族吹吹腔田野调查相结合,在实踐中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人的舞
昆明、红河、文山、昭通、临沧五个州市及大理州的部分学员参与了白族舞蹈“力格高”组的田野调查。“力格高”亦称“力格歌”,汉语译为“人的舞”,是一种白族民众的自娱性舞蹈,主要流传在大理州云龙县,以及洱源县和永平县的山区白族聚居村寨,或白族和彝族杂居的地区,在云龙县的宝丰乡、关坪乡、长新乡、检槽乡、功果桥镇和诺邓镇,都有自发跳“力格高”的群众组织。调查组经过综合考虑,选取宝丰乡和关坪乡为主要调查点开展培训。为了更科学、准确、全面地记录力格高的动作套路,学员们不仅认真听取了我省传统舞蹈类非遗专家曹天明老师的教学,学习如何用规范的专业术语记录舞蹈动作,还向传承人和当地文化站工作人员学跳力格高,通过亲身体验,品味力格高的动作韵律和风格特征。调查期间,一位年近80的老奶奶主动走到摄像机前跳起了力格高,古朴大方的舞蹈动作让学员赞叹不已,更为宝丰白族群众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自豪倍感钦佩。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田野调查是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机会,也是与民间艺人“心换心”的过程,学员们在调查过程中与传承人建立了深厚情谊,为云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所吸引,为民间艺人的坚守而感动,更深深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份职业的光荣崇高与任重道远。
成果交流
2016年12月5日,各调查组从田野调查地返回云龙县城,开展调查情况汇报和经验交流,分享调查成果。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尹家玉、省非遗保护中心研究馆员胡荣梅、省文化厅非遗处副处长董艳玲先后介绍了三个组的调查学习情况,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了调查成果。来自十六个州市的学员代表纷纷上台发言,交流心得体会,为下一步的培训开展献计献策。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自庄、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苏保华先后发言,指出此次培训在组织工作、调查方法及成果呈现上均有很大提高。调查视野开阔,深入细致,不仅有所收获,也让非遗工作者的心靠得更近。大理州文化体育局调研员、副局长杨建宇也来到现场,发出了“走近非遗真好”的感叹。
田野调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工作,也是每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必备的基本技能。从基本功抓起,从基层抓起,从每一位保护工作者抓起,是解决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员匮乏、专业能力薄弱、人才队伍不稳定等诸多问题的根本途径。
2001年,中国的昆曲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得到迅速普及,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巨大浪潮。如今,“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我国第30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非遗项目。这令所有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者们备受鼓舞。
在“现代化”这架巨型机器的轰隆声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固然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但只要从最基础的小事做起,凝聚每一位非遗保护工作者的能量,终能积跬步以至千里,汇小流而成江河,使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地保护,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继承与弘扬。